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天阙归来 > 第9章 客栈居,整理资?玄甲交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章 客栈居,整理资?玄甲交接

接下来的几日,赵珩彻底适应了在通州的 “游学” 节奏。每天清晨,他都会背着书箧出门,或去紫阳书院与书生们探讨学问,从闲谈中捕捉关于柳家的零星信息;或穿梭在城中的商铺间,装作对江南商业感兴趣的书生,与老板们闲聊,收集商户与柳家的往来动态。他严格遵循太子 “不主动、不深入、不犯险” 的原则,只记录公开可见的信息,从不多问、不探查,完美扮演着 “游学书生” 的角色。

每天下午,赵珩都会待在客栈房间里,整理白天收集到的资料。他将书桌上的宣纸按 “货栈动向”“柳家活动”“北狄关联” 三类分开摆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 —— 红色笔记录关键时间、地点,蓝色笔标注可疑人物、事件,黑色笔则补充细节描述。比如在 “货栈动向” 一栏,他详细记录了西市货栈每日的货物进出时间、押运人数,甚至标注了 “每月初五、十五会有柳家护卫押送的神秘马车进出”;在 “柳家活动” 一栏,他写下 “柳家每月三次向青云观运送矿石,每次押送护卫不少于十人,且均携带兵器”;在 “北狄关联” 一栏,他则整理了玄甲军送来的 “北狄细作曾在西市货栈附近出没” 的情报。

整理资料时,赵珩格外细致,哪怕是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也会认真记录。比如某家商铺老板提到 “柳家近期采购了大量硫磺、硝石”,他便特意用红笔圈出,标注 “疑似用于炼制特殊器物”;某位书生闲聊时说 “柳家二公子近期频繁出入京城”,他也会记录下来,猜测 “或许是与京城官员交接”。他深知,这些看似零碎的信息,很可能在后续成为破解柳家阴谋的关键,容不得半点马虎。

每隔三日,便是赵珩与玄甲军交接资料的日子。交接地点通常选在客栈附近的隐蔽角落,有时是巷尾的废弃柴房,有时是河边的柳树下。每次交接,玄甲军的士兵都会提前到达,确认周围无人后,再用特定的暗号(三声轻叩柴房门、两声鸟鸣)示意赵珩前来。

这日傍晚,赵珩按约定来到巷尾的废弃柴房。他轻轻叩了三下柴房门,门从里面打开一条缝,玄甲军士兵的脸露了出来。士兵穿着粗布短打,脸上沾着灰,装作是拾柴的百姓,低声道:“公子,资料准备好了吗?” 赵珩点点头,从书箧里取出整理好的资料,递给士兵。资料被仔细地用油纸包裹着,防止受潮损坏。

士兵接过资料,快速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从怀中掏出一个新的包裹,递给赵珩:“这是太子殿下让转交的,里面有京城传来的最新消息,还有一些银两,供公子在通州的日常开销。” 赵珩接过包裹,道了声谢,转身离开柴房。整个交接过程不过半炷香时间,两人没有多余的交流,也没有询问彼此的具体行动,严格遵守着太子 “不深入、不牵连” 的原则。

回到客栈,赵珩打开包裹,里面除了银两,还有一张太子的字条:“珩弟,你整理的资料已收到,对探查柳家、北狄动向帮助极大。京城这边已开始部署应对策略,你在通州只需继续观察,切勿轻举妄动。待道路修复,便安排你回京。” 看着字条,赵珩心中安定不少,更加坚定了 “耐心等待、谨慎行事” 的想法。

在此期间,赵珩偶尔会在客栈附近的商铺遇到苏云。有时是在街角的茶摊,苏云正与商户们讨论盐铁价格;有时是在绸缎庄,苏云正挑选新到的绸缎样品。每次相遇,两人都会礼貌地打招呼。苏云会笑着问:“子衿公子,近日游学可有新的收获?” 赵珩则会回应:“多谢苏公子关心,已拜访了几位书院的名师,学到了不少学问,还了解了许多江南的商业习俗,收获颇丰。” 他从未提及资料整理、与玄甲军交接之事,苏云也从未追问,只是偶尔会与他闲聊几句江南的风土人情,或是推荐几处适合游学的景点。

在苏云眼中,赵珩只是个对江南充满好奇的游学书生,温和、有礼,却也带着书生特有的单纯,从未将他与朝堂纷争、情报探查联系起来。而赵珩也始终将苏云视为 “温雅的江南商人”,对他保持着礼貌的距离,从未怀疑过这位看似普通的商人,背后还藏着 “墨主” 的神秘身份。两人如同两条平行线,在通州的街巷中偶尔交汇,却始终没有真正触碰彼此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