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天下一帝秦始皇 > 第115章 衣同食谋 空前的礼遇与共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章 衣同食谋 空前的礼遇与共鸣

尉缭那番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又似惊雷般震撼的“拆屋”宏论,余音似乎还在咸阳宫大殿那高耸的梁柱间缭绕未散。殿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李斯等旁听的重臣尚且沉浸在那颠覆性的战略构想中,心神摇曳,难以自持。而王座之上的嬴政,则仿佛被一道来自九天之上的智慧之光彻底击中,整个人都僵立在那里,唯有胸膛剧烈的起伏和眼中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炽热光芒,显示着他内心正经历着何等汹涌的惊涛骇浪。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嬴政的脑海中,如同走马灯般飞速闪过他亲政以来所经历的种种:铲除嫪毐时的铁血果决,罢黜吕不韦时的冷酷算计,平定内乱后的夙兴夜寐,巡视军营武库时的细致入微,以及面对六国版图时那深藏于雄心之下的隐隐焦虑……所有的一切,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积累,似乎都在等待着某个终极的答案,一个能将这所有的力量凝聚于一点、爆发出毁天灭地之威能的战略核心!

而今天,此刻,就在这大殿之上,这个答案,被眼前这位布衣之士,用最清晰、最冷酷、也最有效的方式,和盘托出!

不是零敲碎打的战术,不是老生常谈的方略,而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将政治、经济、军事、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屠龙术”!是真正能够撬动天下格局的杠杆!

“砰!”

嬴政猛地一掌拍在御案之上,霍然起身!那巨大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吓得侍立的宦官浑身一颤,连李斯都从沉思中惊醒,愕然抬头。

只见嬴政脸上再无平日的深沉与冷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极度兴奋、狂喜与如释重负的潮红。他甚至等不及宦官搀扶,自己三步并作两步,几乎是踉跄着冲下了那九级玉阶,直奔依旧安然坐在锦墩上的尉缭而去!

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注视下,这位威权日重、令百官战栗的年轻秦王,竟然一把抓住了尉缭那略显清瘦、穿着粗布衣袖的手腕,紧紧握住!他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尉缭都微微蹙了下眉。

“先生!!”嬴政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真挚与炽热,“先生真乃天赐寡人之良师也!!此策!此‘拆屋’之策,深得朕心!深得朕心啊!!”

他反复强调着“深得朕心”四个字,仿佛唯有如此,才能表达出内心那翻江倒海般的认同与狂喜。

“若早得先生,何虑六国不灭!何虑天下不一!!”他紧紧盯着尉缭那双平静依旧的眼眸,语气中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后怕?仿佛在庆幸自己没有与这等奇才失之交臂。

尉缭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激烈反应弄得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复了那副古井无波的神情,只是微微欠身:“秦王过誉了。缭,不过据实分析,陈述利弊而已。”

“不!不是过誉!”嬴政用力地摇头,握着手腕的力道丝毫不减,“先生之论,如拨云见日,令寡人茅塞顿开!以往诸多困惑,诸多踌躇,今日尽解矣!”

他猛地转过身,面向大殿(虽然此刻并无多少观众),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宣告般的决断:“朕意已决!即日起,全盘采纳先生之策!为我大秦扫平六合、一统天下之根本方略!”

然后,他再次转向尉缭,目光灼灼,语气郑重无比:“先生大才,岂可埋没?寡人欲拜先生为——国尉!总揽我大秦军事谋划之重任,为朕之军师,为这统一大业,绘制蓝图,运筹帷幄!”

国尉!

听到这个官职,连一旁的李斯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国尉,乃是秦国军中最高长官之一,执掌军事行政,参与最高军事决策,地位极其尊崇!嬴政竟然初次见面,便要将如此重要的职位,授予一个来历尚且需要考察的布衣之士!这份魄力,这份求才之心,简直骇人听闻!

然而,嬴政似乎觉得这还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激动与看重。在尉缭尚未对“国尉”之职做出回应时,他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在场者,包括见多识广的尉缭本人,都感到匪夷所思、前所未见的举动。

他松开了握着尉缭的手,但目光依旧炽热,用一种不容拒绝的语气对侍立在一旁、早已目瞪口呆的宦官总管(或许是赵高,或许是小柱子)吩咐道:

“传寡人令:自即日起,尉缭先生在我秦宫之中,衣食住行,一切用度,皆依寡人之制!见尉缭如见寡人,尔等需以侍奉寡人之礼,侍奉先生!若有丝毫怠慢,严惩不贷!”

“衣同制,食同规?!”

这道命令,比拜为国尉更加令人震惊!在等级森严的君主时代,君王的衣食住行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和象征意义,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权力的体现。如今,嬴政竟然允许尉缭享有与他同等的规格!这简直是将尉缭抬到了与君王几乎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是何等的尊崇?何等的笼络?纵观春秋战国数百年,何曾有过君王对臣子(甚至还不能算正式臣子)给予过如此殊遇?!

宦官总管吓得脸都白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奴……奴才遵旨!定……定不敢有丝毫怠慢!”

嬴政却不再看他,而是再次热情地拉住尉缭的手腕(他似乎非常喜欢用这个动作来表达亲近和不容拒绝):“先生初来咸阳,想必尚未用膳。今日寡人心中畅快,必要与先生共饮几爵!来人,即刻设宴!寡人要与尉缭先生,边吃边谈!”

他不容分说,几乎是半拉着(或者说“挟持着”)有些无奈的尉缭,离开了正殿,前往专门用于宴饮的偏殿。留下李斯等人站在原地,面面相觑,心中五味杂陈,尤其是李斯,既有举荐成功的欣慰,也隐隐感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压力。这位尉缭先生,尚未正式履职,便已获如此空前礼遇,未来其在秦国的地位,恐怕……

宴席很快设好。虽然仓促,但规格极高,完全是依照秦王的标准。珍馐美馔,玉液琼浆,琳琅满目。

嬴政坚持让尉缭坐在自己身侧最近的位置,亲自为他布菜斟酒,态度殷勤得不像一位君王,反倒像一位恭敬的学生在侍奉自己最为敬重的老师。

席间,嬴政的兴奋之情丝毫未减。他不再谈论那些宏大的战略框架,而是开始追问无数具体的细节。

“先生,依你之见,这三十万金,当如何分配于六国?孰轻孰重?”

“赵国李牧,确为心腹大患,除贿赂其宠臣郭开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加速其被疑?”

“楚国项氏一族,在楚地根基深厚,若金钱难以收买,又当如何应对?”

“齐王建昏聩,其后胜贪财,然齐国远离秦国,如何确保其在我用兵三晋时保持中立?”

“这离间之计,具体执行,需何等样人?是派我秦国辩士,还是收买六国本土之人更为妥当?”

他问题一个接一个,如同连珠炮般,既有对战略理解的深化,也有对具体操作的渴求。尉缭则始终从容,一一解答,言语精炼,直指要害。两人一问一答,气氛热烈,竟浑然忘了时间的流逝。

殿外的天色,从午后到黄昏,再到星斗满天。烛火换了一批又一批,侍奉的宦官宫女轮班值守,腿脚站得酸麻,却不敢有丝毫怨言,只能看着他们的君王与那位布衣先生,时而抚掌大笑,时而蹙眉沉思,时而低声密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探讨不完的议题。

这种形同师友的密切交流,这种超越君臣的极致礼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嬴政对人才的极度渴望和堪称高超的笼络手段。但更深层次的,是他内心深处对尉缭那套战略思想的极度认同与共鸣!他仿佛一个在沙漠中跋涉已久的旅人,终于找到了甘泉,那种发自灵魂的兴奋与满足,驱使着他用尽一切办法,要将这甘泉牢牢地握在手中,绝不容失去。

他找到了!他终于找到了那把能够开启帝国之门、实现他吞并八荒野心的、独一无二的金钥匙!

然而,就在这看似君臣相得、如鱼得水的热烈气氛之下,那位享受着空前礼遇的尉缭,其平静的眼眸深处,是否也如同嬴政一般,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还是……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观察与思虑?

盛宴终有散时,但权力的博弈与人心的试探,却永远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