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 > 第16章 蜜蜂:被凶手抓去给仇人“筑巢”,工作量严重超标!(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蜜蜂:被凶手抓去给仇人“筑巢”,工作量严重超标!(6)

市局证物室的白炽灯亮了整夜,那只装着蜂蜡的证物盒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并排放着陈明远的线装笔记、刻着“乐”字的美工刀,还有那张泛白的父子合影。

苏棠戴着白手套,再次翻开笔记,指尖停在一页被反复摩挲的字迹上——“乐乐说,蜂房是小房子,住着会唱歌的小虫子”,墨迹边缘起了毛边,像是被无数次指尖按压过。

“审讯室那边有消息了。”陆珩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疲惫,手里攥着一份补充供词,

“陈明远交代了最后一个细节——他磨不锈钢碎屑时,故意用了赵刚铺子同款的砂轮,还在废品站留了赵刚的五金店地址,就是为了把线索引向赵刚;

孙磊的订单漏洞,是他假装客户下了急单,故意让孙磊赶工出错,制造‘时间空白’的假象。”

苏棠抬头,看向证物架上的旧化工设备零件:“他连这些细节都算到了,像设计工程图纸一样设计了整个局。”

“不止。”陆珩把供词放在桌上,“他还说,选张强当第一个目标,是因为张强上个月刚获得‘环保先进个人’称号——他要让张强在最‘风光’的时候,以‘污染者’的身份死去,让所有人都记得他当年的罪。”

这时,陈默拿着一叠文件走进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李梅和赵刚来了,就在接待室。李梅说,知道真凶是陈明远后,她一夜没睡,想来看一眼‘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人’;赵刚是来送东西的,说这是当年化工厂的设备维护日志,可能对污染案复查有用。”

接待室里,李梅坐在长椅上,手里攥着儿子的遗照,看到苏棠进来,眼圈瞬间红了:“警察同志,陈明远……他还好吗?我知道他做错了,但我懂他的疼——那种看着孩子掉头发、咳血,却连仇人在哪都抓不住的滋味,比死还难受。”

苏棠递过一杯热水:“他情绪很稳定,一直攥着乐乐的照片。法院会考虑他的作案动机,但法律不会姑息复仇行为。”

“我明白。”李梅擦了擦眼泪,从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这是当年我儿子的病历,上面写着‘不明原因血液病’,和乐乐的病历一模一样。我想把这个交给检察官,不是为了替他求情,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孩子,不是‘命不好’,是被那些脏水、脏空气害死的!”

另一边,赵刚把厚厚的设备维护日志放在陆珩面前,封面印着“化工厂染料车间2012-2014”:

“这是我当年偷偷复印的,里面记着反应釜密封垫损坏的时间、废水泄漏的量,还有张强让我‘别上报’的签字记录。之前不敢拿出来,怕被报复,现在陈明远都敢站出来,我也没什么好怕的了。”

陆珩翻开日志,里面用红笔标注着每一次设备故障:“这些能作为污染案复查的关键证据,谢谢你。”

“该说谢谢的是我。”赵刚看着窗外,“当年我没能拦住张强,现在至少能帮乐乐,帮那些被污染害死的孩子,讨个说法。”

三天后,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陈明远提起公诉,同时,环保部门根据设备维护日志和陈明远的供词,重启了十年前的化工厂污染案调查。

记者围着检察院的大门,手里举着“污染复仇案背后的环境之痛”的标语,当年被掩盖的真相,终于在这场极端的复仇后,被推到了阳光下。

苏棠和陆珩去看守所提审陈明远时,他穿着囚服,头发白了些,眼镜擦得很干净。看到苏棠手里的笔记,他眼神软了下来:“那本笔记,能留给我吗?”

“结案后,会作为证物存档,但我们会帮你复印一份。”苏棠把一杯温水推给他,“环保部门重启了污染案调查,刘志明和张建军都被立案侦查了,当年的废水检测报告、验收文件,都在一一核实。”

陈明远的手指在杯壁上轻轻划着,良久才开口:“我不是想当凶手,我只是想让他们记得,有个叫陈乐乐的孩子,五岁就没了,是因为他们的贪心。”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是乐乐画的蜂园——彩色蜡笔涂的太阳下,小房子一样的蜂箱旁,站着两个牵手的小人,“麻烦你们,把这个烧给乐乐,告诉他,爸爸没让那些坏人忘了他。”

离开看守所时,阳光正好,陆珩看着手里的画,突然对苏棠说:“如果当年有人愿意听他的投诉,如果污染能早点被制止,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的事?”

苏棠点头,想起李梅晒草药时的背影,想起赵刚手里磨出茧的扳手,想起老周蜂箱旁的曼陀罗花粉——这场悲剧里,没有真正的赢家。

陈明远用复仇告慰了儿子,却也把自己困在了仇恨里;那些被追责的污染者,终将付出代价,却换不回夭折的孩子、被污染的土地。

一周后,雾灵村传来消息——环保部门给村里打了新的水井,安装了净水设备;

老周的蜂场挂起了“生态养蜂示范基地”的牌子,游客带着孩子来认养蜂箱;

李梅开了家草药铺,专门帮村里的老人免费看病;

赵刚的五金铺多了块“环保设备维修”的招牌,生意好了不少。

陆珩把这些消息告诉了看守所里的陈明远,他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嘴角微微扬了扬——像是看到了乐乐画里的那个蜂园,阳光正好,蜂鸣阵阵,再也没有脏水,再也没有病痛。

证物室里,乐乐的画被复印后贴在笔记的最后一页,旁边是苏棠写的一行小字:“有些正义,虽迟但到;有些伤害,需要用余生去弥补。”而那只装着蜂蜡的证物盒,从此多了一个标签——“谨以此,纪念所有被遗忘的声音”。

这场始于仇恨、终于救赎的案件,最终没有停留在“抓凶手”的结局里。

它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慢慢荡开——荡向那些被污染的土地,荡向那些等待道歉的家庭,也荡向每一个“记得”的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