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 > 第128章 是谁为这个“完美家庭”按下了暂停键?(1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章 是谁为这个“完美家庭”按下了暂停键?(13)

就在陈默带队全力追查课外辅导这条线的同时。

技术科角落里的老王,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深海渔夫,在数据的汪洋中持续下网,耐心等待着猎物触网的那一刻。

他并没有因为孙厄辛的浮出水面而放弃对原始物证——那些敏感材料购买渠道的追踪。

他有一种直觉,凶手如此谨慎,绝不会只在一个层面设置防护。

针对那几个指向城郊无人快递柜的可疑订单,老王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他知道直接追踪Ip和支付路径希望渺茫,便将突破口放在了最原始的物理层面——监控。

这些无人快递柜大多位于监控覆盖的边缘地带,或者即使有摄像头,也因角度、像素、保存期限等问题,价值有限。

老王调取了订单预计送达时间段前后,快递柜周边所有可能拍到的社会面监控、交通卡口录像,甚至是附近商店的私人监控。

数据量是海量的,画面大多是模糊的,而且需要交叉比对不同时间点、不同地点的录像,寻找可能重复出现的可疑身影。

这是一项极其枯燥且考验眼力和耐心的工作。

老王几乎住在了技术科,屏幕上同时分屏播放着数十个监控录像,他的眼睛死死盯着画面,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

几天几夜,他靠着浓咖啡和压缩饼干维持着精力,眼睛里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比对第三个快递柜(位于城西一个废弃工厂区边缘)附近一个交通卡口拍摄的模糊画面时,老王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线索。

在订单送达后的那个傍晚,一辆没有明显特征的普通黑色电动车曾从卡口经过,骑手戴着鸭舌帽和口罩,身形清瘦。

由于角度和像素问题,根本无法辨认样貌。

这个身影本身并无特殊。但老王没有放弃,他将这个模糊身影的截取片段输入了自己编写的一个步态分析程序进行特征提取和比对。

随后,他调取了“幸福里”小区及周边大量的公共监控录像,重点筛选孙厄辛日常出入的身影。

当程序将两个不同来源、不同清晰度、不同着装(快递柜骑手穿着深色外套,小区监控中的孙厄辛常穿浅色夹克)的身影进行步态特征比对时,屏幕上跳出了一个高达92%的相似度提示!

老王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强压住激动,如法炮制,对其他几个快递柜周边的监控进行同样模式的筛查和步态比对。

虽然并非每个地点都能找到有效影像,但在能找到的有限画面中,那个模糊骑手的步态特征,都与孙厄辛高度相似!

这几乎可以确定,那个多次前往不同无人快递柜收取敏感材料包裹的神秘人,就是孙厄辛!

但这还不够。

老王需要更直接的证据,将孙厄辛与程家,与这个阴谋的起点联系起来。

他想起了苏棠提到的“课外辅导”可能性,以及孙厄辛曾以木工爱好与邻居交流的行为。

一个念头闪过:孙厄辛是否也曾利用类似的借口接近过程标铭?

他立刻转向通讯记录分析。

之前排查程标铭的通话记录时,曾发现一些未标注姓名的号码。

老王重新调出这些数据,运用更强大的数据关联和溯源工具进行深度挖掘。

其中一个在七个多月前(正是程家开始出现异常的时间点之前)与程标铭有过短暂通话的匿名网络电话号码,引起了老王的注意。

这个号码只使用了那一次,之后便彻底废弃。

老王调动了所有可用的技术手段,对这个号码的注册信息、短暂使用期间可能关联的其他信号进行了极限追踪。

在几乎要触碰到技术壁垒的边缘时,他终于捕捉到了一丝微弱的、被刻意掩盖的痕迹。

这个匿名号码的某个底层数据包,与一个位于海都市内、经过多次中转的wiFi热点有过极其短暂的、非正常的握手连接。

而这个wiFi热点的物理位置,经过三角定位,赫然指向了“幸福里”小区三单元附近!

更重要的是,通过复原部分被删除的通讯服务商缓存数据(这需要极高的权限和技术,老王几乎是踩着合规的边缘操作)。

他勉强还原了那次短暂通话的部分关键词——从程标铭手机端发出的信号中,包含了“定制”、“书架”、“木材”等词语碎片!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老王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因为动作太快,腿不小心撞到了桌子下方缠绕的电线,一个趔趄差点被绊倒。

但他根本顾不上,一把抓起旁边的打印出来的关键数据截图,像一颗出膛的炮弹一样冲出了技术科,直奔会议室。

“陆队!锁定了!”

老王气喘吁吁地冲进会议室,因为激动和缺氧,脸颊泛着不正常的红晕,他挥舞着手里的纸张,

“那个匿名电话和多次出现在快递柜取件的模糊身影,经过步态和信号溯源,高度吻合孙厄辛!”

“更重要的是,他七个多月前,曾用那个匿名网络电话,以‘定制家具’的名义联系过程标铭!时间点就在程家开始‘与世隔绝’之前!”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为之一震,目光瞬间聚焦到老王身上。

陆珩接过他手中的资料,快速浏览着,眼神越来越亮,越来越冷。

靠在墙边的苏棠闻言,挑了挑眉,吹了个清脆的口哨,语气带着她特有的、将沉重化为调侃的能力:

“看来我们的‘老木匠’,业务范围比想象中广啊。不仅做小木盒,还接人体工程学‘家具’定制,连‘售后维护’(指控制孩子)都一条龙服务了。”

她的话让凝重的气氛稍微松动了一些,但每个人心中都清楚,老王带来的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

这不再是间接的动机关联或物证推测,这是直接将孙厄辛与策划这场罪行的起点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证据!

他以定制家具为诱饵,接触了程标铭。

这很可能就是他实施整个“替代”计划的第一步。

之后发生了什么?

他是否利用这次上门测量的机会,详细观察了程家的环境,甚至获取了制作人偶所需的父母体貌数据?

他是否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出了“课外辅导”的建议,从而顺理成章地接触并开始控制孩子?

隐藏的工坊,或许不只是他家中那个阳台工作台。

他整个计划,就是一个隐藏在温和教师面具下的、极其邪恶的工坊。

而现在,这座工坊的大门,终于被老王用技术的手段,撬开了一道缝隙。

陆珩放下资料,声音如同结了冰:

“申请搜查令。目标,孙厄辛家。这一次,我们要把他那个‘工坊’,里里外外,彻底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