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 > 第135章 宁府昏招,忠顺告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宁府昏招,忠顺告状

宁国府内,连日来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与压抑的怒火之中。那“坠马”受伤的贾蓉,非但没能安心养伤,反而成了其父贾珍的出气筒。

“没用的东西!连个边境都不敢去!如今你倒好,逃避兵役,可是圣旨下来,让府里再出一个嫡支!除了你我,还能有谁?难道让为父我去那刀剑无眼的鬼地方不成?!”贾珍面色狰狞,指着躺在榻上、腿上还裹着夹板的贾蓉破口大骂,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儿子脸上。他完全忘了,这“坠马”的苦肉计,当初还是他亲自拍板定下的“妙计”。

贾蓉疼得龇牙咧嘴,又惊又怕,哭丧着脸道:“父亲息怒!儿子……儿子也不是故意的啊!谁知道会闹到这般地步……”

“息怒?我如何息怒!”贾珍烦躁地在屋里踱来踱去,如同一头困兽,“让你去?你这才刚以重伤为由躲过,转头就活蹦乱跳地去边关,岂不是明摆着告诉皇上我们之前是欺君?那是杀头的大罪!可为父我……我如何去得?”他想到边关的苦寒与危险,自己这被酒色掏空的身子就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让他去前线,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父子二人相对无言,只剩下绝望在空气中蔓延。贾珍看着儿子那不成器的样子,越想越气,忍不住又上前踹了几脚,吓得疼的贾蓉缩成一团。

就在这走投无路之际,一个阴损的念头再次从贾珍那早已腐朽的脑子里冒了出来——过继!

宁府近支子弟中,还有一个贾蔷!这贾蔷自幼父母双亡,由贾珍抚养长大,名义上是侄儿,实则与奴仆差不了多少,平日里不过是跟着贾蓉胡混的帮闲。若能将他过继到自己名下,充作嗣子,那他不就成了宁国府的“嫡支”?再由他顶替贾蓉去边关,岂不是两全其美?既应付了圣旨,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富贵!

贾珍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贾蓉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只要不让他去,谁去都行!尤氏素来没主意,也不敢反对。

于是,宁国府再次行动起来,开始紧锣密鼓地张罗过继贾蔷一事,并准备材料,前往宗人府申请更换世子。贾珍自以为得计,却不知他这病急乱投医的昏聩之举,正将自己和整个宁国府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宗人府,掌管皇族及勋贵宗室事务。如今的右宗正,正是与贾家素有旧怨的忠顺亲王!

贾珍这边刚把过继和更换世子的申请递到宗人府,那边忠顺亲王就收到了消息。他拿着那份申请,仔细看了又看,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快意的笑容。

“贾珍啊贾珍,真是天欲亡你宁国府!当年贾家欠我的账,就先从你们宁府收点利息吧!竟想出如此蠢笨如猪的办法来欺瞒圣上!过继一个远支子弟,匆忙立为世子,顶替从军?呵呵,真当朝廷法度是儿戏吗?”忠顺亲王心中冷笑不已。他与贾家的旧怨,主要源于当年争夺某些利益以及一些旧事,一直寻不着好机会报复,如今这现成的把柄送上门来,他岂能放过?

“去,”忠顺亲王对心腹属官吩咐道,“宁国府这份申请,合乎流程的一应文书,尽快给他们办妥,不要刁难,更要‘帮’他们一把,让他们觉得顺利无比。”

属官心领神会,躬身退下。于是,在忠顺亲王的暗中“关照”下,贾珍在宗人府办理过继和更换世子的一切手续,顺利得出奇,几乎没有任何阻碍。贾珍还暗自庆幸,以为是银子使得到位,或是宗人府看在昔日宁国公的情面上行了方便,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别人精心布置的陷阱。

待所有流程办理妥当,贾蔷的名字正式取代贾蓉,成为宁国府世子的文书用印生效后,忠顺亲王立刻更换朝服,亲自入宫求见景平帝。

御书房内,忠顺亲王将宁国府如何让贾蓉故意坠马逃避兵役,又如何匆忙过继贾蔷、更换世子以期蒙混过关的种种行径,添油加醋、义愤填膺地禀报了一番。

“……皇上,宁国府此举,实乃视朝廷法度为无物,欺君罔上,其心可诛!若此风一开,日后勋贵纷纷效仿,朝廷威严何在?军国大事岂不成了儿戏?臣恳请皇上,严惩不贷,以正视听!”

景平帝端坐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或愤怒的神色。他对宁国府贾珍、贾蓉父子是个什么货色,早已心知肚明。做出这等蠢事,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甚至有些感谢贾珍的愚蠢,给了他一个动手的绝佳借口。

宁国府……自贾敬出家后,便已烂到根子里了。贾珍无能昏聩,贾蓉纨绔不堪,留着这等勋贵,除了耗费国帑、败坏风气,还有何用?正好借此机会,削了其爵位,也算清理门户,震慑其他不思进取的勋贵,也算是撬动一直效忠太上皇的勋贵集团的一角。

景平帝心中已有决断,他正要开口,拟旨削爵。

然而,就在此时,殿外太监高声通传:“启禀皇上,太上皇身边戴权公公求见。”

景平帝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忠顺亲王也是心中一凛。戴权是太上皇身边最得用的大太监,他此刻前来,所为何事?而且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宣。”景平帝沉声道。

只见戴权手持拂尘,步履沉稳地走进御书房,先向景平帝行了礼,又对忠顺亲王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惯常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奴婢参见皇上,参见王爷。”戴权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响起,“太上皇他老人家听闻了宁国府的一些事情,特命奴婢过来问问,皇上打算如何处置啊?”

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景平帝目光深沉,忠顺亲王垂首侍立,心中念头急转。太上皇的突然介入,让原本看似明朗的局势,陡然出现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