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尚无限极》作为港城时尚周刊推出的电视栏目,平日关注度一直不高。

即便有些固定观众,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看看港城明星的绯闻八卦打发时间。

但自从开始连续报道徐浪的消息后,这个原本可有可无的鸡肋节目,收视率竟一路狂飙,涨势比股市更加疯狂。

最疯狂的,则是今晚八点!

据说八点整时,收视率就已破纪录,创下港城近十年来的最高收视,并且还在持续上涨!

甚至有专家预言,未来十年内,恐怕都难以打破这个记录!

这种让所有媒体眼红的空前盛况,却让港城无线电视台悔青了肠子。

就在前天,港城时尚周刊的新任执行官周元浩曾亲自前往港城无线总部,希望将这次专访的直播放在无线频道播出。

然而,那些倚老卖老的总监和负责人,一来轻视周元浩年轻,二来根本不信港城时尚周刊真能请到徐浪,以为这只是个炒作噱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合作提议。

周元浩之所以选择与港城无线合作,看中的是其进军内地市场的渠道——目前港城电视栏目中,只有无线与金凤卫视拥有内地落地权。

他这么做,就是为了将徐浪的影响力榨取到极致!

尽管节目开播前,不少同行仍在质疑港城时尚周刊是否在哗众取宠,企图用这种手段刺激股价。

但当八点整,画面切到身穿西装的徐浪身上时,所有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哪怕早有心理准备的——都震惊了!

港城时尚周刊,真的请到了这尊大佛!

“徐先生,对于前段时间业界对您的诸多质疑,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尽管心知眼前这位就是公司说一不二的董事长,但负责提问的女主持人莫莹莹仍保持着职业化的陌生口吻。

这是周元浩事先交代的。

这位名叫莫莹莹的女主持人也是层层选拔出的新秀,不仅容貌靓丽、身材出众,更难得的是举止沉稳、作风老练,镇得住场。

面对提问,徐浪先是对着直播镜头笑了笑,这才解释道:

“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想到只是在一所大学的校庆典礼上唱首歌,会引起这么大反响。”

“当然,那段时间我也有过惶恐、无奈,对于那些毫无根据的指责,我也愤怒过。”

他顿了顿,继续笑道:“但我很清楚,这就是媒体,这就是社会。”

“我不会因为自己受到困扰,就把情绪发泄在媒体身上。因为以前我也常关注明星的绯闻趣事,在我获得欢笑的同时,他们可能正背负着苦恼。”

“以前不知道这份苦恼有多重,亲身经历后才明白,这不是常人能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内心。”

“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常年出现在报刊杂志上的朋友——正因为有你们,我们的世界才更丰富多彩。在这里,我想说两个字:谢谢。”

这一声“谢谢”,瞬间赢得了电视机前不少明星的好感。

当即就有一位留着平头的男子拨打热线,并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莫莹莹正准备继续提问,看到工作人员朝她挥手,虽感疑惑,还是对着镜头微笑道:

“看来有一位热心观众给我们栏目打来了第一个电话。让我们猜猜,他会是谁?又想说什么?”

当镜头对准一部无线电话,莫莹莹按下免提键,将话筒凑近时,所有观众都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您好,徐先生。”

哗!

仅仅一句问候,经常关注娱乐界的观众就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如果没听错,这独特的嗓音,正是年度四大天王之首——华仔!

这简直是爆炸性消息!

如果是普通市民打电话中断直播,肯定会招来骂声。

但既然是华仔,自然没人不满,反而激动不已。

港城的风气就是如此,娱乐至上。

这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

徐浪礼貌地凑到电话前,在莫莹莹的示意下笑道:“您好,刘先生。”

“其实我刚才一直在犹豫该不该打这个电话,毕竟这是面向大众的节目。”

“我本来只是想联系徐先生,请您帮忙设计室内装潢,但一直找不到途径。”

华仔顿了顿,笑道:“不过,听到徐先生刚才那番发自肺腑的话,我觉得这个电话该打。”

“我也想借此机会请求媒体朋友,在工作范围之外,能给我们留一些私人空间。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希望有机会能和徐先生坐下来喝杯茶。”

“谢谢。”

徐浪只说了两个字。他和华仔都心照不宣,知道此时不宜透露太多。

达到目的后,华仔就挂断了电话。

这只是段小插曲。

华仔开了先例后,港城时尚周刊的热线几乎被打爆!

莫莹莹只能客气地表示,不希望因来电影响专访进程,但会记录问题,之后让徐浪亲自过目。

“立刻派人盯紧华仔!徐浪肯定会找机会和他见面。只要跟死华仔,不愁见不到徐浪!”

某间会议室里,一个男人沉声道:“我倒要问问,凭什么他徐浪把所有消息都交给港城时尚周刊!”

“难道我们就不是记者?没有自己的栏目?”

这无疑是赤裸裸的嫉妒。

类似的场景在港城传媒界不断上演,所有人都对徐浪这次专访耿耿于怀。

为了让节目更有互动性,莫莹莹在问完预设问题后,开始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热心市民的来电内容,挑选一些不太刁难的问题提问。

徐浪也耐心地一一作答,并对着镜头感谢这些热心市民的支持。

专访持续了两个小时才结束。

观众们都意犹未尽,同时对徐浪最后透露的信息充满好奇。

因为徐浪在节目最后对着镜头说,接下来他会用行动感谢港城市民的支持,而且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所有人都在猜测,徐浪所谓的“行动”到底是什么?

第二天,当所有报刊杂志都在竞相猜测时,港城时尚周刊的股票出现了反常的暴涨!

这种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疯狂走势,让侯晓杰和洛克差点被水呛到,董事会成员们也兴奋得又唱又跳,毫无成功人士的形象可言。

而此刻的徐浪,正坐在一套上百平米的公寓里喝着汽水。

公寓里还有另一个人——华仔。

“没想到,徐先生比镜头上看起来更年轻。”

华仔微笑着说,同时拿起一份报纸,“不知道徐先生能否透露一下,打算用什么行动感谢市民?”

徐浪放下汽水瓶,笑道:“就算刘先生不问,我也会告诉你。因为这次行动,还需要你到场。”

“哦?”

华仔挑了挑眉,兴趣更浓,“行,反正这段时间比较闲,几个赶拍的节目都结束了。”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行动,只是打算办两场展会,展示一些室内设计,还有……几首歌。”

其实昨天接到华仔的电话和暗示后,徐浪就起了这个念头。

虽然盗用记忆中的歌曲让他有些内疚,但为了坐实自己的才华,堵住外界的质疑,他只能将错就错。

不过这次他并不打算亲自演唱,而是准备将华仔97年后的一些经典歌曲,物归原主。

作词作曲的署名将是他徐浪,而演唱者则是华仔。

反正这些本就是对方的作品和荣耀,徐浪不想破坏这份完美,也没想过取而代之。

“歌曲?”

华仔显然来了兴趣,笑道,“徐先生既会作词也会作曲,凭借那首英文歌,我对您说的歌曲充满期待。”

徐浪心里尴尬,表面却镇定自若:

“刘先生,别再叫我徐先生了,我年纪小,如果您愿意,就叫我小浪吧。”

“好。”

华仔笑了笑,也不客套,“那你也别叫我刘先生,太见外了。如果你愿意,就叫我华哥吧。”

“嗯。”

徐浪点点头,神秘一笑,若有所指道,“华哥,其实曲和词我都写好了,只是一直在找适合演唱的人。”

华仔愣了愣,不解道:“难道小浪你不打算自己唱?放心,你的歌肯定有市场,从近期市民的反应就足以证明。”

“如果你愿意走这条路,我可以帮你引荐,以你自写自唱的实力,要不了多久就能红遍两岸三地。”

华仔这话说得还算保守。

他知道徐浪那首欧美风格的歌曲,甚至有可能红遍全球。

不过华仔向来不喜欢把话说满,求稳是他一贯的作风:

“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如果你想找歌手,我可以帮你物色。这个圈子不大,对我们港城人来说,有潜力的新人都心里有数。”

徐浪摇摇头,平静道:“华哥,其实来之前我就想好了,这几首歌,我想请你来唱。”

《冰雨》、《练习》、《孤星泪》、《十七岁》、《笨小孩》、《男人哭吧不是罪》……

尽管华仔一再推辞,但当看到歌单,听着徐浪一首首弹奏,他最初的坚持渐渐被这些动人的旋律征服。

当所有歌曲弹奏完毕,华仔指着《十七岁》的歌词惊讶道:“这内容……好像写的就是我。”

徐浪只修改了一句歌词,把“如今我四十看从前”改成了符合华仔现在年龄的表述:“对,华哥,喜欢吗?”

“喜欢。”

华仔不假思索道,但随即面露迟疑,“这些歌……真的都让我唱?这些歌质量太高了,任何一首都能当专辑主打。小浪,这么重的礼,我受不起啊。”

“华哥,我其实就是想帮你完成一张专辑,堵住那些媒体爱嚼舌根的嘴。”

徐浪笑了笑,平静道,“同时,我还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希望你能在媒体面前宣布,将做客港城时尚周刊的一期专访,可以吗?”

“没问题,别说一期,连续三五期,甚至独家专访都可以。”

华仔对手中的词谱爱不释手,但很快反应过来,疑惑道,“小浪,你为什么对这家传媒公司这么上心?”

徐浪神秘地笑道:“因为我就是这家传媒公司的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