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石器革命 > 第69章 灰烬与新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胜利后的岩山,没有庆功的欢呼,只有死寂的忙碌。寒风卷着血腥气在山谷里打转,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清理战场——轻伤者握着铜矛在周边警戒,防备溃兵反扑;妇女和老人蹲在雪地里,用粗布擦拭战友遗体上的血污,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沉睡的人;星带着学徒穿梭在伤员间,将巨木送来的树脂涂在深可见骨的伤口上,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在寒风中慢慢失去体温,最后一口气吐在沾满血的兽皮上。

战场清理持续了两天。己方战士的遗体被整齐摆放在空地上,每个人身边都放着他们生前的武器——断矛、卷刃的铜斧、磨亮的石刀;敌人的尸体则被拖到远离水源的山谷,堆在一起付之一炬,黑烟滚滚,像一道黑色的伤疤刻在天际。

阵亡名单最终统计出来:一百一十三个名字,涵盖岩山、黑石、沼栖,甚至还有三名逐风者支援者。磐失去了并肩作战的副手,狩的弩手队只剩一半人,林岩教过的两个年轻工匠,再也不能拿着铜凿琢磨新工具了。夜晚的部落里,压抑的哭声从不同的屋舍传出,混着寒风,听得人心头发紧。

三日后,集体葬礼在北坡举行。没有棺椁,逝者裹着染血的战旗或兽皮,安静地躺在新挖的土坑中。林岩站在土坡上,寒风掀动他的披风,声音低沉却坚定:“他们躺在这里,是为了让我们能站着活下去。”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扫过那些布满泪痕却渐渐燃起光的眼睛:“他们用命告诉我们,退一步就是死,屈服就是灭族。我们现在能站在这里,能看到明天的太阳,都是他们换来的——换来的不只是安全,是活下去、活得更好的权利!”

“他们的血渗进了这片土地,以后我们踩的每一寸土,都有他们的英灵。”林岩抬手指向远方的试验田,“我们要让这里长出更多庄稼,盖起更结实的房子,让岩山的名字,成为勇气和智慧的象征。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祭奠!”

简短的悼词结束,泥土被一捧捧盖在逝者身上。悲伤似乎随着泥土沉淀,转化为沉甸甸的力量。葬礼后,林岩宣布了两个决定:在北坡立一块石碑,刻上所有阵亡者的名字;阵亡者的亲属由部落抚养,他们的孩子优先学习文字和技艺。

当第一块石碑的石料被运来时,部落里的气氛变了——不再是压抑的悲戚,而是带着希望的坚定。人们开始收拾工具,准备重建围墙、开垦新田,连孩子们都学着打磨石弹,眼神里少了恐惧,多了韧性。

战争的收获同样显着:缴获的石斧、皮甲堆成了小山,赤岩携带的粮食和盐块(虽不如岩山的盐纯净)缓解了后勤压力,近两百名俘虏成了最直接的劳动力——大部分是受伤或来不及逃跑的赤岩战士,还有三十多个凶悍的血爪成员。

如何处置俘虏,成了部落的争议焦点。“杀了他们!用他们的血祭奠族人!”狩的声音带着仇恨,手里的弩箭被攥得发白,不少战士跟着附和,眼中满是杀气。

林岩却摇了摇头,冷静地说:“杀了他们,只能解一时之气。我们现在需要人修围墙、开田地、炼铜器,他们是现成的劳动力。”星也补充道:“可以把他们分开看管,让他们干重活赎罪。要是表现好,或许以后能给他们有限的自由,总比让仇恨循环下去好。”

最终,折中方案被通过:俘虏打散编入劳动队,由战士看守,干最繁重的活;反抗或闹事者立即处决,表现良好者有机会获得底层劳动资格。可隐患也随之而来——俘虏们麻木的眼神深处,偶尔会闪过仇恨的光;巨木的指挥官巨根也没立刻撤军,反而频繁派人打探俘虏处置情况,还多次旁敲侧击询问“战斗中威力巨大的远程武器”(弩),眼神里的探究藏不住。

就在岩山忙于重建时,战场以西的一处高地上,一道白色身影正趴在雪地里,透过一块打磨光滑的冰晶圆片,观察着岩山部落。冰晶里的画面清晰——残留着血痕的围墙、忙碌的人群、显眼的铜犁,还有工坊区冒出的淡淡烟雾。

“目标‘岩山’,确认掌握金属冶炼、农耕、地热利用,疑似有新型远程武器。”观察者的声音像冰棱碰撞,清冷而精确,“发展速度异常,威胁等级上调至‘观察级’。”

话音落,观察者收起冰晶,如同雪豹般悄无声息退入密林,没留下任何痕迹。

岩山的人们还不知道,他们刚从赤岩和血爪的威胁中脱身,就被更遥远、更神秘的目光盯上。北坡的石碑还在雕刻,新的田地刚翻出黑土,工坊的炉火再次燃起,新生的希望在灰烬中萌芽,可未知的阴影,也已悄然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