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黎明前的台湾海峡笼罩在浓雾中,浪花轻轻拍打着礁石,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陈启明站在镇海号的舰桥上,手中的望远镜扫过漆黑的海面,目光锐利如鹰。

三天前收到的密报显示,观海阁正在台湾南部秘密集结舰队,显然是要切断磐石港与南洋的航线。

各舰保持灯火管制,所有炮位进入临战状态。他低声下令,声音在寂静的晨雾中格外清晰。

雷震快步登上舰桥,递过刚收到的急报:巡逻舰队确认,二十艘敌舰正朝海峡驶来,看航向是要封锁主航道。

浓雾中突然亮起三点微弱的灯光,随即迅速熄灭。

是阿成发出的信号。陈启明立即判断,敌舰已进入埋伏圈。

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时,海平面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帆影。

观海阁的二十余艘战船排成攻击阵型,船头飘扬的黑龙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传令各舰,按丙号方案迎敌。陈启明沉着下令,放他们进海峡再打。

镇海号的蒸汽机开始低声轰鸣,明轮缓缓转动,带领舰队悄无声息地驶向预定伏击位置。

突然,观海阁舰队中冲出八艘快船,船身满载易燃物,直扑磐石港方向。

是火攻船!了望哨惊呼。

陈启明冷笑:果然还是老套路。命令两侧炮台开火,阻止它们靠近主航道。

岸防炮台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炮弹准确落在火攻船的前方航道。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火攻船突然改变航向,冒着炮火继续前进。

不对!雷震敏锐地发现问题,这些船吃水太深,不像是普通火攻船。

陈启明当即下令:所有战舰后撤一里,用链弹攻击它们的帆缆!

就在这时,三艘火攻船被炮弹击中,猛烈爆炸,巨大的火球照亮了整个海峡。

另外五艘见无法突破,只得提前自爆,海面上瞬间燃起一片火海。

是油船!雷震恍然大悟,他们想在主航道上制造火障!

浓烟和火焰阻挡了视线,观海阁的主力舰队趁机加速冲向海峡。

启动第二套方案。陈启明冷静下令,雷霆霹雳两舰出击!

两艘装备特殊消防设备的明轮战舰冲破浓烟,高压水龙喷出的水柱迅速在火海中开辟出一条通道。

观海阁舰队显然没有料到这一招,阵型出现短暂混乱。

全舰队出击!陈启明看准时机下令。

磐石港舰队如利剑般刺入敌阵,新式线膛炮的齐射瞬间摧毁了敌方前锋。

但观海阁舰队很快稳住阵脚,分出十艘战船缠住明轮战舰,主力直扑磐石港。

他们想拼个两败俱伤!雷震惊呼。

危急时刻,东南方向突然出现一支舰队,船头飘扬着琉球王室的旗帜。

是琉球援军!了望哨兴奋地报告。

原来一个月前,琉球使者与陈启明达成了秘密协议,约定在危急时刻互相支援。

琉球舰队迅速投入战斗,与观海阁舰队展开激战。

然而观海阁似乎早有准备,舰队中突然冲出几艘造型奇特的双体快船。

是爪哇的闪电船!陈启明认出了这种东南亚特有的战船。

这些快船速度极快,直扑琉球旗舰。

雷霆号支援琉球舰队!陈启明当即下令。

海战陷入混战,炮声响彻海峡。

正午时分,观海阁舰队突然改变战术,所有战舰集中火力攻击磐石港的岸防工事。

他们在为登陆部队创造机会!陈启明立即识破敌方意图。

果然,数十艘小型登陆艇从观海阁舰队后方冲出,直扑海岸。

就在这时,海岸线上突然升起浓密的烟幕。

这是沈继舟带人提前布置的烟雾弹,完全遮蔽了登陆区域。

登陆艇在浓烟中失去方向,有的相互碰撞,有的触礁沉没。

傍晚时分,观海阁舰队开始撤退,但撤退路线十分诡异。

他们在引诱我们追击。陈启明皱眉分析,敌舰撤退队形整齐,明显是诱敌之计。

他当即下令:停止追击,各舰巩固防线!

深夜的议事厅内,烛光摇曳。陈启明与众人总结着白天的战事。

观海阁这次出动了一半以上的主力,说明他们开始着急了。雷震分析道。

阿成带来重要情报:在俘虏身上发现了这个。

他展开一张海图,上面标注着台湾岛周围的数个隐蔽锚地。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一个俘虏的鞋底发现了一张微缩地图,显示观海阁在台湾南部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

原来如此。陈启明恍然大悟,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在台湾建立前进基地。

十日后,一支由五艘明轮战舰组成的远征舰队悄然启航。

出征前,舰队进行了充分的休整和补给,士兵们士气高昂。

舰队在澎湖海域与观海阁的巡逻舰队遭遇,短暂交火后敌舰溃逃。

按照海图标注,秘密基地应该就在前面那个海湾里。雷震指着地图说。

但当舰队抵达目标海域时,只发现一个被遗弃的临时营地。

看来我们内部还有他们的眼线。陈启明面色凝重。

返航途中,舰队遭遇风暴,被迫在一个无名小岛避风。

巧合的是,他们在这个岛上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

观海阁正在这里秘密开采硫磺,并建立了一个隐蔽的造船厂。

难怪他们需要台湾的基地。陈启明审视着缴获的物资,这里离硫磺产地更近。

一个月后,磐石港的远征舰队再次出击,这次的目标是彻底清除观海阁在台湾海峡的势力。

海战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以观海阁舰队溃败告终。

但陈启明清楚,这远未到庆祝的时候。

站在镇海号的舰首,他望着远方海平线上最后一面黑龙旗消失的方向。

下一次,他们一定会带着更强的力量回来。

海浪拍打着船舷,仿佛在回应他的预言。

这场争夺海权的斗争,才刚刚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