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穿越神雕之我的系统是郭靖 > 第166章 灵光初现 道种萌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六章 灵光初现 道种萌芽

那一丝微弱的手指颤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众人心中漾开层层希望的涟漪。接下来的几日,小院内的气氛明显松快了许多,尽管甄志丙依旧沉睡,但所有人都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

黄药师与一灯大师探查得更为频繁细致。他们发现,甄志丙体内那枚由天地元气、众生正气与他自身残存本源凝聚而成的“道种”,确实在发生着极其微妙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固守,而是开始以一种玄奥的节奏,极其缓慢地搏动,如同心脏初萌,每一次搏动,都似乎从虚空中汲取一丝难以察觉的能量,滋养着干涸的经脉与枯竭的丹田。

这种变化,寻常武者根本无法感知,也就黄药师、一灯大师这等已然触及天地之桥境界的绝顶人物,才能凭借超凡的灵觉捕捉到那一丝韵律。

“不可思议。”黄药师收回手指,眼中异彩连连,“这并非我等熟知的任何内功心法路径,倒像是……天地自然在他体内自行构建了一套生机循环的雏形。这已非医术或内力范畴,近乎于‘道’。”

一灯大师颔首:“草木枯荣,星辰运转,皆有其道。甄道友此刻,便似那冬日深埋地底的种子,外表沉寂,内里却孕育着破土而出的磅礴生机。我等所能做,便是确保这片‘土壤’安宁,不受外邪侵扰。”

基于此,两人的护法方式也做了调整。不再试图强行输入内力,而是改为在院落周围布下无形的气机屏障,隔绝喧嚣,汇聚天地间清晨的朝露之气、月华之精等相对温和纯净的能量,为那枚“道种”的成长提供更适宜的环境。

周伯通闲不住,但也知轻重,便拉着杨过在院外切磋,美其名曰“不让蒙古鞑子有可乘之机”,实则也是用这种方式守护。小龙女则与程英、陆无双、洪凌波轮换,照料得更加精心。

这一夜,月华如水,万籁俱寂。

轮值守护的是程英与洪凌波。程英在灯下抚琴,琴音淙淙,并非什么激昂的曲调,而是《幽兰》《梅花三弄》一类清心宁神的古曲,音律中正平和,暗合自然之道,悄然流淌在院落之中。

洪凌波则坐在床榻边,借着月光,默默看着师尊沉静的侧脸。她想起黑木崖上的种种,想起师尊将她从泥潭中拉起,传她武功,教她道理,心中又是酸楚又是崇敬。她低声喃喃:“一定要醒来……凌波还有很多武功没学会,还有很多道理没悟透……”

就在这时,异变再生。

并非身体的动作,而是在甄志丙的眉心识海深处!

一点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灵光,如同风中残烛,轻轻摇曳了一下,随即稳定下来,散发出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清晰的意念波动。

这波动极其微弱,甚至无法形成具体的思绪,更像是一种纯粹的存在感知——“我”还在。

与此同时,一直沉寂的系统界面,在甄志丙的识海中,也随着这点灵光的稳定,投射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极其简朴的光幕,上面只有寥寥数行字迹,不再是冰冷的机械提示音,而是仿佛与他此刻状态融为一体的信息流:

【道基重塑中…… 1.7%】

【核心功法推演适配……】

· 《先天功》(残) -> 解析中

· 《九阴真经》(部分) -> 解析中

· 《乙木长春功》 -> 解析中

· 《移魂大法》(部分) -> 解析中

· 实战数据、武道感悟 -> 整合中

【能量汲取模式:自然共鸣(极低速)】

【状态:深度沉眠,意识初觉。】

这不再是外力强加的“系统”,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他身体内部正在发生的、由“道种”主导的、玄之又玄的重塑过程。

也就在这灵光稳定,系统界面变化的瞬间——

嗡!

院落之中,以甄志丙的身体为中心,空气似乎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的、仿佛琴弦被拨动后的余韵般的鸣响。并非真实的声音,而是一种灵韵的震颤。

正在抚琴的程英,指尖下的琴音戛然而止,她愕然抬头,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充满生机的道韵一闪而逝。

院外正与周伯通切磋的杨过,动作猛地一顿,玄铁重剑凝在半空,他疑惑地看向小院方向,隐隐觉得那里的气息似乎有了一丝不同。

就连在静室中打坐的黄药师与一灯大师,也同时睁开了眼睛,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异。

“灵光复炽,道韵自生……”一灯大师低声道,“看来,那颗‘种子’,开始萌芽了。”

黄药师嘴角难得地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这小子,果然命不该绝。接下来的恢复,恐怕会越来越有趣。”

屋内,洪凌波并未察觉到那玄妙的道韵震颤,但她却清晰地看到,沉睡中的甄志丙,那长久未曾变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轻轻蹙了一下,虽然转瞬即逝,却让她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惊呼出声。

她死死捂住嘴,激动地看向程英,用眼神传递着这惊人的发现。

程英快步走来,仔细观察,虽未见那蹙眉,却能感觉到甄志丙周身的气息,似乎比之前更“活”了一些,不再是一片死寂的沉沦。

希望,如同暗夜中的星火,虽然依旧微弱,却坚定地闪烁着,并且……似乎明亮了那么一丝。

长夜依旧,但沉睡的灵魂,已然在混沌中,捕捉到了第一缕属于“自我”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