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石器革命 > 第135章 盐与信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河畔族的交易,在南部河谷的固定浅滩旁慢慢常态化。泽每次只带三两名队员,背着沉甸甸的麻布口袋——里面是岩山精心提纯的盐块,颗粒均匀,洁白无杂,还有几把打磨光滑的骨制小刀、小巧的骨针,都是工匠们利用边角料制成的“轻货”。

河畔族起初依旧戒备,苇哨每次只带四五人前来,交易时保持着三步距离,一手交货,一手接物,眼神始终紧绷。但岩山的盐,远比他们从下游部落换来的、掺杂着泥沙的粗盐纯净,撒在鱼干上,鲜味瞬间提升。对于以渔获为主食的河畔族来说,盐不仅是调味,更是腌制鱼干、预防疾病的必需品,诱惑力无可抵挡。

渐渐地,警惕的坚冰开始融化。河畔族的交易人数变多,偶尔会主动带来几条罕见的肥鱼,或是几颗色彩斑斓的鹅卵石作为“添头”;泽也投桃报李,赠送过两个小巧的陶罐——这种能密封储存鱼干、不怕渗水的容器,让苇哨等人爱不释手。交易时的沉默被简单的手势打破,有时还会比划着交流捕鱼、狩猎的技巧,空气里多了几分默契。

一次交易后,泽掏出阿画绘制的简易地图,指着上面标注的初生谷和交易点,又指了指下游的方向,做出询问的手势。苇哨盯着地图上的河流、山谷符号,黝黑的脸上露出惊讶——他从未见过用图画记录土地的方式。

犹豫片刻,苇哨捡起一根树枝,在浅滩湿润的沙地上,顺着地图的河流往下画:大河下游渐渐变宽,水流平缓,最终汇入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他用手圈出一个大圆圈,做出苦涩的表情,应该是内陆盐湖或浅海);然后,他在大河南岸的位置,画了一片不规则的白色区域,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做出皱眉的动作,嘴里发出“盐泽”的音节。

泽立刻明白了:那里有一片天然盐滩!苇哨接着比划,说盐泽的盐块苦涩,且周边缺乏淡水,还有会咬人的“水怪”(可能是鳄鱼或大型水蛇),河畔族只能偶尔冒险去采集一点,根本不够用。

这个消息让泽心头一震——一个不受他人控制的天然盐源!对初生谷来说,这不仅能彻底解决盐的自给问题,甚至可能成为与下游部落交易的核心资本,战略价值无可估量。他立刻让随行的队员,用炭笔在藤纸上快速记录下盐泽的大致方位。

信任逐步建立后,苇哨也向泽透露了隐藏的烦恼。他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丘陵的形状,又画了几个拿着石斧、身材高大的人形,做出掠夺的动作,嘴里发出“丘陵族”的音节。

原来,河谷上游的丘陵地带,住着一个以狩猎为生的部落。丘陵族人体格彪悍,擅长在山地作战,时常下山袭击河畔族的聚居地,抢夺渔获、盐块,甚至掳掠人口。河畔族战斗力薄弱,只能被动躲避,对所有外来者都充满警惕——之前在初生谷外围发现的“影踪”,经苇哨辨认足迹特征,正是丘陵族的侦察者!他们显然已经注意到了初生谷这支新来的、规模不小的队伍,正在暗中窥探。

泽的心沉了下去。丘陵族的存在,不仅威胁着河畔族,更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初生谷。他们熟悉地形,作风彪悍,若贸然发起攻击,对根基未稳的初生谷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泽带着盐泽的消息、简易的下游地图,以及丘陵族的威胁,连夜返回初生谷。共议会紧急召开,篝火旁,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沙盘上标注的“盐泽”位置。

“盐泽是关键。”林岩的手指落在盐泽的标记上,眼神坚定,“有了稳定的盐源,我们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以此为筹码,和下游更多部落建立联系,交换我们需要的矿石、物资。而且,摆脱对外部盐源的依赖,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但丘陵族是块硬骨头。”泽补充道,“他们熟悉山地,擅长突袭,我们对他们的聚居地、人数、武器一无所知。如果我们要去开发盐泽,必经之路就是丘陵族的活动范围,绕不开他们。”

争论再次响起:有人主张“先安内,再向外”,暂时放弃盐泽,专注于初生谷的发展,等实力足够再解决丘陵族;也有人认为“机遇不等人”,盐泽的价值太大,必须尽快拿下,否则可能被丘陵族或其他部落抢占。

林岩沉默片刻,最终拍板:“我们不能困在初生谷。盐泽必须拿下,但不能蛮干。”他看向泽:“你带斥候队,悄悄侦查丘陵族的聚居地、人数、巡逻路线,摸清他们的弱点;工匠们加快寻找本地铁矿,哪怕是贫矿,也要想办法提炼,我们需要更多的铁器、更坚固的铠甲;同时,继续和河畔族加深联系,他们熟悉河谷地形,或许能成为我们的盟友。”

初生谷的发展,从单纯的生存建设,正式转向了复杂的地缘博弈。盐泽带来的巨大机遇,与丘陵族的直接威胁并存。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岩山的文明火种,不再仅仅需要对抗自然,更要学会在群狼环伺的部落竞争中,谨慎布局,积蓄力量,为真正的崛起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