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顿了顿,继续道:“就算他们嘴上不说,行动上不管,但在那么多人面前被揭出来,孩子丢了脸,家长也跟着丢人。这种事传出去,他们以后做事也会顾忌三分。你不动手,却能达到比动手更好的效果,这才是聪明的应对。”

他把道理掰得细碎,讲得通俗易懂。

杉杉听得似懂非懂,眨巴着眼睛,好一会儿才慢慢点头。

“……好吧,我下次试试。”

大家都以为这事就这么翻篇了。

可凌安勋没忘。

几天后,他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那小胖子父亲。

项目审批到了关键节点,原本顺理成章的事,突然卡住了。

流程莫名其妙拖延,资料反复退回,理由写得冠冕堂皇,实则毫无道理。

凌安勋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下属递来的报告,一句话没多说,只在批示栏写了两个字:“重审。”

没人知道,这只是他替女儿出的一口气。

不动刀,不见血,却足以让那人焦头烂额半个月。

那小胖子的爸爸直到现在都懵着。

自己哪儿惹到这位了?

平时也没交集,工作上更无恩怨,怎么最近处处被针对?

他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结于运气不好。

杉杉进了凌家大院后。

阳光洒在青砖地上,鸟儿在枝头叽喳叫着。

没想到,连续几天下来,每天上门找她的,只有秦浩宇一个人。

其他孩子要么远远地看着她,不敢靠近。

要么低声议论几句,转身跑开。

丁琴察觉到了异常,心里悄悄担忧起来。

这天吃午饭时,她忍不住偷偷问丈夫。

“会不会有孩子欺负她?我看她总是一个人在院子里练拳……要不我出面说说?找个机会跟那些家长谈谈?”

“你忘了上次了?真要吃亏,也是其他人吃亏。”

这话一出,丁琴猛地想起来。

那天在学校门口,杉杉被人围住讥笑,她二话不说,一个箭步冲上前,抬腿就是一扫,直接把带头挑衅的小胖子撂倒在地。

她顿时乐了,夹菜的手都抖了一下,差点把筷子掉进汤碗里。

“对对对,咱别管了!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解决!反正……她也不是好惹的主儿。”

日子唰唰地过,转眼半年多。

杉杉吃得好、睡得香,个子拔高了一大截,脸蛋也圆润了不少。

她每天三餐规律,凌家的厨房总是变着花样给她做营养丰富的饭菜。

晚上九点一到,奶奶就催她上床睡觉,不准熬夜。

充足的饮食和睡眠让她的身体迅速发育,原本瘦小的身形如今已亭亭玉立。

脸蛋也不再是当初那副小苦瓜模样,变得红扑扑。

可还没有等到她生日,凌振康的寿辰先到了。

一翻日历才发现,老爷子凌振康的七十大寿就在下个月初。

按照老家的习俗,整十的寿辰必须隆重庆祝。

晚辈们早早就开始议论该请多少桌亲戚朋友。

本来打算热热闹闹摆几桌。

但最近风头紧,只能悄悄办,连鞭炮都没放。

年初刚出了几起干部家庭大操大办被通报批评的事。

凌家虽已退居二线,但规矩还在,不能给人留下口实。

于是原本计划在酒楼宴请三十桌的安排被取消,改成了在家里简单聚餐。

院子里原本挂好的红灯笼也临时撤了下来。

唯一的一串小彩灯还是凌安宇偷偷挂上去的。

连一向爱热闹的二婶都被老爷子训了一顿。

“不许放炮!动静小点!”

尽管这样,凌振康的老伙计们还是拎着礼物,挨个登门祝寿。

这些老战友、老同事大多住在大院。

彼此熟识几十年。

他们不在乎排场,只在乎情分。

凌安勋和杉杉换上了新衣服,站在门口迎客。

父女俩并肩而立,惹得前来贺寿的长辈们纷纷驻足拍照。

“哟,这不是杉杉吗?好久没与你一起钓过鱼了,改天叫你爷爷带带你,咱爷俩去河边溜达溜达?”

说话的是杨爷爷,一位退休的老团长,脸上布满皱纹,但精神矍铄。

他弯下腰,笑眯眯地看着杉杉,眼角的褶子都堆了起来。

他年轻时最喜欢带着孩子们去湖边垂钓。

以前也常带杉杉去,还教她怎么挂饵、怎么看浮漂。

“杨爷爷好,我最近在补课,应该是没空去了。”

杉杉礼貌地鞠了一躬。

她最近确实被安排了密集的文化课和书法课,周末还要上钢琴练习,时间排得满满当当。

但她没把这些抱怨说出来,只是微笑着回应。

人情世故这事,没人教,杉杉自己就看明白了。

她虽年纪小,但自小颠沛流离,早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

她知道哪些人是真心喜欢她,哪些人只是客套寒暄。

熟人来了,她笑眯眯地打招呼,顺嘴聊几句。

生人来了,她就乖乖贴在凌安勋腿边,听着爸爸一一介绍。

遇到杨爷爷、张阿姨这些常来往的熟面孔。

她会主动上前递茶水,聊几句学校的事,逗得人家哈哈大笑。

人人都说,这父女俩长得真像。

凌安勋眼神深邃,话不多,杉杉也是如此。

两人站在一起时,一个冷峻挺拔,一个乖巧安静。

客人们忍不住赞叹:“这闺女简直就是翻版的小凌参谋!”

他们听着,心里也甜。

凌安勋依旧面无表情,可眼角微微上扬,显然心情不错。

她知道,爸爸虽然不常说爱她。

但每一次她被人夸奖时,他都会默默感到骄傲。

……

凌振康的一个老友,领着自家孙女来了。

这位老友姓宋,曾是凌振康的副手,退休后一直在外地养老。

这次特意从南方回来祝寿,还带来了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孙女。

小姑娘穿着米白色风衣,披着长发,皮肤白皙,五官精致。

一进门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姑娘,长得水灵,年纪轻,还没对象。

一进门,眼神就黏在凌安勋身上。

宋艳今年二十五岁,刚取得伦敦大学的艺术史硕士学位。

她本性活泼大方,但在见到凌安勋的瞬间,心跳莫名加快。

她听说过这位凌家小辈的事迹。

她一边和凌振康寒暄,一边忍不住用余光偷瞄站在门口的那个高大身影。

爷爷在后头悄悄一推,她脸一红,鼓起勇气凑过去。

宋爷爷笑着拍了拍孙女的后背,低声道:“别傻站着,去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