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戏精穿越之在皇宫搞钱 > 第218章 三皇子和七皇子妃都说好,那准没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8章 三皇子和七皇子妃都说好,那准没错!

三皇子目光转向当袅袅,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向性:“此事不劳费心。七弟妹稍后自会详细教导尔等。”

刘知州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如捣蒜,引着众人进入相对“正常”一些的府衙二堂,请三皇子等人上座,并开始汇报青州现状:“禀殿下,自钱家倒台后,官府已将其粮仓钱庄悉数查抄。”

“所获钱粮,皆已按太子殿下与七殿下临走前定下的章程,上报朝廷并用于购粮赈济,这才勉强助全州百姓熬过了严冬。”

“如今开春,农事已兴。先前两位殿下以工代赈,组织灾民清理了被蝗虫啃噬殆尽的庄稼地,如今家家户户都下了田,抢种补种,不敢有丝毫懈怠。粮价在官府调控下,也已趋于平稳。”

三皇子微微颔首,总结道:“如此说来,青州因蝗灾引发的饥荒之危,已算基本解除了。”

“那我们还来做什么?” 一旁的当婷婷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脱口而出,语气带着几分不耐和不解。

她此行的目标只有三皇子,对这些繁琐的政务和土疙瘩毫无兴趣。

三皇子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根本没听见她的问话。

当袅袅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翻腾的对单承宴的担忧和怒火,迫使自己专注于眼前的正事。

她看向刘知州,声音恢复了清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刘大人,既然饥荒已解,土豆推广便不是燃眉之急,而是长远之计。不如现在就去看看土豆长得如何?”

“既然要大面积推广种植,首要便是挑选优良的种薯。烦请大人选一块上好的田地,这知州府毕竟不是长久种植之地。”

刘知州闻言,脸上又露出那种半信半疑的神情,小心翼翼地问道:“七皇子妃,下官斗胆再问一句,这土豆……真能解蝗灾之忧?若再遇灾年,此物当真可靠?”

他实在难以想象,这些埋在土里、其貌不扬的疙瘩,能比得上金黄的麦穗和稻谷。

不等当袅袅回答,三皇子单承南唇角微扬,难得地露出一抹笃定的浅笑:“刘大人无需疑虑。此物已在京都皇庄试种百亩,产量惊人。除却供应西南军粮尚有富余,且耐储存,易饱腹。”他目光转向当袅袅,“稍后待七弟妹烹制一二,刘大人亲自品尝,便知分晓。”

当袅袅接口道:“正是。耳听为虚,口尝为实。刘大人放心,此物必将成为青州乃至天下百姓的又一‘铁杆庄稼’。”

刘知州看着三皇子笃定的神色,又看看当袅袅自信的眼神,心中的疑虑虽未完全消散,却也踏实了不少。

他连连拱手:“是是是!殿下和皇子妃见识广博,所言定是金玉良言!下官这就引路,去后园看看土豆!”

他心中暗道:管它是什么,三皇子和七皇子妃都说好,那准没错!

说干就干。当袅袅没有丝毫犹豫,径直走到那片绿意盎然的土豆田边,利落地卷起袖口,露出白皙的手腕。

她没有半点皇子妃的架子,俯身便从一位府役手中接过锄头,亲自示范。

“看仔细了,”她声音清亮,动作却沉稳老练,“下锄要离秧苗远一点,斜着往下,力道要轻,别把土豆刨破了!” 她边说边做,锄头轻轻一撬,手腕一抖,几颗沾着新鲜泥土、浑圆饱满的土豆便骨碌碌滚了出来,在阳光下泛着淡黄色的光泽。

周围的府役和下人们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纷纷效仿。

刘知州见状,深受触动。这位年过半百、平日里端坐堂上的老父母官,此刻也顾不得官威体面了。他撩起碍事的官袍下摆,笨拙地挽起宽大的袖口,露出枯瘦的手臂,学着当袅袅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挥动锄头。

他那原本挺直的腰背在田垄间弯成了一个有些佝偻的弧度,花白的头发在风中微颤,专注的神情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笨拙和倔强,背影在初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苍老,却又透着一股令人动容的认真。

三皇子单承南也并未袖手旁观。他缓步走入田间,华贵的锦靴踩在松软的泥土上,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当袅袅的动作和那些被挖出的块茎。

他看得极其专注,偶尔会蹲下身,拾起一颗土豆仔细端详,用手指捻去上面的泥土,观察其形态和芽眼的位置。那份属于皇子的矜贵与田间地头的烟火气,在他身上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和谐。

唯有当婷婷,站在回廊干净的石阶上,精致的绣鞋离泥土地远远的。

她看着众人弯腰劳作,尤其是看到三皇子竟然也踏入泥地,眉头拧成了疙瘩,嫌恶地用香帕死死捂住口鼻,仿佛空气中弥漫的不是泥土的芬芳,而是什么毒气。

她烦躁地跺了跺脚,低声抱怨:“脏死了!这成何体统!”

裙裾上的流苏随着她的动作剧烈晃动,与眼前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格格不入。

在当袅袅的指挥和示范下,整个知州府后院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土豆挖掘现场”。府役们干劲十足,锄头翻飞,泥土飞扬。

不多时,原本覆盖着葱郁秧苗的田垄被翻了个遍,取而代之的,是堆在空地上、渐渐垒成一座小山的土豆!那些土豆个头饱满,形态各异,散发着泥土和植物根茎特有的气息。

刘知州直起累得发酸的腰,看着眼前这座金灿灿、沉甸甸的“小山”,震惊得嘴巴微张,胡子都忘了捋:“这……这……当初种下的,明明没多少啊!怎……怎会收获如此之多?!”

他记得清清楚楚,当初太子和七皇子留下的种薯不过几箩筐。眼前的景象,完全颠覆了他对“一亩地收成”的认知。

“这便是土豆的神奇之处,刘大人。”当袅袅抹了抹额角的细汗,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和自豪,“它产量高,繁殖快。”

她随即又拿起几个大小适中、芽眼饱满的土豆,开始手把手教导众人如何挑选优良的种薯,如何窖藏保存以防冻伤发芽,以及未来选好推广田地后,如何切块、催芽、栽种、培土……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