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 > 第123章 海路通倭国,残片揭阴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章 海路通倭国,残片揭阴谋

陆昭刚走出府衙侧门,夜风里还带着南市烧过的焦味。他袖口沾了点灰,是方才查看那方士尸首时蹭上的。人没救回来,临死前嘴里吐的白沫泛着青绿,像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他懒得追究,反正谣言已经压下去了,百姓也开始领药包了,死个把人,只要不闹出大乱子,也就罢了。

正要回房换衣,一名影堂暗探从廊柱后闪出,递上一封密笺。

“甄夫人遣人送来的,说东西到了,要您亲自看。”

陆昭挑眉,没接,反而问:“她人呢?”

“已在西厢密室候着。”

他嗯了一声,转身便走,脚步比刚才快了半分。

西厢灯亮得早,油芯调得低,照得案上一物格外显眼——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片,边缘参差如犬牙,像是从什么东西上硬掰下来的。

甄宓坐在案边,指尖轻点那残片一角。“倭国商船带回的,夹在一批铜镜底下。他们本想瞒过关税,可船上有个甄家老仆,一眼认出这纹路不对劲。”

陆昭俯身细看。那铁片表面有细密波纹,像是千层叠锻出来的,手感沉而不脆,敲一下,声音清越。

“这不是中原手艺。”他说。

“也不是匈奴的。”甄宓抽出一张纸铺开,“这是航线图,画了三个月。袁氏的船绕辽东,跨黄海,停靠倭国南部一座叫‘熊野’的岛。每月初七出发,十五返航,运的是硫磺和生铁,回来……就带这种刀片。”

陆昭盯着图上几个红点,忽然笑了:“还挺守时。”

“更守时的是接货人。”甄宓压低声音,“岛上匠人说,每次来收货的,都是同一个人,独行登岸,黑袍遮面,但眉心有一粒红痣,像血滴凝在那里。”

陆昭笑意淡了。

他抬手拍了三下掌。

门开,徐晃进来,甲未卸,靴带还沾着码头的泥。

“刚巡完河防。”他抱拳,“听令。”

陆昭把残片推过去:“认得这铁吗?”

徐晃接过,掂了掂,用拇指蹭了蹭断口:“锻打手法像极北之地的‘雪刃法’,但杂质比例不对,多了锰,少了碳。这不该出现在海上。”

“但它出现了。”陆昭站起身,“我给你十二艘快船,三百精锐,以护航为名出海。目标是这条航线上最大的中转岛——熊野屿。不杀人,不放火,只做三件事:抓人、取账、拿样品。”

徐晃点头:“若对方有备?”

“那就打得他们没备。”

陆昭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印,通体乌黑,入手微凉。“这是磁石刻的,能吸铁屑显字。你带去,凡是刀柄、模具、封泥,都用它扫一遍。若有隐文,务必带回。”

徐晃接过,收入怀中。

“记住。”陆昭又道,“岛上若有人提什么‘赤眉郎’,立刻控制,别让他开口太多。”

徐晃眼神一动,没多问,只应了一声“是”,转身离去。

甄宓看着他背影消失在门外,才开口:“你信了?”

“不是信不信的问题。”陆昭重新看向那残片,“袁绍买通倭人造刀,再偷偷运回来装备私军,这事听着荒唐,可偏偏每一步都能对上。南匈奴的鳞甲、铁甲船里的硫铁、现在又是海外兵械……他胃口不小。”

“可眉心有痣的人,未必就是张让。”甄宓提醒。

“张让手下有几个眉心带朱砂痣的?一个都没有。”陆昭冷笑,“但画像上有。十年前他进宫受赏,画师记过一笔:‘额中一点赤,如丹砂嵌玉’。后来这画像被撤了,说是‘形神不符’。现在看来,是有人特意抹去过。”

甄宓默然片刻:“你要动手?”

“还不急。”陆昭把残片放进一个小木匣,“等徐晃回来。证据不够,动他一根手指都会反噬。”

三天后,东海风急。

徐晃率船队悄然返航,未入主港,而是停在北湾暗礁区。他亲自押着一名五花大绑的老者上岸,身后两名兵士抬着一只铁箱,沉得几乎拖地。

陆昭已在密室等候。

箱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百把未完工的环首刀,刀柄朝上,每一把内侧都用磁石印扫出了暗记。

“甲字三号。”陆昭念出那行小字,“和袁绍密约里的编号一致。”

徐晃递上一份供词:“岛主招了。这批刀是订制的,买家用火漆印为凭,从不露脸。但他记得特征——每月初七,黑帆船靠岸,下来一人,眉心红痣,说话带洛阳腔,给钱爽快,但不准任何人靠近十步之内。”

“他还说了什么?”

“说这人左手小指缺了半截,是旧伤,藏在手套里。”

陆昭猛地抬头。

张让!那个在宫中执掌内库多年、曾因失火烧伤手指的宦官!

他当即命人取来旧档,翻到一张泛黄画像——那是张让早年随驾出行时留下的侧影,虽经修饰,眉目模糊,但眉心一点红,清晰可见。

“位置一样。”甄宓凑近看,“连大小都没差。”

陆昭盯着画像,忽然道:“取印泥来。”

不多时,红泥送上。他将画像平铺案上,用指腹蘸泥,轻轻按在那颗朱砂痣的位置。

然后,他从袖中取出另一张纸——是昨夜影堂拓下的岛主指模。

两相对照,眉心印记与指纹并不重合。

但他没看指纹。

他盯着的是那颗“痣”。

“有意思。”他低声说,“画像上的痣,是画上去的。可岛主说的是活生生长在皮肉上的。除非……这张画像被人改过,特意保留了这颗痣,就是为了让人怀疑?”

甄宓皱眉:“你是说,有人想让我们以为这是张让?”

“或者,”陆昭缓缓卷起画像,“就是张让自己,想让我们早点找上门。”

他把画像和残片并排放在案头,又取出磁石印,在灯下反复摩挲一把刀柄。

忽然,印底擦过一道细微凹槽。

他眯眼一看,那槽痕极浅,若不用磁石根本看不出。再扫几下,铁屑聚拢,隐约拼出两个残字:**奉**……**常**……

“奉常?”甄宓念出声。

陆昭瞳孔一缩。

奉常,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可如今朝廷空架子,谁还在意这个?

除非……有人借着采办祭器的名义,走官方渠道运货。

而掌管内廷采办事宜的,正是——

他没说完,只把手重重拍在案上。

“传影堂全体骨干,即刻集结。我要查十年内所有以‘奉常寺’名义进出宫门的货物清单,特别是标注‘修缮祠具’的。”

甄宓起身欲走,又被他叫住。

“等等。”陆昭从铁箱底层抽出一把未处理的刀,刀身尚裹着油布,“这铁料……闻着有点腥。”

他揭开一角,刀面露出刹那,灯光映出一丝诡异的暗红纹路,像是渗进了什么东西。

徐晃凑近看了一眼,突然道:“将军,这不像新铁。倒像是……融了旧兵器重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