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纨绔世子:权谋天下 > 第95章 王旗新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破军手指那一下细微的颤动,尽管他并未立刻苏醒,但这明确的生命迹象,足以驱散连日来笼罩在破虏城上空的最后一丝阴霾。

接下来的数日,破虏城如同一部庞大而精密的机器,在凌寒与顾渊的协力主导下,高速且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战损清点、伤员救治、城防修复、抚恤发放、军功评定……一桩桩、一件件,千头万绪,却都被处理得井井有条。凌寒展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符的老练与沉稳,他不再仅仅依靠个人勇武,更多的是运用智慧与权柄,调和各方,平衡利益,将北椋这艘刚刚经历惊涛骇浪的巨舰,缓缓驶入平稳的水域。

军中人事的调整是重中之重。冯坤叛乱虽被镇压,但其造成的信任裂痕需要弥合,空出的职位也需要忠诚可靠之人填补。凌寒并未大肆清洗,而是与顾渊、墨尘以及赵破等忠诚将领仔细商议,以战功、能力和忠诚度为标准,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军官,同时将一些原本立场摇摆的将领调离关键岗位,明升暗降。此举既稳定了军心,又悄然将北椋军的核心权力,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在此期间,凌破军的状况持续好转。他的脸色日渐红润,呼吸越发平稳有力,偶尔在昏睡中,甚至会无意识地发出几声模糊的呓语。凌寒每日都会抽时间陪伴在侧,以自身精纯的混沌源力,温和地滋养父王受损的经脉与神魂,加速其生机的复苏。

这一日,凌寒正在帅府书房内批阅文书,顾渊拿着一份刚整理好的名单走了进来。

“世子,这是初步拟定的有功将士擢升名单,请您过目。”顾渊将名单呈上,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另外,蒙擎大将军派人传来消息,朝廷援军主力已开始分批后撤,返回原驻防地,只留一部骑兵协助我等巡防边境。蒙将军本人,不日也将启程返京,向陛下复命。”

凌寒接过名单,仔细浏览着。名单上的名字,大多是在守城战中表现出色、身先士卒的军官和士兵,其中不少是他在东城墙并肩作战时熟悉的面孔。他提起朱笔,在几个名字后面做了细微的调整,然后递给顾渊:“就按此名单执行吧。有功必赏,方能激励后来者。至于蒙将军……他何时动身,我们便何时设宴为他饯行。该有的礼数,不能缺。”

“是。”顾渊应下,随即又道,“世子,还有一事。王爷身体渐愈,虽未苏醒,但北椋不可一日无主。按制,当由世子您正式接管北椋军政大权,执掌虎符。是否……择一吉日,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

凌寒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正式接管……这意味着,他将不再仅仅是“暂代”,而是真正成为北椋之主,肩负起这万里边疆和数十万军民的命运。他抬眼望向窗外,远处校场上,士兵们正在操练,号令声隐约可闻。沉默片刻,他缓缓点头:“可。不必铺张,就在帅府门前,召集众将即可。父王……想必也不喜繁文缛节。”

仪式定在三日后。这日清晨,帅府门前广场,北椋军所有校尉以上将领悉数到场,甲胄鲜明,肃然而立。虽然场面从简,但气氛却庄重无比。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台阶之上,那道年轻却挺拔如松的身影上。

凌寒并未身着世子蟒袍,依旧是一身合体的北椋军将领戎装,只是肩头的徽记已悄然更换。他面容平静,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看到了期待,看到了敬畏,也看到了些许潜藏的审视。

顾渊作为见证人,手持盛放虎符的锦盒,立于凌寒身侧。就在他准备开口,宣布仪式开始之时——

“咳……咳咳……”

一阵轻微却清晰的咳嗽声,突然从帅府内传来!

这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每个人耳边!所有将领猛地转头,难以置信地望向帅府大门!

凌寒更是浑身一震,霍然转身!

只见两名亲卫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个身影,缓缓从门内走出。那人身形依旧有些消瘦,脸色带着久病初愈的苍白,披着一件简单的玄色外袍,甚至需要倚靠亲卫的支撑才能站稳。

然而,当他抬起头,那双曾经睥睨北疆、此刻虽略显黯淡却依旧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扫过全场时,一股无形的、属于北椋之王的威严,瞬间笼罩了整个广场!

是凌破军!他醒了!

“王爷!”

“王爷醒了!”

短暂的寂静后,广场上爆发出震天的、夹杂着狂喜与哽咽的呼喊!许多跟随凌破军征战多年的老将,此刻竟激动得热泪盈眶!

凌寒一个箭步冲上前,搀扶住父亲的另一只手臂,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父王!您……您终于醒了!”

凌破军看着儿子,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极其微弱的、却充满欣慰的笑意,他抬起有些无力的手,轻轻拍了拍凌寒扶着他的手臂,目光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劫后余生的感慨,有对儿子成长的骄傲,更有……一丝如释重负的托付。

他没有多说什么,目光转向台阶下的众将,缓缓扫过每一张激动而忠诚的脸庞,最后,落在了顾渊手中那盛放虎符的锦盒上。

顾渊立刻会意,双手捧着锦盒,躬身呈到凌破军面前。

凌破军看着那代表北椋最高权柄的虎符,眼神深邃。他并未去接,而是再次将目光投向凌寒,声音虽然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寒儿……跪下。”

凌寒微微一怔,随即依言,单膝跪在父亲面前。

凌破军深吸一口气,仿佛凝聚了全身的力气,沉声道:“本王伤重难愈,精力已衰,无力再执掌北椋军政。世子凌寒,仁孝英武,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保我北椋基业不失,扬我军威于域外……众将见证!”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仪式般的庄严:“自今日起,由世子凌寒,承袭北椋王爵,执掌虎符,统率三军!北椋上下,见虎符如见本王,需尽心辅佐,不得有违!”

说罢,他示意顾渊。

顾渊立刻打开锦盒,将那枚沉甸甸的玄鸟虎符取出,郑重地交到凌寒手中。

虎符入手冰凉,却仿佛有千钧之重。凌寒双手接过,高高举起,面向众将!

“参见王爷!”

以赵破为首,所有将领齐刷刷单膝跪地,声震云霄!这一次,他们跪拜的,是北椋新的王!

凌破军看着跪满一地的将领,看着手持虎符、英姿勃发的儿子,眼中最后一丝牵挂似乎也放下了。他身体晃了晃,脸上涌起一阵疲惫的潮红。凌寒与亲卫连忙将他搀扶住。

“父王,您刚刚苏醒,需要休息。”凌寒关切道。

凌破军摆了摆手,看着儿子,低声道:“寒儿……北椋,交给你了……为父……累了……”说完,他闭上双眼,任由亲卫搀扶着他,缓缓走回帅府。他将舞台,彻底留给了新一代的北椋之王。

凌寒手持虎符,目送父亲的身影消失在门内,心中百感交集。他明白,父亲这是用最决绝、也是最智慧的方式,为他铺平了道路,避免了任何可能的权力纠葛与隐患。

他转过身,面对依旧跪在地上的众将,将虎符紧紧握在手中,声音清晰而有力地传遍全场:

“众将请起!”

“本王既承父志,执掌虎符,必当恪尽职守,护卫北疆,不负诸位信赖,不负北椋军民所托!”

“自即日起,整军经武,抚境安民!凡犯我北椋者——”

他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声音斩钉截铁:

“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虽远必诛!”众将轰然应诺,士气高昂!

简单的仪式,因凌破军的意外苏醒与传位,变得更加意义非凡。北椋的权力,在这一刻,完成了平稳而决绝的交接。

就在凌寒正式执掌北椋王旗,开始大力整顿内部、恢复元气之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帝都,另一场风波,正在暗流涌动。

宰相府,书房。

韩束看着手中由北疆快马加鞭送来的密报,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密报上详细记载了破虏城之战的结果,尤其是凌寒阵斩兀良哈台、化解亡灵天灾、最终在凌破军支持下正式继承王位的过程。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韩束猛地将密报拍在桌上,胸膛剧烈起伏,“北莽数万大军,两大巫祭,还有青冥的黄泉使者,竟然奈何不了一个毛头小子!还让他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坐上了北椋王位!”

他原本的计划是借北莽之手重创甚至除掉凌寒父子,最好能让北椋军与北莽两败俱伤,他便可趁机推动朝廷彻底收回北椋兵权。如今,计划彻底破产,凌寒不仅没死,反而声望达到顶峰,稳稳掌控了北椋!

“相爷息怒。”影奴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阴影中,低声道,“凌寒虽已成势,但并非没有弱点。他根基尚浅,北椋经此大战,实力大损,急需休养生息。此时,或许正是我等出手的良机。”

韩束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不错。他如今是北椋王,目标更大。陛下那边……对北椋坐大,想必也心存忌惮。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在朝堂上、在民间,好好‘宣扬’一下这位新任北椋王的‘赫赫战功’!尤其是他那些……不合常理的手段!”

他要捧杀!将凌寒捧得高高的,引起皇帝和各方势力的猜忌与警惕!

“还有,”韩束语气更加森寒,“给青冥那边传信,告诉他们,他们要的东西,就在凌寒身上!本相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但前提是……本相要看到凌寒的人头!”

“是!”影奴躬身领命,悄然退下。

韩束走到窗边,望着北方的天空,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凌寒……你以为坐上北椋王位就高枕无忧了吗?这帝都,才是真正的战场!本相倒要看看,你这新任北椋王,能在这潭浑水里,扑腾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