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337章 黄沙未冷,北风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7章 黄沙未冷,北风再起

帐外的号角声撕裂寒夜时,李昭正盯着案头徐知诰的《劝农策》。

墨迹褪成淡褐,像块旧疤,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寿州城,徐温带着十二岁的徐知诰跪在他面前:这孩子读过《齐民要术》,会算沟渠土方。那时的徐知诰个子矮,仰头看他时,睫毛在眼下投出小扇子似的影子。

陛下!裴仲堪掀帘而入,紫袍下摆沾着霜,诸将已在偏帐候着。他声音发紧,眼角还凝着未拭的冰碴——显然是从洛阳快马兼程赶来,连官靴上的泥都没擦净。

李昭起身时,冕旒上的玉珠撞出细碎声响。

他摸了摸腰间的玄铁剑,剑鞘是当年寿州铁匠用淮河铁水铸的,剑柄缠着徐温送的青麻绳。他说,声音像淬了冰的刀。

偏帐里烛火摇曳,二十余员将领或坐或立,甲胄未卸,靴底的雪水在地上洇出暗渍。

李昭踏进去的瞬间,所有人地挺直腰杆。

最前排的左卫大将军王彦章左手按刀,指节因用力泛白——那刀是他当年在寿州铁矿监造的,刀身还刻着二字。

耶律德光的十万大军过了居庸关。李昭开口,帐内温度骤降,河北镇州、定州的旧将有通敌迹象。他扫过众人,停在角落一个穿皂色甲的身影上,李从珂,你来说。

那人身子一震,上前两步单膝跪地。

他左脸有道刀疤,从眉骨贯到下颌,是去年徐党之乱时被叛军砍的。臣...臣在河北待过三年。他喉结滚动,镇州节度使张崇的亲弟在契丹做通事,定州都指挥使刘延朗的儿子娶了契丹贵族之女。徐党之乱时,他声音发颤——那时他确实犹豫过半日,直到李昭的亲军杀到城下,才开城投降。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苏慕烟掀帘进来,鬓边的珍珠步摇沾着雪,怀里紧抱着个铜匣。

她先看李昭一眼,目光里有安抚,又转向众人:陛下,西域商队截获契丹密信。她打开铜匣,取出半卷染着茶渍的帛书,耶律德光说若得内应,三月可破中原

李昭接过帛书,指尖触到帛书上的褶皱——这是被人贴身藏了半月的痕迹。

他扫过字迹,突然冷笑:三月?

他当朕的黄河是纸糊的?他转向裴仲堪,传旨,封锁所有黄河渡口,敢放一船北上者,斩。

陛下!李从珂突然拔高声音,刀疤因激动涨成紫红色,臣愿率五千精骑先行北上。

若败,甘受极刑!他重重磕头,额头撞在地上发出闷响,臣...臣当年在徐党之乱中失了气节,今日只求戴罪立功!

帐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爆裂的轻响。

李昭盯着李从珂,想起去年秋审时,这员猛将跪在天牢外,求他饶徐知诰一命。

那时他说:末将愿用十年军功换徐公一条命。此刻他的甲胄上还沾着未擦净的锈迹,像块暗红色的血。

五千精骑。李昭开口,帐内将领们屏住呼吸,限你三日后到幽州。他抽出腰间玄铁剑,这剑借你,见剑如见朕。

李从珂双手捧过剑,指节因用力发白。

他起身时,甲叶相撞的脆响里,混着压抑的哽咽:末将...必不负陛下!

三日后,李昭站在定州城楼上。

北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像撒了把盐。

城下是十万大军,矛尖如林,军旗上的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望着北方——那里隐约能看见契丹营火,像一串暗红的血珠。

朕自寿州起兵。他提高声音,风声里,每一个字都像钉子钉进人心,破杨行密、灭朱温、平西夏,今日岂容番邦踏我中原一步?

万岁!呼声震得城楼砖缝里的冰碴簌簌坠落。

李昭望着队列里那抹皂色甲——是李从珂的先头部队,正朝着幽州方向疾驰,马蹄扬起的雪雾里,玄铁剑的寒光若隐若现。

深夜,御帐里的炭盆烧得正旺。

苏慕烟跪在他脚边,替他揉着发疼的太阳穴。陛下,泰山封禅的仪典...她话未说完,帐外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

陛下!是密探的声音,带着血沫的腥甜,徐...徐知诰昨夜吞金自尽于天牢!

李昭猛地站起,撞翻了案上的茶盏。

茶水泼在《清边诏》上,墨迹晕开,像朵黑红的花。

他想起李昪今早送来的信,最后一句是:儿臣去洛阳给徐叔送了碗他最爱的鱼羹,他说...说谢谢父皇当年教他读《孟子》。

帐外的北风突然大了,卷着雪粒拍打帐布。

李昭走到帐口,望着南方——洛阳方向的天空,有颗暗星正在缓缓坠落。

他摸了摸腰间的佩,那是当年赐给李昪的,此刻还带着体温。

传旨。他声音低哑,待退了契丹,朕要率百官登泰山。

雪还在下,落在冕旒上,像撒了把新磨的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