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星途:总裁的影后娇妻又A又飒 > 第26章 剧要开了?风暴也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章 剧要开了?风暴也来了

和傅瑾琛联手的日子,像上了发条。他那边情报精准,出手狠辣,我这边配合到位,补刀及时。几个回合下来,苏家虽然没伤筋动骨,但也弄得灰头土脸,苏雨柔更是彻底成了过街老鼠,听说连门都不敢出了。

爽是爽,但我心里那根弦一直绷着。我知道,苏家这种盘踞多年的地头蛇,不可能一直被动挨打。他们在憋,憋一个能把我,甚至把傅瑾琛都一起拖下水的大招。

暴风雨前的平静,最是熬人。

就在这种紧绷的气氛里,《暗夜蔷薇》开播的日子,终于到了。

播出当天,平台铺天盖地地宣传,热搜上了好几个。我配合着转发、发博,心情却有点复杂。这剧凝聚了我重生后最多的心血,也是我事业起飞的关键,但现在,它好像也成了我和傅瑾琛棋盘上的一颗子。

晚上八点,剧准时上线。

我窝在公寓沙发里,没开灯,只有电视屏幕的光在脸上明明灭灭。片头曲响起,看着屏幕上那个从天真到绝望再到冷厉的“林晚”,我恍惚间像是看到了自己。

两集连播,节奏快,冲突强,制作精良。我的表演,怎么说呢,带着一股豁出去的狠劲儿,把林晚的挣扎和蜕变演得淋漓尽致。

剧刚播完,我的手机就炸了。

微信消息噼里啪啦地响,全是圈内朋友、工作人员发来的祝贺。

【晚晴!炸了!演技封神!】

【开局王炸!这剧绝对爆!】

【那个黑化眼神绝了!鸡皮疙瘩起来了!】

我还没来得及一一回复,林薇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语气是难得的亢奋:“晚晴!爆了!真正意义上的爆了!首播数据非常好,口碑也炸了,全网都在夸你演技!”

我听着她的话,看着电视上还在滚动的片尾字幕,心脏后知后觉地开始狂跳。

真的……成了?

我点开微博,私信和评论的红点数字疯狂跳动。热搜前十里,光是《暗夜蔷薇》相关的就占了四条,其中一条赫然是 #苏晚晴 演技#。

点进去,不再是粉丝的闭眼夸,而是真路人、真剧粉的好评。

【我的妈!苏晚晴这演技是打通任督二脉了吗?林晚就是我心中的样子!】

【之前还觉得她资源咖,我道歉!这演技配得上!】

【眼神戏太有东西了!从单纯到黑化,层次感绝了!】

【恭喜内娱再添一位实力派小花!】

我看着那些滚动的、带着惊叹号的赞美,鼻子有点发酸。不是委屈,是一种……努力终于被看见、被认可的酸涩和激动。

重生以来所有的隐忍、拼命、在剧组熬的每一个大夜,在这一刻,好像都值了。

这才是真正属于我苏晚晴的东西!谁也夺不走!

正当我沉浸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时,傅瑾琛的加密邮件来了。

内容依旧简洁:

【播出的效果,符合预期。保持热度,后续宣传跟进。苏家或有动作,已预警。】

看到最后一句,我心头刚升起的那点暖意瞬间凉了半截。

苏家……他们果然不会坐以待毙。

我回复:【收到,会注意。】

放下手机,那种被无形大手攥住心脏的感觉又回来了。成功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迫面对潜在的危机。

这就是和傅瑾琛合作要付出的代价吗?永远要活在警惕和算计里?

《暗夜蔷薇》果然如预料般爆火。接下来的几天,播放量节节攀升,口碑持续发酵。我那个“林晚”的角色,几乎成了“美强惨”和“逆袭”的代名词,吸粉无数。各种剧本、代言邀约像雪片一样飞来,林薇筛选得手软。

我配合着跑宣传,上综艺,接受采访。面对镜头,我谈角色,谈创作,表现得体又真诚,绝口不提任何私人恩怨和身世之谜。

但我知道,暗流一直在涌动。

这天,我刚录完一个访谈节目回到后台,林薇脸色凝重地拿着平板走过来。

“来了。”她把平板递到我眼前。

是一条刚刚冒出来的八卦爆料,标题耸动:《起底苏晚晴神秘背景,与资本大佬关系匪浅,资源逆天有内幕?》

文章没有直接点名傅瑾琛,但用词暧昧,暗示我背后有“傅姓大佬”力捧,所以才能拿到《暗夜蔷薇》女主和一系列顶级资源,甚至影射我利用不正当关系打压同期演员(暗指苏雨柔)。下面还配了几张我之前参加酒会、和傅瑾琛有过短暂同框的模糊照片。

水军已经下场,开始带节奏,质疑我演技的真实性,把我所有的努力都归结于“背后有人”。

“动作真快。”我冷笑一声。这手法,和苏雨柔之前黑我时如出一辙,但这次,显然更“高级”,更懂得利用舆论。

“傅总那边已经知道了。”林薇说,“他让你不用回应,继续你的宣传。这边,他会处理。”

“他怎么处理?”我问。

“他没细说,只让我们看好戏。”

我点点头。既然选择了合作,这种时候,只能选择相信他的手段。

接下来的发展,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傅瑾琛那边并没有直接去删帖或者强硬公关,而是……顺势而为。

几个有分量的影视评论号和行业自媒体,突然开始发布深度分析文章,标题诸如:《苏晚晴的“逆袭”:是资本力捧,还是实力使然?》、《抛开背景论,用演技说话——评苏晚晴在〈暗夜蔷薇〉中的表现》。

文章里,详细列举了我从出道以来各个角色的演技进步,重点分析了“林晚”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我的完成度,摆事实,讲道理,把我所有的“资源”都归结于我的演技和敬业得到了业内认可。甚至有人挖出了我之前在剧组受伤、带病试镜的“旧闻”。

同时,之前合作过的王导、周铭,甚至一些剧组工作人员,也纷纷在接受采访时,无意间透露我拍戏时如何认真、如何吃苦,侧面印证了我的专业态度。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舆论风向渐渐变了。

【有一说一,苏晚晴的演技确实没得黑啊!】

《暗夜蔷薇》火是因为剧本身质量好,演员演得好,跟背景有毛关系?】

【承认别人优秀很难吗?非要说是靠关系?】

【这波我站苏晚晴,用作品打脸最爽!】

那个最初爆料的帖子,在越来越多的理性讨论和演技分析中,反而显得像个跳梁小丑,渐渐沉了下去。

我看得目瞪口呆。

傅瑾琛这手……太高了。他不是去堵嘴,而是去引导,用更强大的事实和逻辑,直接把对方的脏水化于无形,甚至还给我刷了一波“敬业”、“实力派”的好感!

这男人,对舆论的操控,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晚上,我收到傅瑾琛的邮件,只有两个字:

【如何?】

我看着那两个字,仿佛能看见他坐在办公桌后,气定神闲、一切尽在掌握的模样。

我撇撇嘴,回复:

【手段高明,傅总。】

他很快又回过来:

【彼此彼此。苏小姐的演技,是最大功臣。】

我看着这句近乎“夸奖”的话,手指顿住了。

这算是……商业互吹?

但心里那点因为他操控一切而产生的不适,好像……淡了一点。

至少,他承认了我的实力。

《暗夜蔷薇》的爆火,和我凭借演技获得的认可,像一块厚厚的基石,垫在了我的脚下。

我感觉自己站得更稳了。

苏家的这次反扑,被我们联手轻松化解。

但我知道,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我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玻璃上反射出我自己的影子,眼神里不再有彷徨,只剩下冷静和坚定。

来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现在,有的是底气和你们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