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DeepBlack深渊 > 第239章 身份伪造工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维克多的试探如同一次尖锐的警报,让陈默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隐匿性的重要。金钱可以购买武器和庇护所,情报可以洞察先机和弱点,但如果核心成员的身份暴露,一切优势都将化为乌有。他们需要像真正的幽灵一样,能够随时融入人群,变换身份,消失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建立属于“暗影”自己的、高水平的身份伪造能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项任务,自然落在了技术核心——素察的肩上。

在基地深处,一个原本用于堆放杂物的仓库被清理出来,进行了严格的隔音和电磁屏蔽处理。这里成为了素察领导的“身份伪造工厂”所在地。参与此项目的,除了素察本人,只有寥寥几名他亲自挑选并经过严格忠诚度测试的技术团队成员,他们都是从黑客社区或落魄技术专家中招募而来,对技术和挑战的兴趣远大于道德约束。

工厂内部,没有传统工厂的轰鸣,只有服务器低沉的嗡鸣、高性能打印机细微的运作声,以及偶尔响起的、压低的讨论声。环境冰冷而高效,如同一个进行精密手术的无菌室。

素察的工作台是整个工厂的大脑。多块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界面:

- 数据采集模块: 连接着“深渊之眼”系统,持续不断地从全球各地被黑客入侵的政府数据库、航空公司记录、酒店入住信息、甚至社交媒体中,筛选和窃取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目标主要是那些与组织成员年龄、体型相仿,但社会关系简单、行踪不定或已被确认死亡,其身份信息尚未被及时注销的人。这些“身份种子”是伪造的基础。

- 生物信息处理软件: 用于处理和替换照片、指纹(通过高精度扫描仪获取组织成员的指纹,然后利用特殊算法将其映射到“身份种子”的指纹模板上,制造出看似真实、实则对应的假指纹)、甚至虹膜信息(技术难度极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 专业证件设计及打印系统: 存储了数十个国家最新版本的护照、驾照、国民身份证、工作证等官方证件的超高精度电子模板。这些模板是素察团队通过分析大量真实证件样本、结合从某些政府印刷厂内部泄露的数据,逆向工程还原出来的,细节几乎可以乱真。连接着工业级的高分辨率打印机、特殊纸张和塑料层压设备,以及用于制作 holograms(全息防伪标记)和微缩文字的精密仪器。

整个伪造过程,是一场技术与耐心的极致考验:

第一步:身份遴选与“净化”。

技术团队成员“蜘蛛”负责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合适的“身份种子”。他需要确保这个身份的原主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突然出现(比如被确认死亡且无直系亲属关注),并且其基础信息(出生日期、出生地)与需要伪装的成员大致吻合。然后,他会“净化”这个身份,在数据库中微妙地修改其某些不重要的生活轨迹记录,使其更符合“暗影”成员未来的活动区域和背景故事。

第二步:生物信息替换与整合。

成员“变色龙”负责生物信息处理。他使用特制的高清摄像头和灯光,为需要新身份的成员拍摄符合目标国家护照要求的证件照,并进行精细的后期处理,确保光线、背景、表情毫无破绽。然后,他将处理好的照片、以及映射后的指纹数据,无缝整合到选定的“身份种子”信息中。

第三步:证件制作与做旧。

这是最考验手艺的环节。成员“工匠”操作着那些精密设备。他首先选择合适的特种纸张或塑料基材,然后使用工业级打印机,以极高的dpI(每英寸点数)精度,分多层打印出证件的主体图案和个人信息。接着,他使用专用的层压机和模具,为证件覆盖上带有全息防伪标记的塑料薄膜,这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才能仿制出与真品几乎一样的光学效果。最后,他还会使用一些特殊工具和化学药剂,对制作好的证件进行微妙的“做旧”处理,模仿出正常使用带来的细微磨损和折痕,使其看起来不像崭新出厂的产品。

第四步:数据注入与验证(高风险环节)。

对于一些关键身份(尤其是用于乘坐国际航班或通过严格边检的护照),素察会尝试进行最高难度的操作——将伪造的身份信息,通过黑客手段,临时或永久地注入到目标国家的官方数据库或国际航班乘客信息系统(ApIS)中。这需要利用未公开的零日漏洞,风险极高,一旦失败可能直接暴露。但一旦成功,伪造的身份在系统查询中将显示为“真实有效”,这是隐匿技术的顶峰。

素察亲自负责这一环节。他像一名在数字钢丝上行走的舞者,小心翼翼地利用“深渊之眼”发现的漏洞,尝试渗透。成功了几次,也失败了几次,但每一次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为陈默、巴颂、苏菲以及他自己等核心成员,都成功制作了至少三套不同国籍、背景各异的“完美”身份,其中部分身份甚至已经能够通过某些欧洲国家机场的电子查验通道。

第一批制作完成的伪造证件被送到陈默面前。有加拿大护照、英国驾照、澳大利亚国民医保卡、甚至还有国际刑警组织的观察员证件(极其大胆的伪造)。纸张的质感、油墨的光泽、防伪标记的细节、甚至芯片(如果该证件有)内存储的信息,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陈默拿起那本伪造的加拿大护照,仔细端详着,冰冷的目光中难得地闪过一丝认可。他将证件递给身边的巴颂。

巴颂翻来覆去地看着,啧啧称奇:“妈的,这玩意比真的还真!以后出去干完活,换个本子就能大摇大摆坐飞机了?”

“前提是不要遇到最顶级的专家和仪器进行线下复核。”素察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补充道,“并且,同一个身份不能频繁使用,需要不断更新和轮换。”

陈默点了点头。“足够用了。优先为核心成员和一线行动人员配备多重身份。建立身份使用和轮换制度。”他顿了顿,看向素察,“继续提升技术,尤其是数据库注入的成功率和稳定性。这将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保命手段之一。”

身份伪造工厂的建立和高效运转,标志着“暗影”的隐匿能力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他们不再仅仅是躲在阴影中的猛兽,而是进化成了可以随时披上各种人皮、游走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幻影”。这为他们未来的全球行动、资金流动和核心成员的自我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一张无形而致密的身份网络,正在这个隐秘的工厂里被不断编织出来,它将使“暗影”的成员真正成为来去无踪的幽灵,极大地增加了被追踪和抓捕的难度。这场隐藏在数据与纸张背后的战争,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场真刀真枪的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