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嫡女行 > 第115章 番外1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摄政王府的晨光被一层凝重的雾气笼罩,檐角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作响,却驱散不了府中弥漫的紧张气息。苏瑶一夜未眠,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却依旧身着素雅的湖蓝色衣裙,发髻仅用一支羊脂玉簪固定,神色沉静得如同深潭,不见半分慌乱。

青竹端着一碗温热的莲子羹走进来,见她正对着桌上的舆图出神,轻声道:“王妃,您歇会儿吧,喝碗羹垫垫肚子。自昨夜回来,您一口东西都没吃呢。”

苏瑶抬眸,接过莲子羹放在手边,目光却未离开舆图上标记的江南地域:“青竹,派去江南的暗卫出发多久了?”

“回王妃,已过了六个时辰,按他们的脚程,日夜兼程的话,约莫五日能到王爷身边。”青竹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只是如今京中变故频发,不知道江南那边会不会也有异动,暗卫们能不能顺利抵达。”

“会的。”苏瑶语气笃定,指尖在舆图上江南漕运沿线划过,“楚墨挑选的暗卫皆是精锐,应变能力极强,不会轻易出岔子。倒是我们这边,必须尽快稳住局面,不能让幕后之人有机可乘。”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暗卫统领的声音:“王妃,丞相大人派人送来密信。”

苏瑶起身接过密信,拆开一看,眉头微微蹙起。密信中说,苏振庭昨夜彻查了丞相府失火之事,在书房窗外的花丛中发现了一小块烧焦的布料,经辨认是西域商人常用的织锦,且在府外抓获了一名形迹可疑之人,严刑拷问下,那人只交代是受雇于人,却不肯透露雇主身份,今日清晨便在狱中自尽了。

“又是西域织锦。”苏瑶若有所思,“之前太后参茶中的毒素,太医说来源罕见,疑似西域特产。这两者之间,恐怕并非巧合。”

青竹脸色微变:“王妃的意思是,幕后之人与西域有关?可苏柔、萧珩的旧部,大多是朝中官员或是江南士族,怎么会牵扯到西域?”

“这正是关键。”苏瑶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被晨露打湿的金菊,“我们一直以为,针对我们的是苏柔、萧珩的余党,但现在看来,事情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或许,他们背后还有更强大的势力支持,而西域,就是这条线索的突破口。”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青竹问道。

“你立刻让人去查京中所有西域商人的落脚点,尤其是近期往来频繁、与朝中官员有过接触的。”苏瑶沉声道,“另外,去百绣斋一趟,让掌柜的留意一下,有没有人近期购买过西域风格的绣品,或是向绣娘打听西域相关的事情。百绣斋客源复杂,或许能找到些线索。”

“是,奴婢这就去办。”青竹应声退下。

苏瑶转身回到桌前,端起莲子羹喝了一口,温热的甜意稍稍缓解了心中的疲惫。她知道,现在每一步都必须谨慎,稍有不慎,不仅会危及自己和念瑶的安全,还可能让远在江南的楚墨陷入险境。

刚放下碗,就听到念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几分委屈:“娘亲,你怎么不等我就先吃了?”

苏瑶心中一软,连忙起身迎出去。小姑娘穿着一身鹅黄色袄裙,揉着眼睛,脸上还带着未睡醒的红晕。丫鬟翠儿跟在身后,小声道:“王妃,小姐一早醒来就找您,奴婢劝她再睡会儿,她不肯。”

“娘亲抱抱。”苏瑶将念瑶搂进怀里,在她额头亲了一下,“是娘亲不好,应该等念瑶一起吃。念瑶今日想去哪里玩?娘亲陪你。”

念瑶搂着她的脖颈,小声道:“娘亲,我不想出去玩,我想爹爹了。而且,我听翠儿姐姐说,府里加强了守卫,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小姑娘人小鬼大,心思格外敏感。苏瑶心中微叹,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没什么大事,只是最近京中不太平,爹爹不在家,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念瑶是个勇敢的孩子,对不对?只要我们乖乖听话,等爹爹回来,就可以一起去江南游玩了。”

念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紧紧抱住苏瑶:“嗯,念瑶很勇敢,会保护娘亲的。”

看着女儿稚嫩的脸庞,苏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坚定了要守护好这个家的决心。她抱着念瑶来到外间,让丫鬟摆上早餐,陪着女儿慢慢吃着。

刚吃了几口,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暗卫统领再次进来禀报:“王妃,宫中传来消息,陛下让您即刻进宫,说是太后醒了,有要事要见您。”

苏瑶心中一动,放下碗筷,将念瑶交给翠儿:“好好照顾小姐,我去去就回。”

“娘亲早点回来。”念瑶拉着她的衣袖,眼中满是不舍。

“嗯。”苏瑶揉了揉她的头发,转身快步离去。

再次来到慈宁宫,宫中的气氛比昨日更加凝重。皇帝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神色沉郁,见苏瑶进来,只是微微点头。太后靠在床头,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好了一些,看到苏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瑶瑶,你来了。”太后声音虚弱,示意苏瑶走到床边。

苏瑶上前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太后,您感觉怎么样了?太医说您体内的毒素已经得到控制,只要好好休养,很快就能痊愈。”

太后轻轻摇了摇头,目光落在苏瑶脸上,带着几分愧疚:“哀家知道,这次是哀家连累了你和楚墨。那参茶,是哀家一直饮用的,却没想到,竟然被人下了毒。”

“太后不必自责,此事与您无关,是有人居心叵测。”苏瑶安慰道,“陛下已经下令加强宫禁,严查毒素来源,相信很快就能查明真相。”

“查明真相?谈何容易。”太后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哀家在宫中多年,见过太多尔虞我诈。这次下毒之人,心思缜密,所用毒素又极为罕见,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查到的。而且,哀家心中隐隐有种预感,此事与当年的一些旧事有关。”

苏瑶心中一动:“太后的意思是?”

“当年,先皇在位时,曾派使者前往西域,与西域的一个部落结盟。那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墨渊,据说身怀异术,擅长用毒。后来,那个部落突然叛乱,先皇派兵镇压,墨渊也不知所踪。”太后缓缓说道,“哀家记得,苏柔当年曾对西域文化格外感兴趣,还托人买过不少西域的奇珍异宝,甚至私下与一些西域商人有过往来。或许,她当年就与墨渊的残余势力有联系。”

苏瑶心中震惊不已。她从未听说过这些往事,没想到苏柔的背后,竟然还牵扯到西域的叛乱部落。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次的事情,恐怕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

“太后,您为何现在才说起此事?”苏瑶问道。

“当年此事被先皇列为机密,知晓的人并不多。”太后道,“而且,苏柔当年隐藏得极好,谁也没想到她会与西域部落有联系。直到这次中毒,哀家感受到体内的毒素与当年墨渊部落所用的毒素有些相似,才猛然想起这些往事。”

皇帝在一旁听着,脸色越发凝重:“这么说,幕后之人很可能是墨渊的残余势力,与苏柔的旧部勾结在了一起?”

“极有可能。”太后点点头,“墨渊的部落擅长用毒和暗杀,而苏柔的旧部则熟悉朝中局势和江南的情况,两者联手,才敢在这个时候发难。他们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为苏柔、萧珩报仇,更是想要颠覆朝廷,夺取大权。”

苏瑶心中了然。楚墨前往江南调查漕运之事,正好撞在了他们的枪口上。而京中发生的太后中毒、丞相府失火等一系列事情,都是为了牵制她,让她无法顾及江南的楚墨。

“太后放心,臣媳一定会设法查明真相,保护好朝廷和王府的安全。”苏瑶沉声道,“只是,关于墨渊部落的事情,太后还知道多少?比如,那个部落的残余势力可能隐藏在何处,有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

“墨渊的部落,图腾是一只黑色的雄鹰。”太后回忆道,“而且,他们的人身上,都会有一个雄鹰形状的纹身。至于残余势力的藏身之处,哀家就不清楚了。当年镇压叛乱后,他们就销声匿迹了,或许藏在西域,也可能已经潜入了中原。”

“多谢太后告知。”苏瑶躬身道,“这些线索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臣媳这就派人去查,一旦有消息,立刻向太后和陛下禀报。”

“好。”太后点点头,眼中带着几分信任,“瑶瑶,哀家知道你是个聪慧能干的孩子。如今楚墨不在京城,朝廷和王府都需要你支撑。哀家相信你,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臣媳定不辱使命。”苏瑶郑重地说道。

离开慈宁宫,苏瑶立刻让人将太后所说的线索告知丞相苏振庭和暗卫统领,让他们重点调查身上有雄鹰纹身、与西域有关联的人。同时,她让人加快速度,务必尽快找到墨渊部落的残余势力。

回到王府,苏瑶刚走进大门,就看到百绣斋的掌柜匆匆赶来,神色有些焦急:“王妃娘娘,您让奴婢留意的事情,有眉目了。”

苏瑶心中一喜:“快说,是什么情况?”

“回王妃,昨日午后,有一位穿着华贵的男子来到百绣斋,想要购买西域风格的绣品,还向绣娘打听西域的一些习俗和部落图腾。”掌柜的说道,“那男子出手阔绰,言行举止却有些怪异,绣娘们觉得他可疑,就多留了个心眼。后来,有一位年长的绣娘认出,他身上佩戴的玉佩,上面刻着一只黑色的雄鹰,与传说中西域墨渊部落的图腾极为相似。”

“黑色雄鹰图腾?”苏瑶心中一紧,“那男子长得什么模样?有没有说要去哪里?”

“那男子约莫三十多岁,身材高大,肤色偏深,眼神锐利,说话带着一丝西域口音。”掌柜的回忆道,“他没有说要去哪里,只是买了一幅西域风格的葡萄纹绣帕,就匆匆离开了。不过,奴婢已经让人跟着他,得知他进了城南的一处宅院。”

“好!做得好!”苏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你立刻带暗卫去那处宅院,严密监视,不要打草惊蛇。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禀报。另外,让绣娘们继续留意,若是那男子再次出现,务必稳住他。”

“是,王妃!”掌柜的应声退下。

苏瑶立刻召集暗卫统领,下令道:“你亲自带五十名暗卫,随掌柜的前往城南宅院,将那处宅院团团围住,密切监视里面的动静。记住,不要轻易动手,先查明里面的人数和情况,等待时机。”

“是,王妃!”暗卫统领躬身应道,立刻下去安排。

看着暗卫统领离去的背影,苏瑶心中稍稍松了口气。没想到线索来得这么快,只要能抓住那个男子,或许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墨渊部落的残余势力,查明幕后主使。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傍晚时分,暗卫统领匆匆回来禀报,神色有些凝重:“王妃,那处宅院是空的。我们赶到时,里面已经没有人了,只留下了一些西域风格的器物和一件带有雄鹰纹身的衣物。”

苏瑶脸色微变:“空的?难道是我们的人被发现了?”

“应该不是。”暗卫统领道,“我们的人一直隐蔽在暗处,没有暴露。据附近的居民说,那处宅院是近日才有人租住的,住的人很少,而且行事极为低调,很少出门。今日午后,那名男子回去后不久,就有几辆车马从宅院后门离开,速度很快,似乎是早就准备好了要走。”

“看来,他们是早有准备。”苏瑶沉声道,“或许,那个男子只是一个诱饵,目的就是引我们过去,而他们的主力,已经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暗卫统领问道。

“继续追查。”苏瑶眼神坚定,“既然他们在京中还有活动,就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你让人仔细搜查那处宅院,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比如书信、地图之类的。另外,扩大搜查范围,重点排查京中所有近期租住的宅院,尤其是那些有西域人出入的地方。”

“是,王妃!”暗卫统领应道。

接下来的几日,苏瑶一边打理王府和百绣斋的事务,一边关注着调查的进展。念瑶很是乖巧,知道娘亲忙碌,从不哭闹,只是偶尔会问起爹爹什么时候回来。苏瑶每次都温柔地安慰她,说爹爹很快就会回来,带她去江南看风景。

这日,苏瑶正在百绣斋查看新到的绣品,青竹匆匆赶来,神色有些兴奋:“王妃,暗卫统领那边有消息了!”

苏瑶心中一动:“什么消息?”

“暗卫在搜查城南那处宅院时,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封密信和一张地图。”青竹说道,“密信是用西域文字写的,暗卫已经找来了懂西域文字的人翻译,地图上标记的地点,似乎是京郊的一座废弃古寺。”

“密信上写了什么?”苏瑶连忙问道。

“密信上说,三日后三更,在京郊废弃古寺集合,准备动手。还提到,要在楚墨回来之前,控制京城,劫持陛下和太后,然后与江南的漕运总督里应外合,夺取大权。”青竹复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另外,密信中还提到了一个人名,叫墨尘,似乎是这次行动的首领。”

“墨尘?”苏瑶心中一凛,“看来,他就是墨渊的残余势力的首领,也是这次幕后策划者之一。三日后动手,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

“王妃,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要不要立刻禀报陛下,派兵围剿?”青竹问道。

“不行。”苏瑶摇摇头,“京郊废弃古寺地形复杂,我们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埋伏。如果贸然派兵围剿,恐怕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让陛下和太后陷入危险。而且,我们现在还不确定,京中有没有他们的内应。”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青竹焦急地问道。

“我们只能先暗中布局。”苏瑶沉声道,“你立刻让暗卫统领带精锐暗卫,前往京郊废弃古寺,暗中观察,查明对方的人数和部署。同时,让丞相大人加强京中各城门的守卫,严查出入京城的人员,防止他们有外援接应。另外,派人密切关注皇宫和丞相府的安全,确保陛下和太后,还有我爹娘的安全。”

“是,奴婢这就去办。”青竹应声退下。

苏瑶看着手中的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三日后,就是破局的关键。她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一举粉碎对方的阴谋,为楚墨扫清障碍,也守护好自己的家人和家园。

接下来的两日,苏瑶一边安抚念瑶,一边密切关注着暗卫传来的消息。暗卫探查得知,京郊废弃古寺中大约有两百多人,都是身怀武艺之人,其中不少人身上有雄鹰纹身,应该就是墨渊部落的残余势力。此外,还有一些熟悉京中情况的人,想必是苏柔的旧部。

墨尘行事极为谨慎,古寺周围布置了不少暗哨,想要靠近并不容易。暗卫统领建议,等到三日夜,对方集合之时,再发动突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苏瑶采纳了暗卫统领的建议,同时让人通知了禁军统领,让他暗中调集一部分禁军,埋伏在古寺附近,以备不时之需。她知道,这一战至关重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终于,到了约定的日子。夜幕降临,月色朦胧,京郊的山林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几声鸟鸣。苏瑶换上一身便于行动的夜行衣,将念瑶托付给可靠的丫鬟,带着青竹和几名精锐暗卫,悄悄前往京郊废弃古寺。

来到古寺附近,暗卫统领早已在此等候。他见苏瑶到来,连忙上前禀报:“王妃,对方已经开始集合了,大约有两百五十多人,都聚集在古寺的大殿里。墨尘也在其中,正在部署行动计划。”

苏瑶点点头,压低声音道:“按原计划行事。等他们部署完毕,准备出发之时,我们再发动突袭。记住,尽量留活口,我们需要查明更多的真相。”

“是,王妃!”暗卫统领应道。

苏瑶藏身于古寺外的一棵大树后,透过枝叶的缝隙,观察着古寺内的动静。大殿里灯火通明,人影晃动,墨尘站在大殿中央,身材高大,穿着一身黑色劲装,脸上带着一个狰狞的面具,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他正在大声说着什么,语气激昂,底下的人听得群情激愤。

苏瑶心中冷笑,这些人自以为计划周密,却不知早已落入了她的圈套。她耐心等待着,直到看到墨尘挥手示意,众人开始起身,准备离开古寺。

“动手!”苏瑶低喝一声。

早已埋伏好的暗卫和禁军立刻冲了出去,箭如雨下,射向大殿门口的守卫。古寺内的人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不好!有埋伏!”墨尘怒吼一声,拔出腰间的弯刀,指挥着手下抵抗。

一场激烈的厮杀就此展开。暗卫和禁军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而对方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很快就落入了下风。

苏瑶站在原地,冷静地观察着战局,时不时对暗卫统领下达指令。青竹守在她身边,手中握着一把短剑,警惕地看着周围。

激战中,墨尘看到局势对自己不利,想要趁机逃跑。苏瑶早有防备,对身边的暗卫道:“拦住他!不能让他跑了!”

两名暗卫立刻追了上去,与墨尘缠斗起来。墨尘的武功极高,手中的弯刀使得出神入化,两名暗卫渐渐有些不敌。

苏瑶眉头一蹙,抽出腰间的软剑,纵身跃了过去,加入了战斗。她的剑法灵动飘逸,招招致命,与两名暗卫配合,很快就压制住了墨尘。

墨尘又惊又怒,没想到摄政王妃竟然有如此高超的武功。他拼死抵抗,却还是渐渐体力不支。苏瑶抓住一个破绽,软剑直刺他的胸口。

墨尘躲闪不及,被软剑划伤了肩膀,鲜血顿时流了出来。他怒吼一声,想要反扑,却被一名暗卫一脚踹倒在地,当场被制服。

看到首领被擒,剩下的人顿时失去了斗志,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这场战斗,最终以苏瑶一方的胜利告终。

苏瑶让人将墨尘和投降的人都押了起来,然后走进古寺大殿,查看有没有遗漏的线索。大殿里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不少兵器和杂物。苏瑶在墨尘刚才站立的地方,发现了一封尚未送出的密信,上面写着要通知江南的漕运总督,三日后动手,劫持陛下和太后。

“还好我们及时阻止了他们。”青竹松了口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苏瑶点点头,将密信收好,“现在,该好好审问一下墨尘,看看他还知道些什么。”

苏瑶让人将墨尘带到古寺的偏殿,去掉他脸上的面具。面具下,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眼神阴鸷,带着几分不甘和愤怒。

“墨尘,你勾结苏柔旧部,意图谋反,毒害太后,纵火丞相府,可知罪?”苏瑶坐在椅子上,语气冰冷。

墨尘冷笑一声:“成王败寇,既然被你们抓住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要从我口中问出什么,休想!”

“是吗?”苏瑶眼神锐利,“你以为,我们没有办法让你开口吗?你别忘了,你的部落擅长用毒,而我们,也有办法让你尝尽苦头。”

墨尘脸色微变,却依旧嘴硬:“我墨尘岂是贪生怕死之辈?想要威胁我,没用!”

“我不是在威胁你,我只是在告诉你事实。”苏瑶淡淡道,“你以为你这么做,是为了你的部落吗?墨渊当年叛乱,害死了多少无辜百姓,你现在又想重蹈覆辙,让天下陷入战乱。你可知,你的行为,会给多少人带来灾难?”

墨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却依旧沉默不语。

“你与苏柔勾结,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报仇,还是有其他的目的?”苏瑶继续问道,“江南的漕运总督,与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楚墨在江南,是不是也面临着危险?”

提到楚墨,墨尘眼中闪过一丝恨意:“楚墨?他毁了我的一切!当年,若不是他率军镇压我部落的叛乱,我的父亲墨渊也不会战死,我的部落也不会覆灭!我之所以与苏柔勾结,就是为了报仇,颠覆朝廷,让楚墨付出代价!”

苏瑶心中一凛,原来墨尘是墨渊的儿子,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给父亲和部落报仇。

“冤有头,债有主。”苏瑶沉声道,“当年你父亲叛乱,是为了一己私欲,危害天下苍生,楚墨镇压叛乱,是为了保护百姓,维护朝廷稳定,何错之有?你为了报仇,不惜勾结苏柔这样的奸人,毒害太后,纵火伤人,残害无辜,这难道就是你所谓的正义?”

墨尘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依旧不服气:“我父亲没错!错的是朝廷,是楚墨!若不是朝廷对我部落百般刁难,我们也不会叛乱!”

“百般刁难?”苏瑶冷笑一声,“据我所知,当年先皇对你们部落极为优待,不仅赐予你们大量的财物,还允许你们与中原通商。是你们部落贪心不足,想要夺取更多的土地和权力,才发动了叛乱。这一切,都是你们咎由自取!”

墨尘被说得哑口无言,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苏瑶看着他,语气缓和了一些:“墨尘,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只要你如实交代,告知我们江南漕运总督的具体计划,以及你们部落残余势力的藏身之处,我可以向陛下求情,饶你一命,让你带领你的族人,回归西域,过上安稳的生活。”

墨尘沉默了许久,眼中的恨意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动摇。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败了,继续顽抗下去,也只是徒劳。而且,苏瑶的话,也让他开始怀疑,当年的叛乱,真的是正确的吗?

“我……我可以告诉你一切。”墨尘终于开口,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但我有一个条件,你必须保证,不伤害我那些无辜的族人。”

“好,我答应你。”苏瑶郑重地说道,“只要你如实交代,我一定会向陛下求情,善待你的族人。”

墨尘点点头,开始缓缓交代。原来,江南的漕运总督,早年曾受过墨渊的恩惠,一直与墨渊部落暗中往来。苏柔当年得知墨尘的身份后,主动找到他,提出合作,想要借助他的势力,推翻朝廷,为萧珩报仇,同时夺取大权。

这次楚墨前往江南调查漕运之事,漕运总督和墨尘的手下早已做好了准备,想要在江南刺杀楚墨,然后发动叛乱。而京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是为了牵制苏瑶,让她无法顾及江南。

另外,墨尘还交代,他的部落残余势力,大部分都隐藏在西域的一处山谷中,由他的弟弟墨风带领。这次参与叛乱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精锐。

苏瑶认真地听着,让暗卫将墨尘的话一一记录下来。得知楚墨在江南面临着刺杀的危险,苏瑶心中焦急万分,立刻让人将这一消息快马加鞭送往江南,通知楚墨做好防备。

审问结束后,苏瑶让人将墨尘关押起来,然后带着众人返回京城。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回到王府,苏瑶顾不上休息,立刻进宫向皇帝禀报了此事。皇帝得知真相后,又惊又怒,下令将墨尘及其手下交由大理寺审理,同时派人前往西域,安抚墨尘的族人,将他们妥善安置。

另外,皇帝还下令,让江南的官员密切配合楚墨,捉拿漕运总督及其党羽,平定叛乱。

做完这一切,苏瑶才松了口气,回到王府。念瑶早已醒来,看到苏瑶回来,立刻扑了过去:“娘亲,你回来了!你昨晚去哪里了?念瑶好担心你。”

苏瑶将女儿搂进怀里,心中满是愧疚:“对不起,念瑶,娘亲昨晚去处理一些事情,让你担心了。现在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

“真的吗?”念瑶抬起头,眼中满是期待,“那爹爹是不是很快就会回来了?”

“是啊。”苏瑶笑着点点头,“爹爹在江南处理完事情,就会回来了。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团聚了。”

念瑶高兴地拍手:“太好了!我要告诉爹爹,我很想他,而且我也很勇敢,没有哭闹。”

苏瑶看着女儿纯真的笑脸,心中一片柔软。这场危机,终于暂时解除了。虽然楚墨在江南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但她相信,以楚墨的智慧和武功,一定能够化险为夷,平安归来。

接下来的几日,京中渐渐恢复了平静。太后的身体日渐好转,丞相府也重新修缮好了。墨尘的案子,大理寺正在加紧审理,很快就会有结果。

苏瑶一边照顾念瑶,打理王府和百绣斋的事务,一边等待着江南的消息。她每天都会派人去城门口打探,希望能得到楚墨平安的消息。

这日,苏瑶正在百绣斋查看绣品,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欢呼声。她心中一动,连忙走出店门,只见一名驿卒骑着快马,手中高举着一封书信,大声喊道:“捷报!江南大捷!摄政王殿下平定漕运叛乱,捉拿漕运总督及其党羽,现已班师回朝!”

苏瑶心中大喜,连忙让人将驿卒请进来。驿卒递上楚墨的书信,苏瑶迫不及待地拆开一看,信中说,他已经收到了苏瑶的消息,提前做好了防备,成功躲过了漕运总督的刺杀,然后与江南官员联手,平定了叛乱,捉拿了漕运总督及其党羽。如今,他已经带领大军,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预计三日后就能抵达。

苏瑶拿着书信,激动得热泪盈眶。多日的担忧和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她知道,他们一家人,很快就要团聚了。

回到王府,苏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念瑶。小姑娘高兴得跳了起来,拉着苏瑶的手,不停地问:“娘亲,爹爹真的三日后就回来了吗?我们要不要去城外接爹爹?”

“当然要去。”苏瑶笑着点点头,“我们还要准备一些爹爹爱吃的东西,等他回来,给他一个惊喜。”

接下来的三日,苏瑶和念瑶一起,亲手为楚墨准备了他爱吃的点心和菜肴。王府上下,也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所有人都在期盼着摄政王的归来。

终于,到了楚墨班师回朝的日子。苏瑶带着念瑶,和苏振庭夫妇一起,来到城外十里亭等候。十里亭周围,早已挤满了前来迎接的官员和百姓,大家都想要亲眼目睹摄政王平定叛乱、凯旋归来的风采。

正午时分,远处的官道上出现了一队人马,旗帜飘扬,步伐整齐。为首的那匹白马上,坐着一位身着玄色朝服的男子,身姿挺拔,面容冷峻,正是楚墨。

“爹爹!”念瑶一眼就看到了楚墨,兴奋地挥舞着小手。

楚墨也看到了人群中的苏瑶和念瑶,眼中闪过一丝浓烈的思念和温柔。他催马快步上前,在苏瑶面前停下,翻身下马。

“瑶瑶,念瑶。”楚墨张开双臂,将扑过来的女儿搂进怀里,然后看向苏瑶,目光中满是深情,“我回来了。”

苏瑶看着他,眼中含泪,却笑着点点头:“欢迎回来。”

楚墨放下念瑶,上前一步,紧紧握住苏瑶的手。他的手心温热,带着一丝旅途的风尘,却让苏瑶感到无比的安心。

“让你担心了。”楚墨轻声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愧疚。

“没事就好。”苏瑶摇摇头,“你平安回来,比什么都重要。”

苏振庭夫妇看着眼前的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周围的官员和百姓也纷纷上前祝贺,欢呼声此起彼伏。

楚墨与众人寒暄了几句,然后拉着苏瑶的手,抱着念瑶,翻身上马,朝着京城的方向而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

回到摄政王府,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楚墨详细讲述了江南平叛的经过,苏瑶也将京中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充满了感慨。

这场危机,让他们经历了分离和考验,却也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们知道,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他们一家人齐心协力,相互扶持,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庭院里的金菊,在阳光下开得更加灿烂。苏瑶靠在楚墨的肩上,看着念瑶在花丛中嬉戏,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幸福生活,简单而真实,温暖而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