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穿越神雕之我的系统是郭靖 > 第142章 续脉铸剑 重阳闭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二章 续脉铸剑 重阳闭关

冯家坳,那间简陋的铁匠铺后院,此刻却汇聚了当世顶尖的医术与内力。

冯默风躺在临时搭起的木床上,裤腿挽至膝上,露出那扭曲变形、肌肉萎缩的伤腿。多年的残疾,不仅让骨骼长歪,更主要的是经脉纠缠堵塞,寻常医者早已回天乏术。

甄志丙静立床前,眼神专注而沉静。程英、陆无双与黄蓉在一旁凝神观看,大气不敢出。洪凌波与影十三则在外围警戒,确保无人打扰。

“冯师兄,过程会有些痛苦,经脉重塑,如烈火锻铁,百炼方能成钢。请务必忍耐。”甄志丙沉声道。

冯默风咧嘴一笑,带着铁匠特有的豪迈与苦涩:“甄师弟放心动手!这些年,老头子我什么苦没吃过?比起残废终生,这点痛算个鸟!”

甄志丙不再多言,深吸一口气,双手虚按在冯默风伤腿上方。体内《先天功》真气沛然流转,经由《乙木长春功》中“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至理调和,变得无比精纯而富有生机。

他并指如剑,指尖萦绕着淡淡的白金光泽,精准地点在冯默风腿部的几处大穴上。每一指点下,都有一股灼热却又不失温和的先天真气透穴而入,如同最灵巧的探针与凿子,开始小心翼翼地梳理、贯通那些淤塞萎缩的经脉。

“唔……”冯默风额头瞬间渗出细密汗珠,身体猛地绷紧。那感觉,确实如同有无数烧红的细针在经脉内穿行、开拓,痛楚钻心。但他紧咬牙关,硬是没发出一声惨叫,只有粗重的喘息在屋内回荡。

程英看得心惊,不由得握紧了手。黄蓉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相信甄志丙。

时间一点点过去。甄志丙全神贯注,额头也见了汗。治疗远比想象的更耗心神。他不仅要打通经脉,还需以内力温养、刺激那些近乎坏死的肌体组织,催发其生机。这需要对真气有入微的掌控,以及对人体经脉有极深的理解。

两个时辰后,初步的经脉疏通完成。甄志丙取出一套随身携带的银针,以真气消毒后,施展出得自天竺瑜伽术与中原医理结合的“金针渡穴”之法。银针颤抖,发出细微的嗡鸣,将精纯的生命元气源源不断地导入冯默风腿部的关键窍穴。

紧接着,他又取出一些早已备好的中药药力精华,以内力化开,敷在伤腿表面,辅以推拿手法,促进药力吸收,接续那些细微的骨裂与软组织损伤。

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甄志丙收回双手,脸色微微发白,显然消耗极大。

“感觉如何?”他问道。

冯默风尝试着动了动脚趾,那早已失去知觉的脚趾,竟真的微微颤动了一下!他猛地睁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脚,随即,一股微弱但确实存在的热流开始在小腿内流转,那是真气重新畅通的迹象!

“有……有感觉了!热……热的!”冯默风声音颤抖,浑浊的双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那是希望的光芒。

黄蓉与程英等人见状,均是面露喜色。

“冯师兄,经脉已初步续接,但还需百日调养,配合药浴与适当的活动,方能逐渐恢复如初,甚至因祸得福,经脉更胜往昔。”甄志丙嘱咐道,“在此期间,切不可妄动真气,强行运功。”

“好!好!都听甄师弟的!”冯默风激动得语无伦次,挣扎着想要起身道谢,被甄志丙按住。

“冯师兄好生休养,待你腿伤痊愈,重返桃花岛之日,便是我们共抗魔教之时。”

安置好激动不已的冯默风,并留下详细的调理方子后,甄志丙一行人返回襄阳。

在郭府,他与郭靖黄蓉做了最后的交代。

“郭师兄,黄师姐,魔教之事,联络高手与争取朝廷支持,便拜托二位了。我需要一段时间闭关,以求突破。一年之后,无论成败,我必出关,共商大计。”

郭靖郑重道:“甄师弟放心闭关,外界之事,有我与蓉儿。”

黄蓉也道:“师弟安心突破,你实力越强,我们对付魔教的把握便多一分。若有急事,我们会设法通知重阳宫。”

……

终南山,重阳宫后山,祖师闭关洞府。

此地清幽寂静,灵气相较于山下浓郁不少。洞府内陈设简单,一石床,一石桌,一蒲团而已。

甄志丙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屏息凝神,将西域之行的生死搏杀、治疗冯默风时对生命元气的精细掌控、以及与众多高手交流的心得体会,一一在脑海中回顾、沉淀。

他的精神彻底沉入体内,感知着那浩瀚如海的先天真气在经脉中奔腾流转。大宗师之境,在于“神”与“气”的完美融合,在于对天地之力的初步引动和掌控。

他回忆起与魔教高手交锋时,对方那引动外界阴邪之气的诡异法门,虽道路不同,但其原理,或许有可借鉴之处。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

【宿主:甄志丙】

【境界:宗师巅峰(先天功大圆满、九阴真经融会贯通)】

【目标:一年内突破至大宗师境界】

【推荐辅助方案:……】

系统界面浮现,列出了数种推演出的突破路径,包括深度冥想、模拟实战、解析天地元气等等。

甄志丙选择了最艰难,却也最可能夯实根基的一条——于静坐中,以内景模拟外天地,以自身先天真气为引,不断尝试沟通、捕捉、炼化外界那无所不在却又缥缈难寻的天地元气。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精神控制力。

日升月落,春去秋来。

洞府外,全真教弟子轮流值守,确保无人打扰师叔闭关。偶尔有飞鸽传书自襄阳而来,由值守弟子记录后,置于洞府门口。

洞府内,甄志丙身周的气息时而如春风化雨,温润绵长;时而如惊涛骇浪,沛然莫御;时而又如深渊潜流,寂静无声。他的精神在无数次的内景模拟中,变得更加凝练、通透。

他对自身真气的掌控,已达到意动气随,分毫不差的境地。甚至能隐约感知到身周丈许范围内,那些活跃的、不同属性的天地能量。

但,那层通往大宗师的屏障,依旧坚固。仿佛隔着一层薄纱看世界,明明感觉触手可及,却总是差那最后一步,无法真正将外界元气纳为己用,实现内在小宇宙与外在大天地的初步共鸣。

这一日,正值深秋,山风凛冽。

甄志丙如往常般尝试引动天地元气,精神高度集中。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乙木长春功》总纲中的一句话:“长春之道,吸取天地共淬之精华……”

又想起了《先天功》追求的那一点先天祖炁,混沌未分之意。

他猛地明悟!

自己一直试图以强大的意志和真气去“捕捉”、“征服”天地元气,这本身就走入了歧路。天地元气并非猎物,而是伙伴,是同类。突破的关键,不在于“夺”,而在于“融”,在于“引”。

他缓缓放空了强行捕捉的意念,将自身精纯的先天真气不再视为壁垒,而是化作一道桥梁,一道与外界天地元气同频共振的桥梁。他以自身之“不足”,去感应天地之“有余”,以自身之“阴静”,去引动天地之“阳动”。

刹那间,他感觉自己的精神仿佛无限延伸出去,与周围的山石、清风、乃至整座终南山的气息隐隐相连。

“嗡——”

一声若有若无的轻鸣自他体内响起,仿佛某种枷锁被打破。洞府内无风自动,空气中那些看不见的天地元气,开始如涓涓细流般,自发地、温顺地向他汇聚而来,透过周身毛孔,融入他的经脉,与他的先天真气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与充实感充斥全身,五感变得前所未有的敏锐,精神力的覆盖范围暴涨。

他,终于踏出了那关键的一步!

甄志丙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蕴,深邃如星空。他轻轻抬起手,指尖一缕凝练至极的白金真气跃动不休,周围尺许内的空气都随之微微扭曲。

大宗师,成!

他并未立刻出关,而是继续稳固境界,熟悉这全新的力量。

直到某一日,洞府外传来值守弟子恭敬的声音:“师叔祖,襄阳有密信至,郭大侠亲笔,标注‘急’字。”

甄志丙眼中精光一闪,长身而起。

一年之期未满,但外界风云,已不容他再做停留。

身形一动,他已如清风般掠出闭关半载的洞府。门外,秋色正浓,而一场席卷武林的风暴,也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