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天下一帝秦始皇 > 第132章 誓师动员 铁与火的誓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誓师动员 铁与火的誓言

咸阳宫那场决定天下命运的战略会议余音未散,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稳”与“速”激烈碰撞后的硝烟气息。嬴政那融合了王翦之稳与李信之锐的最终决断,如同一道最高指令,瞬间激活了整个秦国庞大的战争体系。诏令通过严密的驿传系统,如同奔涌的血脉,迅速传达到各级官署和边境军营。

然而,在具体的军事调动和那即将响彻函谷关的隆隆战鼓声之前,还有最后一道程序,一道充满了仪式感与精神灌注的程序——誓师。

这一次,并非在百官朝会的正殿,而是在咸阳宫深处一间更为隐秘、也更显肃穆的偏殿内举行。参与者仅限于即将肩负东出首战重任的核心军事将领:老帅王翦,锐气逼人的李信,以及几位同样将在此次灭韩及威慑赵国行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高级将领,如杨端和、内史腾等。文官之中,唯有李斯作为战略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和后续政务衔接的关键人物得以列席。

殿内陈设简洁,甚至有些空旷,刻意营造出一种摒弃浮华、专注战事的氛围。四周墙壁上悬挂着象征武运的玄鸟战旗和青铜兵器,中央则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粗略地勾勒出函谷关以东至韩、赵边境的山川地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青铜、皮革和淡淡熏香的独特气味,庄严而压抑。

嬴政换下了一身繁复的朝服,身着更为利落的玄色常服,未戴冕旒,仅以一根玉簪束发,更显得身形挺拔,目光锐利如刀。他没有端坐于上,而是与将领们一样,站在沙盘之前。这种姿态,无形中拉近了君王与将士的距离,更凸显了此刻“同舟共济,共赴国难”的意味。

数名内侍悄无声息地端上酒具。并非寻常的耳杯,而是造型古朴、分量沉重的青铜爵。爵中盛满了殷红如血的醇酒,酒香凛冽,仿佛本身就蕴含着沙场的铁血气息。

嬴政亲手端起一枚金樽(或是青铜爵中最为精美的一只),目光缓缓扫过面前每一位将领的脸庞。王翦神色沉毅,如同饱经风霜的山岳;李信眼含炽热,如同亟待喷发的火山;其他将领也个个面色凝重,眼神中充满了决死一战的坚定。

“诸位将军,”嬴政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沉重的战鼓,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打破了殿内的寂静,“今日,非是朝会议政,亦非寻常饮宴。”

他举起手中的金樽,殷红的酒液在烛光下荡漾出危险而迷人的光泽。

“此酒,乃我关中百年陈酿,其性烈,其色赤,如同我老秦人之热血!”嬴政的声音带着一种深沉的情感,“自今日起,大秦之国运,天下万民之瞩望,乃至朕之雄心,皆系于诸位将军之手!系于尔等麾下数十万锐士之肩!”

他的话语,将个人的功业与国家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赋予了这场战争无比崇高的意义。

“东出函谷,扫平天下,在此一举!”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函谷关外,便是数百年来战乱不休的山东六国!便是阻挡我大秦实现天下一统的最后障碍!朕,将此开路先锋之重任,托付于尔等!”

他目光如电,再次扫视众将,语气变得无比严肃,带着森然的律法威严:

“望诸君,奋勇杀敌,斩将搴旗,扬我大秦军威于四海!然,亦需时刻谨记,恪遵军法,令行禁止!战场之上,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铁律,绝无姑息!”

他给出了最赤裸也最直接的承诺与警告:

“有功者,朕不吝裂土封侯之赏! 土地、爵位、荣耀、青史留名!只要尔等能拿下敌酋首级,能攻克城池要塞,朕,绝不亏待任何一位功臣!” 这承诺,如同最炽热的火焰,瞬间点燃了所有将领眼中渴望建功立业的欲望,尤其是李信,呼吸都为之急促起来。

“然!”嬴政话锋一转,杀气凛然,“怯战者,军法无情! 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临阵退缩,贻误军机者——杀无赦!朕,不要懦夫,只要能为我大秦开疆拓土的虎狼之师!”

恩威并施,赏罚分明!这便是秦国的立国之本,也是嬴政驾驭这群骄兵悍将的不二法门。

“老臣王翦,领旨!”王翦率先躬身,声音沉稳如故,但其中蕴含的决心却重若千钧,“陛下信重,老臣感念五内!东出之战,老臣必当稳扎稳打,协调诸军,务求灭韩之役,速战速决,不负王命!亦当谨遵陛下后续方略,对赵施压,静待良机!” 他的表态,完全遵循了嬴政的最终决策,既承诺了快速灭韩,也接受了后续对赵保持压力的任务,展现了一位老帅的全局观和执行力。

“末将李信,领旨!”李信紧随其后,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但异常响亮,“陛下天恩,授末将先锋之职,末将纵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此去东出,末将必亲冒矢石,为大军前驱!凡遇赵军,必奋勇当先,斩其旌旗,俘其将帅!若不能扬威于赵境,末将提头来见!” 他的誓言,充满了年轻人的血性与自信,甚至带着几分赌咒发誓的狠劲,完全符合他锐意进取的风格。

“末将等领旨!必奋勇杀敌,扬我国威!”其余将领也齐声应和,吼声在殿内回荡,充满了铁血之气。

嬴政看着麾下这群战意昂扬的将领,心中豪情澎湃。他知道,利剑已然出鞘,猛虎即将出柙!

他最后环视众将,目光仿佛穿透了宫殿的墙壁,看到了那即将燃遍山东六国的烽火狼烟。他的语气变得低沉下来,但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所有人的心坎上:

“诸君,记住!”

他停顿了一下,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顶点。

“尔等此番东出,剑锋所指,非为一城一地之得失,非为一时一战之胜负!”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创历史的宏大叙事感,“尔等此行,乃是为朕,为大秦,更是为这纷乱了数百年的天下——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书同文、车同轨、法令归一、四海宾服的大一统帝国!”

“大一统帝国!”这五个字,如同具有魔力,让所有将领,包括最为沉稳的王翦,都感到一股电流穿过脊梁!他们参与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而是在亲手缔造一个全新的时代!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荣耀感,油然而生。

嬴政猛地将手中的金樽高举过头,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石破天惊的怒吼:

“此战——必胜!”

“必胜!”

“必胜!!”

“必胜!!!”

王翦、李信以及所有将领,如同被点燃的炸药,轰然响应!他们举起手中的青铜爵,仰头将那殷红如血的烈酒一饮而尽!随即狠狠地将酒爵顿在身旁的案几之上,发出沉闷而有力的撞击声!

“哐!”“哐!”“哐!”

酒爵与案几的撞击声,混合着将领们那发自肺腑、震耳欲聋的“必胜”怒吼,汇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冲出殿宇,直上云霄!仿佛连咸阳宫厚重的殿瓦都在为之震颤!

这一刻,个人的勇武,军队的纪律,君王的意志,以及那名为“大一统”的宏伟梦想,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铸成了一柄指向东方的、无可阻挡的命运之剑!

嬴政看着眼前这群同饮血酒、共立誓言的将军,知道一切都已经无可逆转。战争的巨轮,在他坚定的决心和这铁与火的誓言推动下,正式启动,向着东方,向着那既定的历史轨迹,轰然碾压而去。

一个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时代,即将在秦军的铁蹄下宣告结束;而另一个中央集权、影响中国未来两千余年格局的帝国时代,即将在这群人的手中,于铁与火之中,浴血诞生!

誓师已毕,接下来,便是将军们返回大营,将这君王的意志和沸腾的战意,转化为具体而微的作战指令,在那巍巍函谷关内,进行最后的点兵与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