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世子去哪了? > 第285章 纠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时中此刻正在家里陪着自己的小孙女玩耍,那小丫头刚满三岁,扎着两个羊角辫,手里攥着块麦芽糖,咯咯笑着往他怀里钻。萧时中捻着花白的胡须,眼角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正用没牙的嘴假装要去抢糖,逗得孩子笑得更欢。

“爹!”门外传来儿子萧景明急促的声音,伴随着略显慌乱的脚步声。

萧时中抬眼,见儿子一身官袍未解,脸色带着朝堂归来的疲惫,还有几分难掩的惊惶。他拍了拍孙女的背,让乳母抱下去,才慢悠悠地开口:“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萧景明顾不上失礼,快步走到父亲面前,压低声音道:“爹,您可知今日朝堂上,出了天大的事!”

“哦?”萧时中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是圣上有新旨意了吧?”

“您怎么知道?圣上要设东缉事厂!”萧景明声音发颤,“朝堂上炸了锅,魏大人、周文渊大人他们拼死反对,结果……结果周大人当场就被查出纵容亲眷私放印子钱,被革职流放了!还有好几位大人都被翻出旧账,吓得百官魂飞魄散……”

他语速极快地把朝堂上的惊变说了一遍,从圣上决意设东厂的雷霆之言,到当众翻出百官罪证的震慑,再到吴讷等翰林院官员冒死进谏,桩桩件件说得清清楚楚。

萧时中手指在茶盏沿摩挲着,脸上虽没什么波澜,眼底却掠过一丝凝重。他活了大半辈子,见惯了朝堂风波,圣上这雷霆手段,倒是有几分太祖爷的狠厉。

“这么说来,最后此事没成?”他淡淡问道。

“不,成了,是……”萧景明咽了口唾沫,语气变得格外复杂,“是贾国华贾大人,突然站出来力挺圣上!”

“谁?”萧时中握着茶盏的手猛地一顿,茶水溅出几滴在袍袖上,他却浑然不觉,刚才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瞬间消散,“你说谁力挺圣上?”

“贾御史啊,都御史贾国华!”萧景明被父亲这反应吓了一跳。

萧景明又说道:“满朝文武都看见了,贾大人说得掷地有声,还说愿为圣上那把‘新剪子’执鞘护锋呢!”

萧时中反复喃喃:“怎么会是他呢...”

“给我把官袍拿来,我要进宫!”

文华殿内,李华正在等着司礼监和彭启丰三人起草设立东厂的诏书,没过多久就完成了。

李华看了几眼后觉得没问题后,便盖章了,让司礼监去制作抄写制作。

恰在此时,萧时中来了。李华让彭启丰回去了,只留下张恂等人和萧时中。

李华见了,赶紧让赵谨给萧时中搬来凳子。待萧时中坐下,李华才一脸无奈的说道:“今天的事想必萧师傅都知道了,萧师傅有什么可以教朕的吗?”

萧时中想了一下说道:“圣上做事雷厉风行,杀一批,罚一批,放一批,既彰显天威,又现宽仁,颇有太祖风范,老臣以为并无不妥,故而老臣并没有什么可以教圣上的。”

李华躺在椅子上,又问道:“萧师傅觉得贾国华这个人怎么样?”

萧时中不假思索的说道,“老臣对他也不甚了解,圣上为什么不亲自传他来呢?”

李华担忧的问道:“我...他知道不知道那些事?”

萧时中则说道:“想必应该是知道的,圣上,这是躲不过去的!”

李华听罢,便让孙宪去传贾国华面圣。

另一边,慈宁宫内烛火摇曳,气氛却凝重得骇人。

太皇太后端坐于凤榻之上,面沉如水,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案几上,发出清脆的磕碰声。她目光如刀,直刺跪在下方的弟弟昌化伯刘岱: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商贾,往关外走私茶叶!刘岱,你是不想要你这颗脑袋,还是不想要刘家满门的性命了?!”

刘岱被这突如其来的训斥吓得一颤,却仍强自辩解:“阿姐息怒!我…我也是为了家中开销…待、待这最后一批货走完,我立刻收手,绝不再犯!”

“最后一批?”太皇太后气得浑身发抖,猛地将一直攥在手中的那本青册折子狠狠摔到刘岱脸上,“你瞪大眼睛,好好看看这是什么!”

刘岱手忙脚乱地拾起折子,只翻看了几行,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上面将他每次交易的时间、路线、经手人乃至分润明细都记录得一清二楚。他顿时瘫软在地,膝行几步抱住太皇太后的腿,涕泪横流:“阿姐!阿姐救我!我知错了,我真的知错了!”

太皇太后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尽是恨铁不成钢的疲惫:“若圣上真铁了心要办你,你还有命在这里看这本东西吗?”

刘岱一愣,这才稍稍缓过神,但恐惧依旧萦绕心头:“那…那圣上他……”

“圣上将此物交给哀家,已是给了天大的颜面。”太皇太后声音低沉,带着深深的警示,“你别看他年纪尚轻,手段却比你想象的要厉害得多!如今哀家尚在,还能护你一二。可若有一天哀家随仁宗爷去了,就凭你做的这些事,他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你!”

刘岱闻言,彻底慌了神,冷汗涔涔而下:“这…这该如何是好?阿姐,您得给指条明路啊!”

太皇太后凝视他片刻,语气忽然一转,意有所指地问道:“致柔那孩子,今年也该有十七了吧?”

刘岱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猛地一亮,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心领神会:“是,是!致柔今年正好十七,平日最是孝顺懂事。臣弟今日回去便让她收拾,明日一早便送她进宫来陪伴太皇太后,以尽孝心。”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倦意如潮水般漫上眉眼。她抬手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声音里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弱:

“你明白就好。哀家这把老骨头,如今是睡也睡不安稳,醒着时也常精神不济……还能护着刘家几时,连哀家自己都说不好了。”

她望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宫墙,看到了更远的将来。

“如今这位皇帝,看着温和,骨子里却藏着霹雳手段。哀家在,他尚且愿意给几分薄面;若哀家不在了……”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未尽之语已让刘岱遍体生寒。

“趁哀家如今还能说上话,让致柔那孩子多在圣上面前走动走动。若是她能有几分造化,得了圣心,将来……或许能保刘家一世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