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 > 第67章 深耕与暗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七章:深耕与暗礁

安民城大捷带来的余波渐渐平息,黑山军控制的区域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期。张恒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这暂时的平静来之不易,更是积蓄力量的关键窗口。

在徐衍的主持下,“均田令”在广昌、安民等新占区域全面推行。大量无主荒地和从顽抗豪强手中没收的土地被分配给流民和有功将士,田契的发放和土地边界的确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虽然触及了部分原有地方势力的利益,引发了一些小的骚动,但在黑山军强大的武力震慑和大部分贫苦百姓的支持下,改革得以强力推进。春耕时节,广袤的田野上重现了忙碌的景象,新的希望伴随着种子一同被埋入泥土。

工坊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李拙将铁山堡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安民城,建立了分坊,利用本地资源和吸纳的工匠,开始生产农具、兵甲乃至一些简易的生活器具。 standardized 的生产流程和明确的分工,使得效率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通官营作坊。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普及,极大地提升了垦荒和耕作的效率。

军事上,张杨全力投入到骑兵营的扩建和训练中。从乌桓换来的两百匹战马,加上陆续缴获和自行繁育的,使得骑兵营的规模突破了五百骑。张杨不仅训练他们骑射、劈砍,更注重小队配合与长途奔袭,力求打造一支真正的精锐骑兵。陈莽则负责步军的整顿和操练,尤其加强各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演练。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礁丛生。

最大的隐患来自内部。随着地盘扩大,人口成分愈发复杂。除了最初的黑山老兄弟、并州旧部,现在又加入了大量幽州本地归附的郡县兵、豪强部曲以及流民。这些人背景各异,心思不一。虽然被打散编入各营,但固有的地域观念和派系思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消除。陈莽手下的一些老资格军官,对后来居上、颇受重用的并州系和幽州系军官隐隐抱有敌意。而新归附者中,也不乏首鼠两端、观望风色之徒。

这一日,负责军纪巡查的柳清颜,抓获了几名酗酒闹事、并口出怨言,诋毁“并州人抢功”的本营军官。事情虽不大,却让张恒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主公,树大招风,军心不齐,乃是大忌。”徐衍忧心忡忡地提醒。

张恒点了点头。他需要一场内部整风,更需要一个能将所有力量真正凝聚起来的目标。

外部环境同样不容乐观。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取得优势,压制了公孙瓒,对黑山军的态度越发微妙。他一方面需要黑山军继续牵制公孙瓒的侧翼,另一方面又对其迅猛发展和与乌桓、曹操的暗中往来深感忌惮。之前承诺的援助时断时续,并开始以“协防”为名,向与黑山控制区接壤的郡县增兵。

曹操则继续着他的“友好”姿态,小批量的物资和情报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送来,但同时,对黑山军“新技术”的觊觎也愈发明显,派来的探子级别更高,活动更加频繁隐秘。

更让张恒警惕的是,柳清颜发现,除了曹操的人,似乎还有另一股不明势力在暗中窥探,其手法老练,行踪诡秘,暂时难以判断来历。

“多事之秋啊。”张恒揉着眉心,感到肩上的压力前所未有之大。内有隐忧,外有群狼,黑山军这艘船,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上,正驶向一片布满暗礁的水域。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引领这艘船避开礁石,驶向更广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