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 第90章 净土计划破产,老蒋震怒!杨立仁:掘地三尺挖出内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0章 净土计划破产,老蒋震怒!杨立仁:掘地三尺挖出内鬼!

南昌行营,前线指挥部。

一份加急电报被摆在何总指挥的桌上,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一记耳光。

“目标区域已勘察,发现大量宿营伪装,大量篝火余烬。”

“未发现敌军主力踪迹,未发现任何尸体。”

“地面发现浸泡过不明溶液的湿布,判断敌有备撤离。”

“净土”计划,那足以荡涤寰宇的雷霆一击,砸进了一片空山。

三十万大军,德国最先进的化学武器,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前线指挥官的电话打了进来,声音里带着无法理解的惊恐和颤抖。

“报告总指挥,赤匪……他们……他们好像提前知道了!山里到处都是他们丢下的简易防毒面具!”

听筒被何应钦的手捏得咯吱作响,手背上青筋虬结。

他不敢想象,这个消息传回南京,会引发何等滔天巨浪。

他深吸一口气,还是拨通了那个他最畏惧的号码。

南京,最高统帅官邸。

电话铃声尖锐地响起,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蒋校长刚刚晨练完毕,正用热毛巾擦着脸,心情不错。

他接过电话,听筒里传来何应钦艰涩的声音。

“委座……”

不过十秒。

啪!

蒋校长手中的青花瓷茶杯被狠狠掼在地上,摔得粉碎。

滚烫的茶水溅了他一裤腿,他却毫无察觉。

“废物!”

一声怒吼,从官邸内炸开,门外的卫兵吓得浑身一哆嗦。

“一群废物!三十万大军!德国顾问!连一群泥腿子都找不到!”

“他们长了翅膀会飞吗!他们是钻到地底下去了吗!”

电话那头的何应钦,连呼吸都停住了。

“委座,情报……情报一定是被泄露了!”

“废话!”

蒋校长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压抑的嘶吼,“我当然知道情报泄露了!如此绝密的‘净土’计划,除了你我,只有南昌和南京的几个人知道!内鬼就在我们心脏里!”

他胸口剧烈起伏,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江西那片区域,眼神里的杀意几乎要凝成实质。

“查!”

“给我查!”

“通知杨立仁,把所有接触过‘净土’计划的人,从上到下,全部给我过一遍筛子!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个内鬼给我挖出来!”

“我不管他是什么背景,不管他是谁的人,查出来,就地枪决!”

电话被重重挂断。

整个官邸,气压低到让人无法呼吸。

党务调查科,科长办公室。

杨立仁一言不发地听完转述,办公室里死一般安静,只有他指间夹着的香烟在无声燃烧。

当秘书林婉儿端着咖啡进来时,他刚刚放下电话。

“处长。”

杨立仁没有看她,只是看着窗外,声音平静得可怕。

“通知钱峰,立刻到我办公室来。”

“是。”

林婉儿退了出去,她看到杨立仁的办公桌上,那份印有黑色骷髅头标志的“净土”计划人员名单,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几分钟后,党务调查科行动组组长钱峰,快步走进了办公室。

“处长。”

杨立仁转过身,将那份名单推到钱峰面前。

“名单上的人,一共二十七个,从军医总署的赵副署长,到南昌行营的机要秘书,一个都不能漏。”

他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

“从现在开始,对他们进行二十四小时秘密监控。”

“查他们的银行账户,查他们最近见过谁,查他们家里人有没有突然多出来的开销,查他们昨晚每一分钟都在做什么。”

“我要一份详细到他们上过几次厕所的报告。”

钱峰的后背渗出冷汗。

“处长,这里面有些是军政部的人,还有德国顾问团的……”

杨立仁的目光落在他脸上。

“委员长的原话是,掘地三尺。”

“若有反抗,或行为异常者,直接逮捕。必要时,我授权你使用任何手段。”

钱峰心头一颤,立正敬礼。

“是!保证完成任务!”

钱峰转身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下杨立仁一人。

他走到保险柜前,打开,从里面取出一个文件夹。

文件夹里,是吴融的档案。

他的手指,在“黄埔精英”、“战术天才”这些评语上,缓缓划过。

最终,他的指尖停在了一行字上:与林娥,接触频繁。

城南民居。

陈默改装的监听设备,正发出轻微的电流声。

一个微型窃听器,被李强在两天前,借着维修电话线路的机会,安装在了何应钦指挥部电话线的接线盒里。

此刻,蒋校长那暴怒的嘶吼,和杨立仁冰冷的命令,正一字不差地从耳机里传来。

吴融站在旁边,听完了全程。

南京城,要变天了。

一场由他亲手点燃的清洗风暴,已经拉开序幕。

而风暴中心,就是最好的猎场。

他走到桌前,摊开一张纸,写下几个名字。

这几个人,都是“勘测队”的成员,是吴融通过系统【人才洞察】功能筛选出来的目标。

他们或是对使用化学武器心存抗拒,或是在国民党内部郁郁不得志。

【启动‘高级策反课程(初级)’模块。】

【分析目标:军医少校刘景文。】

【心理弱点:其女留学德国,学费高昂,近期资金链断裂。对国民党高层腐败不满,有爱国情怀但信仰动摇。】

【策反切入点:解决其女学费问题,强调武器的非人道性,唤醒其医者仁心。】

吴融的脑中,系统给出了精准的方案。

他抬起头,看向一旁的李强。

“书库。”

“到。”

“去协和医院,找一个叫刘景文的军医少校。”

吴融将一张写着地址和银行账户的纸条递给他,“告诉他,他女儿在德国的学费,有人替他交了。”

李强接过纸条,没有问为什么。

“然后,”吴融继续说,“问问他,关于芥子气的长期后遗症,以及后续批次的‘特殊物资’,他有什么研究心得。”

李强重重点头,转身没入夜色。

这是收割的开始。

每一次敌人的失败,都将成为“谍影部队”壮大的养料。

党务调查科,电讯处。

林娥像往常一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抄录着一份份无关紧要的公共电报。

但她的耳朵,却捕捉到了不同寻常的动静。

几个从南京总部派来的技术专家,正在更换机要室的加密机。

“……这次用的是‘凤凰三代’系统,德国人的最新技术,密钥一天一换,动态跳频,看他们还怎么破!”

“处长下了死命令,以后所有绝密电文,全部采用新系统。旧的密码本,全部销毁。”

林娥的心沉了下去。

敌人正在升级他们的盾牌。

她不动声色地记下“凤凰三代”这个代号,在下班后,将这个情报传递了出去。

城南民居。

陈默看着情报,眉头紧锁。

“凤凰三代……”他喃喃自语。

他面前的桌上,铺满了各种电路图和算法公式。

吴融从系统里兑换的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正在他脑中发酵。

“有点意思。”

他没有畏惧,眼中反而燃起一股火焰。

他抓起一支笔,在一张新的草稿纸上,开始飞快地演算。

对他而言,这只是一道更难的题目。

而他,最喜欢解题。

南京,夫子庙,一家茶馆。

李强穿着一身短衫,坐在角落里,喝着便宜的粗茶。

几个靠卖报为生的半大孩子,凑了过来。

李强不着痕迹地塞给他们几枚铜元,低声说了几句。

孩子们一哄而散。

半小时后,南京的街头巷尾,开始流传起一个新的说法。

“听说了吗?江西前线,国军打了败仗!”

“不是说三十万大军稳赢吗?”

“嗨!听说国军用了什么怪招,在山里放了黄绿色的毒雾,结果别说赤匪了,连鸟都提前飞走了!一片空山!”

“有老人说,这是伤了天和,老天爷不帮啊……”

谣言像风一样,吹遍了金陵城的每一个角落。

民众的议论,前线的失利,让国民党政府的威信,受到了又一次沉重打击。

与此同时。

江西,苏区。

一份新的电报,再次通过“铁树”电台,传到了吴融手中。

电报很短。

“我部已于老营盘,伏击敌蒋鼎文第九师一部,大获全胜。缴获甚丰。——磐石。”

红军,在避开了最致命的一击后,开始了凌厉的反击。

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吴融看完电报,将其缓缓烧毁。

陈默成功破译的喜悦,李强完成任务的振奋,都感染不了他。

他知道,蒋校长和杨立仁的疯狂反扑,才刚刚开始。

那二十七人的监控名单,就是悬在“谍影部队”头顶的利剑。

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吴融从行李箱的夹层里,取出一个全新的档案袋。

他拿起钢笔,在封面上写下三个字:

杨立仁。

真正的对手,已经亲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