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世子去哪了? > 第169章 老狐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清晨,天色灰蒙。李华气喘吁吁地坐在一处临时支起的帐前,头发散乱,甲胄上沾满了烟灰和血迹,显得十分狼狈。身边的郭晟、夏铖等人也同样疲惫不堪,身上带着昨夜激战留下的痕迹。

这时,厉忠快步走来,虽然神色疲惫,但语气却带着一丝庆幸:“殿下,清点完毕,我们带来的人,昨夜并无人员折损,仅有数人轻伤。”

李华闻言,点了点头,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但就在这时,昨夜那诡异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他脑海中——空荡荡的粮仓、守军那“败而不乱”、井然有序的撤退、以及叛军看似凶猛实则并未造成己方实质伤亡的进攻……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鱼铜锣是什么人?那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混迹军旅几十年的老油条!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被叛军打得溃不成军,连部队都收拢不起来,只能狼狈地一路退守到这云峒关?这根本不合常理!

除非……这一切根本就是他故意为之!

李华一下子全都想明白了,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这个老狐狸!”

这时,一名将领快步跑来,正是鱼铜锣的副将霍文炳。他见到李华安然无恙,明显松了一口气,连忙行礼道:“末将霍文炳,奉鱼总兵之命,特来查看蜀世子殿下是否安好?可有受伤?”

李华心中已然明了,面上却不动声色,坦然道:“有劳霍将军和鱼总兵挂心了。托鱼总兵的‘洪福’,我毫发无伤。回去告诉鱼总兵,让他不必担心本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霍文炳一眼,便转身进了刚刚搭好的帐子里休息。

霍文炳将李华的话原封不动地带回了主帐。躺在病榻上的鱼铜锣一听,眼中精光一闪,哪还有半分病态?他猛地坐起身,中气十足地对霍文炳低声下令:“好!既然如此,立刻依计行事!派人悄悄散播消息,就说我老鱼身中火箭毒箭,重伤濒死,命不久矣!必要时,可以‘不小心’放走一两个战俘,让他们把消息带给叛军!同时,命令各部将士饱餐战饭,检查军械,做好准备,我们今夜就动手!”

“末将遵命!”霍文炳立刻领命而去。

鱼铜锣则深吸一口气,猛地拔出了枕边的佩剑。寒光凛冽的剑身上,映照出他一双锐利如鹰、充满战意的坚定目光。

另一边,鱼铜锣重伤垂危的消息被迅速散播开来,营中弥漫起一股不安的气氛。李华得知后,非但没有担忧,反而更加确信这就是鱼铜锣的计谋——苦肉计加上诱敌深入!

李华索性将计就计,以探病为由,再次来到了鱼铜锣的军帐。一进帐,那股浓郁的中药味依旧扑鼻而来,鱼铜锣也还是那副气息奄奄、半死不活的样子躺在床上。但这次,李华没让郭晟等亲卫跟进来,帐中只剩下他们两人。

李华一进来,目光就不动声色地四处打量,观察着帐内的细节。鱼铜锣见他这般模样,心中暗叫不好,怕他看出破绽,连忙抢先开口,声音虚弱而沙哑:“殿下……您来了……唉,老臣无能,如今这般模样,实在是……实在是担不起这总督军的重任了,恐误了朝廷大事……望殿下能以大局为重,暂时接任总督军之职,主持军务……”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华干脆利落地打断了:“行啊,没问题。既然鱼总兵身体不适,那我就暂且替你分担一下。把虎符拿来吧!”

“啊?”鱼铜锣万万没想到李华竟然真的顺水推舟,一口应承下来,还要直接收取虎符!他一时之间完全愣住了,脸上那伪装出的虚弱表情都僵住了,眼神中闪过真正的错愕和慌乱。

李华看着他这副震惊失措的表情,心中的猜测顿时又确信了几分,这老狐狸果然是在装病!

“怎么?”李华故意板起脸,施压道,“鱼总兵莫非……舍不得交出兵权?”

鱼铜锣被李华步步紧逼,心中叫苦不迭,暗骂这蜀王不按常理出牌,但此刻骑虎难下,他只能赶紧解释道:“没有!没有!老臣绝无此意!殿下肯临危受命,实乃全军之福!” 说话间,他只得万分不舍地、动作迟缓地从枕边摸出那半枚沉甸甸的调兵虎符,小心翼翼地递向了李华,那表情活像是被割了一块肉似的。

李华接过虎符,正要离开时,说道:“放心吧,鱼总兵,我只是名义上的,等你病好了就还你。”

李华说的话别有深意,鱼铜锣也听出了其中暗含的意思,但都没说破。

李华从鱼铜锣军帐中出来后,一连数日,都流连于云峒关内的秦楼楚馆之中,日夜笙歌,醉生梦死。他这般毫不掩饰的荒唐行径,很快便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整个关隘乃至瓮城。军中将士议论纷纷,百姓摇头叹息,皆暗骂这位新来的蜀王世子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酒囊饭袋,全然不将迫在眉睫的战事放在心上。

另一边,叛军主帐内。

“你再说一遍?” 一个留着浓密大胡子、身材魁梧的西贡王潘泰猛地从军事地图前抬起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死死盯住跪在面前的探子。

那探子感受到大王的威压,愈发恭敬地伏低身子,清晰回禀:“启禀大王,千真万确!朝廷军的统帅鱼铜锣已被我军火箭重创,伤势极重,据说已然命不久矣!如今接替他总督军务的,是新近袭封蜀王爵位的宗室子弟,名叫拓跋焘!”

“拓跋焘?!” 潘泰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随即化为浓浓的玩味与不屑,“消息来源可准确?莫不是官军放出的烟雾?”

探子笃定无比地回答:“禀大王,消息来源绝对可靠!皆是咱们安插在云峒关城内的数路眼线多方印证传回的。听说那位新接任的蜀王总兵,年纪轻轻,一到任非但不整军备战士气,反而终日沉迷酒色,流连于烟花之地,将军务完全抛诸脑后!” 探子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鄙夷和对自己情报的确信。

“哼!果然是个废物!烂泥扶不上墙!” 潘泰闻言,不由发出一声洪亮的冷笑,语气中充满了讥讽与轻蔑,“真是天助我也!鱼铜锣那老匹夫倒了,换来这么个绣花枕头!”

他猛地一拍桌案,霍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贪婪的光芒,声如洪钟地下令:“传我军令!各部立刻埋锅造饭,检查军械,做好准备!今夜丑时,全军再次发动偷袭!趁他病,要他命!一举给老子夺下云峒关!让朝廷看看,这滇云之地,究竟谁说了算!”

傍晚时分,云峒关内一处临时征用的舒适宅院中,丝竹声隐约可闻。李华正故作姿态地左拥右抱,与几名精心挑选的美人饮酒作乐,一副沉溺声色的模样。

这时,栗嵩悄步进来,凑到李华耳边低声道:“殿下,奴婢刚看到霍文炳将军带着几个亲信,神色匆匆地偷偷从侧门出去了,不知去向何处……”

李华正演在兴头上,闻言面露不耐,故意提高声调,带着醉意呵斥道:“出去就出去呗!他一个将军,难道还要事事向本王禀报不成?扫兴!别拿这些琐事来烦本王!滚出去!” 说着,还故意将酒杯掷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吓得栗嵩连忙缩着脖子退了出去,屋内的美人也噤若寒蝉。

而此刻,霍文炳已悄然出城,一路疾行,来到城外一处极其隐蔽的山洞入口。洞口藤蔓遮掩,若非知情人绝难发现。他警惕地四下张望后,迅速闪身进入。

洞内别有洞天,火把通明,竟赫然聚集着数千名甲胄齐全、刀枪锃亮、无声却杀气腾腾的精锐将士!他们军容整肃,目光锐利,显然已在此潜伏多时。

队伍的最前方,一人按剑而立,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鹰,哪里还有半分病容?正是本该“命不久矣”的鱼铜锣!

霍文炳快步上前,抱拳低声道:“总兵大人,一切已按您的吩咐布置妥当!关隘各处明松暗紧,弓弩火器齐备。届时,蜀世子殿下也会依计划率其亲卫退回瓮城协防,定能确保关隘与瓮城万无一失,成为钉死叛军的铁砧!”

鱼铜锣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重重拍了拍霍文炳的肩膀:“好!干得漂亮!”

他随即转身,面向洞中数千名憋着一股劲、眼神灼灼的将士。火光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庞,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而极具穿透力,开始了战前动员:

“弟兄们!我知道!这些日子以来,你们心里都憋着一股气!憋屈!窝火!咱们怎么就天天‘打败仗’?怎么就一路‘退’到了这云峒关?!”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充满战意的脸:“但今天!一雪前耻的机会来了!斥候传来消息,叛贼潘泰已经等不及了,咱们之前的隐忍,所有的佯败撤退,就是为了此刻!”

他猛地拔剑,指向山洞深处一条幽深的秘道:“穿过这条密道,咱们可以直接插到叛军的屁股后面!插到他们以为已经夺下的关隘侧后!”

“等到今夜,那群叛军以为咱们主帅重伤,群龙无首,以为咱们是软柿子,再次来袭,一头撞进咱们设好的瓮城陷阱时……” 鱼铜锣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杀伐之气,“就是咱们这支‘奇兵’从天而降之时!里应外合,前后夹击!老子要让他们来得去不得,把这股叛军,彻底包了饺子!一举拿下!”

“诸位!建功立业,就在今夜!让那些叛贼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百战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