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两人可是兵家之中如雷贯耳的人物!

紧张之余,他更是难掩激动。

能够随他们历练,简直如梦似幻,是他在淮阴时想都不敢想的奇缘。

“韩信见过杀神、战神,恳请二位指点!”

“哦?我记得秦军将领中,似乎并无此人。”

王翦说道。

白起细细打量他,道:“身上没有沙场磨砺出的杀气,看来还是新人?张口就说能统万军,口气倒是不小。”

白起与王翦皆是从士卒一步步攀至高位,向来不喜空谈之人。

“该不会又是一个赵括吧?”

白起挑眉问道。

“别总揪着他不放,赵括如今干得还不错。”

王翦替赵括说了句话。

因为赵括此时正在他麾下为将,率领三国联军围攻大乾。

历经多次实战磨练,赵括的才能逐渐沉淀,绽放光芒。

几场战役的指挥,甚至出乎白起意料,让白起暗自腹诽:这个反骨仔,总想打败我。

“赵括?”

韩信听到白起将他比作赵括,顿时不服。

他立即说道:“武安君为何不识真英雄?区区赵括,我轻松便可胜他!”

“哦?”

王翦道:“年轻人,话可别说太满。

当年李信也说二十万军足以灭楚,结果如何?”

白起也道:“赵括确实有大将之才,可惜生不逢时。

你真以为自己能胜过他?”

“能!”

韩信斩钉截铁道。

白起见他有如此自信,而赢无限在旁并未阻拦,心想这韩信或许真有些本事。

于是说道:“好,那你来看看眼下战局。

我给你一万人,能否扭转局势!”

白起与王翦将韩信引至他们推演的棋盘前。

韩信凝神望去。

棋盘上并无棋子,而是一片浩瀚的战场。

四国之地为盘,诸将诸军为子。

战局错综复杂,犬牙交错。

即便赢无限也看得出,大乾国形势极为不利。

三国呈夹击之势,一步步蚕食着大乾的土地、城池与人口。

看似不致命,却让大乾国无力回天。

“赵括这次用兵,很合我的意思,正大光明,煌煌大道。”

王翦心情颇为舒畅。

正常情况下,他这一招能制住白起。

能在战场上胜过这位大秦神话般的将军,对王翦等天下名将来说,极具吸引力。

“赵括?”

“他也复活了,而且还在对面带兵?”

听见两位神灵的交谈,韩信心潮起伏。

“看来,能否战胜他,就是陛下对我的考验了!”

韩信目光扫过战场。

他目光所及之处,战局便清晰映现在他脑海。

这十分玄妙。

韩信对战场局势与情报的掌握更加深入。

他将所有信息逐一剖析,寻找赵括进军中的疏漏。

世上没有无法攻破的防线。

只要赵括发起进攻,就必然会出现破绽。

韩信凝神思索。

而赢无限在旁静静注视。

兵家有四类: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从战略战术层面看,兵技巧仅关乎军械兵器的运用,并非主流。

兵阴阳更多借助战场以外的手段蛊惑人心,不被视为真正的兵家之列。

真正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兵权谋与兵形势。

而这两派的代表人物中,分别有“兵仙”

韩信与“杀神”

白起。

兵权谋注重谋略,讲究谋定而后动。

因此需要将领对战场全局有整体把握能力。

韩信、赵括、王翦等人的作战风格都偏向谋略。

更倾向于事先制定战略计划,然后出奇制胜。

兵形势则更多依赖士卒素质,对己方的财力、兵力有一定要求。

其作战风格偏好倚仗精兵。

白起、项羽等人都是这一风格的杰出代表。

初出茅庐的韩信,能否绽放属于他的光芒?

良久之后!

一直眉头紧锁的韩信长舒一口气。

“韩信,如何?”

赢无限问道。

韩信眼中光芒闪动,说道:“陛下、武安君、王将军,我已有良策,但要想扭转战局,一万人不够!”

“哦?”

王翦顿时来了兴趣。

即使是他,面对如此局面,不动用神灵之力也感到棘手。

白起问道:“你要多少人?”

韩信回答:“越多越好!”

“好,我把西北防线的军队交给你,那里有十万大军,正面对西凉国。”

白起放声大笑,说道:“你若能将西北防线整顿妥当,我便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与赵括一较高下!”

赢无限看向韩信,问道:“十万人马,你敢不敢接?这天下初出茅庐就统领十万大军的,上一个可是赵括!”

自古名将,多从行伍中崛起。

赢无限心中略有顾虑,怕过早把韩信捧得太高,反而害了他。

“能!”

韩信答得斩钉截铁。

见韩信如此自信,赢无限不再多说。

是真是才,一试便知。

他命白灵儿任命韩信为西北军大都督。

韩信手持兵符,率领一众圣宗高手,意气风发地奔赴西北防线。

“我韩信,必将名扬四海!”

韩信踏上了他的征途之后,赢无限俯瞰这片辽阔天地。

他笑着对白起与王翦说道:“科举之后,此地可作我大秦百官的历练之所。”

神州世界一日,武侠世界一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秦的官员武将来此,可迅速积累丰富经验。

科举选拔出的士人,谁可治县,谁可治郡,谁能脱颖而出?

很快便能见分晓!

叮嘱白起、王翦好生“照看”

韩信之后,赢无限返回神州世界。

他来到归墟山。

命公输班于山脚下修建一座宫殿,并在殿内布置下一座空间传送阵。

随后,他离开归墟。

于大秦各郡万民馆内,包括新设的安南郡,皆设下一座空间传送阵。

以时空神晶为阵眼,这些传送阵比寻常阵法更为稳固。

一次可传送十人。

每座阵法,皆遣两位兰池宫筑基修士与两队精兵驻守。

自此,朝廷政令瞬息可达各郡,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当然,传送阵耗能仍需赢无限补充,目前暂不对民间开放。

“陛下,商鞅已归。”

赢无限刚回宫中,商鞅已在此等候。

与他同来的,尚有吕不韦、樗里疾两位神明,以及老丞相冯去疾。

“商君归来,可是对变法之事已有谋划?”

赢无限问道。

商鞅轻轻颔首:“臣已详阅陛下所拟的首个五年计划,并综合大秦各地实情,拟定了改革方案。”

赢无限落座道:“商君请讲。”

商鞅言道:“改革之道,在于破旧立新。

如今大秦气象日新,旧制已难应新局,须行根本变法,犹如天地重开。”

“然百姓方得安定,民心向稳。

故不可急于求成,当依序渐进。”

“历来改革之弊,多因半途而废。

幸而如今我们最充裕的便是时间,足可推行彻底革新。”

赢无限闻言颔首。

商鞅续道:“此次改革当以变法为先,使革新有法可循。

变法首在整饬吏治与军制,待此二者革新后,再行土地、经济、百工诸法。”

“如此循序渐进,变法可成,改革可竟。”

随即,商鞅呈上变法方案。

吏治改革方面:将“三公九卿制”

改为“五院十三部制”。

五院为:

内史院:辅佐皇帝执掌法令、拟定文书

御史院:辅佐皇帝监察百官

政务院:辅佐皇帝总理朝政

枢密院:辅佐皇帝统辖军务

律法院:辅佐皇帝制定律法

五院中除政务院、枢密院外,各设主官一人、副官二人,下辖六司参议。

五院独立运作,皆由皇帝直管。

政务院下设十三部:

吏部:执掌官员任免考核

户部:管理全国户籍

礼部:执掌祭祀典礼

刑部:负责缉捕刑狱

廷部:专司案件审判

工部:管理工程营造

农部:主管农业畜牧

商部:执掌商业经济

学部:负责文教事业

税部:主管税务征收

宗正部:管理皇族事务

典客部:执掌外交民族事务

内府部:主管国家财政与钱粮事务。

枢密院管辖七个部门。

吏部:负责军官的任免、考核、职务升降及调动。

户部:负责军籍管理、粮草供应和军费开支。

礼部:掌管军中礼仪、仪式及出征祭祀等事宜。

刑部:处理军人的案件审判与刑罚执行。

兵部:执掌军令发布。

工部:管理军械制造与军事工程。

军情部:负责情报收集等事务。

商鞅推行中央吏治改革,将军事、行政、监察、法律与诏令权力分开,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同时细化各部门职责,实现官员之间的相互制衡。

对此,丞相冯去疾并无太大反应。

他在相位时日无多,相权削弱并不影响他最终成神。

在地方治理层面,除了原有的郡、县两级,新增乡级管理机构。

形成乡、县、郡三级治理结构,从而改变皇权难以深入基层的状况。

这一改革的前提,是传送阵的启用,使得中央对郡级政令可以直达。

不再像以往那样天高皇帝远,偏远郡县与中央貌合神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