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东北往事:江湖人生 > 第274章 《法庭交锋(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4章 《法庭交锋(二)》

陈山河那句石破天惊的“认罪”,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入一瓢冰水,瞬间凝固了法庭内几乎所有的声响,只余下旁听席上压抑的抽气和记者们更加疯狂的快门声。审判长深邃的目光在陈山河那古井无波的脸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移开,敲响法槌,压下了细微的骚动。

“既然被告人陈山河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无异议,本庭将重点围绕其他被告人的异议部分,以及本案的量刑情节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审判长的声音将庭审程序拉回了既定轨道,“现在,由公诉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向法庭出示证据。”

公诉人站起身,神色凛然。他深知,尽管陈山河认罪,但法庭审判讲究证据确凿,程序正义不容丝毫马虎,而且还需要应对其他被告人的辩解以及辩护律师可能发起的挑战。

“审判长,各位审判员,首先,公诉人将就本案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向法庭出示一组综合证据……”

庭审进入了漫长而枯燥,却又至关重要的举证、质证环节。

公诉人团队显然做了极其充分的准备。他们采用多媒体示证系统,将一份份书证、物证照片、鉴定意见、银行流水、通讯记录分析图、组织结构关系图……清晰地投射在法庭前方的大屏幕上。每一组证据出示前,公诉人都会简要说明其来源、内容及所要证明的对象。

当屏幕上出现当年刀疤刘躺在医院、腿部打着厚重石膏的照片时,旁听席传来一阵低呼。

当展示从陈山河办公室搜出的、记录着与某些公职人员“人情往来”的加密账本节选时,法庭内气氛更加凝重。

当播放一段经过技术处理的、耿大壮在某个场合叫嚣“在北林就得听山河哥的”模糊录音时,耿大壮本人脸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当胡小军建立的线人网络部分名单和资金往来记录被公布时,他一直低垂的头几乎要埋进胸口。

公诉人的举证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如同搭建一座坚固的堡垒,将陈山河团伙的组织性、经济性、行为性和危害性特征,牢牢地固定在证据的基石之上。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公诉人出示的上述证据,有无异议?”每出示完一组证据,审判长都会例行询问。

罗秉义律师推了推眼镜,站起身。他知道,在陈山河已经认罪的情况下,全面否定指控已无可能,他的战场在于细节,在于程序,在于那些可能影响最终量刑的灰色地带。

“审判长,辩护人对证据三号,即关于xx年xx月xx日与宋老六势力在码头冲突的伤情鉴定报告,关联性有异议。该报告仅能证明有人受伤,无法直接、排他地证明系我的当事人陈山河指使或参与所致。当时场面混乱,存在多方人员……”

“审判长,辩护人对证据七号,即所谓‘内部融资券’募集资金总额的审计报告,部分数据的计算方法持有疑问。其中是否包含了正常的商业借贷和项目预付款?需要更细致的区分……”

“审判长,辩护人申请非法证据排除。关于证人王某(曾参与殴打李宏伟经理者)的证言,取证过程中存在诱供嫌疑,且其证言与其他证据存在明显矛盾,真实性存疑……”

罗秉义的质疑专业而犀利,每每指向证据链条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或程序瑕疵。他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工匠,在公诉人搭建的坚固堡垒上,仔细地寻找着每一丝可能的裂缝。

公诉人则针锋相对,逐一回应,引述法律法规,出示补充说明,强调证据的合法性和关联性。法庭之上,控辩双方唇枪舌剑,法理交锋,气氛紧张而激烈。

耿大壮的辩护律师也试图为其当事人开脱,强调其在许多事件中只是“执行者”,主观恶意不深,甚至将某些暴力行为辩解为“江湖义气”或“冲动之下失手”。

胡小军的律师则策略不同,基本认可指控的主要事实,但着重强调其当事人有自首情节,认罪态度彻底,且积极揽责,试图为被告人争取重大立功表现和最大程度的减轻处罚。

在整个过程中,陈山河始终是法庭上最安静的那个人。他听着公诉人历数他的罪行,听着罗律师为他据理力争(尽管收效甚微),听着同案犯们的辩解或推诿,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一尊被固定在被告席上的雕像。只有当罗律师提及他早期家庭困境,试图论证其最初走上歧路有特定时代和环境的无奈时,他的嘴角才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但转瞬即逝。

他甚至没有去看坐在旁听席前排,那个从他进来开始,目光就未曾离开过他片刻的赵红梅。赵红梅双手紧紧攥着手帕,指节发白,眼眶通红,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她能感觉到,台上那个男人,虽然近在咫尺,灵魂却仿佛已经飘到了遥远的天外,与她,与这个世界,彻底隔绝了。

举证、质证环节持续了整整一天。当夕阳的余晖透过法庭高窗的彩色玻璃,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时,审判长终于宣布今日庭审结束,明日将进行法庭辩论及被告人最后陈述。

法警上前,准备将被告人带离。

就在陈山河转身,即将被带出法庭的刹那,一直强忍着的赵红梅猛地站起身,不顾一切地喊出了声,声音带着哭腔和绝望的颤抖:

“山河——!”

陈山河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他没有回头。

只是那原本挺得笔直的脊梁,似乎在这一声呼唤中,极其轻微地、难以察觉地,佝偻了一丝。

然后,他继续迈步,消失在侧门的阴影里。

仿佛那一瞬间的停滞,只是旁人的错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