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 > 第145章 第一块“样板”的震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第一块“样板”的震撼

蓝图公司在滨海大道起点,悄无声息地铺下了第一段试验路。

这件事,林旬没有通知任何人,无论是市建委的何振国,还是合作方滨海二建的李建军。

在他看来,这更像是一场内部的毕业典礼,是蓝图公司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的标志。

然而,他低估了这“第一米”路面所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奠基仪式的第二天,一个不速之客,开着一辆半旧的吉普车,来到了红旗厂。

来人是市建委总工程师,魏建功。

就是那位在SmA技术鉴定会上,对林旬的“涤腈混纺”方案拍案叫绝,直言这是“世界级思路”的老专家。

“林总,我可是不请自来啊。”魏建功一下车,就笑呵呵地对前来迎接的林旬说,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审视,“听说,你们在滨海大道的起点,搞了点‘小动作’?”

消息还是传出去了。

林旬心中了然,施工队那么多双眼睛,不可能完全保密。

“魏总工,您消息可真灵通。”林旬笑着将他迎进办公室,“算不上小动作,只是我们内部的一次实操演练,检验一下我们自己制定的生产和施工标准。”

“哦?标准?”魏建功的眼睛亮了,“拿来我瞧瞧。”

林旬让苏晚晴将那本《蓝图SmA-1A级路面材料生产及施工标准》拿了过来。

魏建功戴上老花镜,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

他看得非常慢,非常仔细,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手指还在桌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计算什么。

办公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林旬和苏晚晴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给他添水。

足足过了一个小时,魏建功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合上了册子,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

他看着林旬,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惊,有欣赏,甚至还有一丝……敬畏。

“小林啊,我收回我之前的话。”魏建功的语气无比郑重。

“什么话?”

“我说你的思路是‘世界级’的,现在看来,我错了。”魏建功摇了摇头,“你的野心,根本不止于技术,你这是要……要建立一个‘体系’啊!”

他指着桌上那本册子,声音都有些激动:“从原料的筛选,到生产的温控,再到施工的摊铺、碾压,最后到成品的检验分级……你把一个复杂的、充满变量的工程问题,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控制、可以量化、可以追溯的工业流程!这……这已经不是一本简单的施工标准了,这是一套完整的工业方法论!”

“我干了一辈子工程,审过无数的规范和标准,绝大部分都是翻译、借鉴国外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本完全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而且比国外那些标准更严谨、更细致、更具操作性的东西!”

魏建功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激动地搓着手。

“不行,我得去现场看看!我必须亲眼看看,用这套‘法典’造出来的路,到底是什么样子!”

林旬笑了。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与其自己去宣传,不如让最权威的专家,亲口为自己背书。

吉普车一路颠簸,来到了滨海大道的起点。

那段长十米、宽三米的黑色路面,在阳光下静静地躺着,像一块嵌入大地里的黑曜石。

魏建功几乎是扑过去的。

他蹲下身,像抚摸情人的脸颊一样,用手掌感受着路面的平整度和质感。

他又从随身的工具包里,拿出了一个手持式硬度计,在路面上小心翼翼地测试着。

接着,是激光测距仪,测量平整度。

然后,他又让人从旁边工地的消防栓接来水管,对着路面猛冲,测试其排水性能和抗滑性能。

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魏建功的白衬衫已经变成了灰衬衫,满头都是汗。

但他脸上的表情,却越来越亢奋,越来越震惊。

“完美!这简直是完美的工程艺术品!”他看着手里的数据记录本,喃喃自语,“马歇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动稳定度……所有核心指标,全部超过了我们当初鉴定的样品!而且,是大幅超越!”

他猛地回头,死死盯着林旬:“你是怎么做到的?量产的性能,怎么可能比实验室的样品还好?”

林旬微微一笑,指了指站在一旁的陈浩。

“您得问他。”

陈浩被魏建功火辣辣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挠了挠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

“魏总工,其实……其实是基于性能预测模型,我们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反向优化。”陈浩打开笔记本,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

“比如,我们发现在沥青温度达到169摄氏度,并且石料预热到80摄氏度时,纤维的浸润效果最好,能形成最理想的‘微观筋网’结构。还有,在碾压阶段,我们采用了‘三轻一重’的复压方式,可以在不破坏骨架嵌挤结构的前提下,将空隙率精准地控制在4%以内……”

陈浩越说越流畅,眼神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不再是那个躲在阁楼里,面对理论高墙瑟瑟发抖的青年,现在的他,是这个领域的绝对权威。

魏建功听得如痴如醉。

他看着眼前的陈浩,又看了看林旬,心中涌起万丈波涛。

一个,是拥有超越时代视野的战略家,负责制定方向,搭建体系。

另一个,是拥有恐怖天赋和钻研精神的科学家,负责攻克技术尖端,将理论转化为现实。

这两个人加在一起,能爆发出何等恐怖的能量?

“了不起……了不起啊!”魏建功由衷地感叹,“我们国家,何愁公路技术不能领先世界!”

他当场做出一个决定。

“小林,你这段试验路,先别动,我马上给省交通厅打报告,组织全省的公路系统专家,都来这里开一个现场观摩会!”

“我要让所有人都来看看,什么才是代表未来的中国路!”

魏建功的这个决定,远远超出了林旬的预期。

他原本只是想通过魏建功,向市里、向何振国证明自己的量产能力和质量保证。

却没想到,魏建功直接捅了个更大的“天”。

他要把蓝图公司这块小小的“样板”,直接树成全省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