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 第203章 八路军高层建立“鬼魂”档案,追踪军统内部神秘英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3章 八路军高层建立“鬼魂”档案,追踪军统内部神秘英雄!

## 第203章:延安震动!八路军高层建立“鬼魂”档案,追踪军统内部神秘英雄!

延安,黄土高原深处的一孔窑洞。

窑洞内陈设简陋。

一张老旧的木桌,几把磨得发亮的木椅,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

地图上,平型关的位置被红色铅笔圈了好几圈,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日军的行军路线和兵力部署。

桌上的马灯,光线昏黄,将两个男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正是八路军115师的林师长。

另一个戴着深度眼镜,文质彬彬,是八路军机要处负责人穆镇方。

“战果统计出来了。”

林师长的声音带着战后的沙哑,但更多的是难以抑制的兴奋,“歼敌一千余人,缴获大车上百辆,步枪上千支,还有一门九二式步兵炮!”

“这是自抗战以来,我们取得的最大胜利!”

穆镇方扶了扶眼镜,脸上也露出笑容:“全国都轰动了。”

“重庆那边,连蒋委员长都亲自发电报来嘉奖。”

“这一仗,打出了我们八路军的威风。”

“威风是打出来了。”

林师长转身,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

那双经历过无数战火的眼睛里,多了一丝凝重,“但这一仗,赢得太险了。”

他抽出一支烟,用火柴点燃,深深吸了一口。

烟雾在昏黄的灯光下缓缓升腾。

穆镇方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

“镇方,你是搞情报的。”

林师长指着地图上“乔沟”的位置,手指重重点了点,“你跟我说句实话——如果没有那份电报,这一仗会打成什么样?”

窑洞里陷入沉默。

只有马灯里的火焰在轻轻跳动。

穆镇方沉默了半晌,缓缓开口:“师长,您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我们依然会打。”

“但绝对无法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穆镇方的语气严肃,“我们不知道板垣师团的行军路线会如此精确,更不知道他们会携带大量辎重部队。”

“我们预设的伏击圈,可能会扑空。”

“甚至……”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可能会被敌人的后续部队反包围。”

“最坏的结果,”穆镇方摘下眼镜,用手帕擦拭镜片,“我们会被打成一场惨烈的消耗战。”

“伤亡,至少扩大三倍以上。”

林师长闭上眼睛。

三倍。

那将是数千名英勇的战士,倒在平型关冰冷的土地上。

他猛地睁开眼,烟头在指尖被捏灭:“那份电报……查到来源了吗?”

穆镇方摇头。

“查不到。”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了过去,“这是机要科的分析报告。”

林师长接过报告,借着昏黄的灯光仔细看起来。

“……电报通过一个早已废弃的商用频段发出,使用的密码是我们三年前就停用的旧式密码本。”

“发报手法极其专业,但发报地点无法锁定。”

“对方使用了某种技术手段,让信号在发出后产生多次折射和跳跃,根本无法追踪。”

林师长眉头越皱越紧。

“这就奇怪了。”

他放下报告,“一个能搞到板垣师团核心军事情报的人,却用这么一种……原始又诡异的方式传递情报?”

“不是奇怪,是危险。”

穆镇方重新戴上眼镜,“这恰恰说明,对方的处境极其危险。”

“不敢使用任何常规联络渠道,因为那会暴露他。”

“只能用这种最原始、也最出人意料的方式,把情报扔出来。”

穆镇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

“就像在一条漆黑的巷子里,一个你看不见的人,突然从墙头扔给你一把上了膛的枪。”

“你甚至不知道,这把枪里装的是子弹,还是毒药。”

林师长在窑洞里来回踱步。

“会不会是陷阱?”

他停下脚步,盯着穆镇方,“重庆那边把功劳都揽到他们头上了。”

“说是军统提前策划,我们打了这一仗。”

“会不会是戴笠那只老狐狸故意设的局?”

“我一开始也这么想。”

穆镇方转过身,“但机要科的林娥同志,提出了一个关键发现。”

“什么发现?”

“她在分析那份电报的信号背景噪音时,发现了一种非常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军统内部使用的反向屏蔽信号。”

“反向屏蔽信号?”

林师长不解。

穆镇方走回桌前,摊开一张技术图纸:“这是军统为了防止内部电台被我们侦测,专门开发的加密技术。”

“只有军统最高级别的机要部门,才有权限使用。”

“这种信号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等级的身份证。”

“林娥花了整整两天,用苏联顾问提供的设备,才从信号噪音里剥离出这个特征。”

穆镇方的声音带着一丝敬佩,“那姑娘的技术,比我强。”

林师长的瞳孔猛地收缩。

“你的意思是……”

“这份电报,百分之百来自军统内部!”

穆镇方一字一句地说道,“而且,是来自一个级别非常高的人!”

窑洞里的空气凝固了。

这个推论,比“陷阱论”更加让人心惊。

军统内部,一个能接触到日军核心情报、又能接触到军统最高机密的人,在用自己的生命冒险,向他们传递情报。

这个人,到底是谁?

“我还是不相信戴笠。”

林师长沉声道,“那是一条毒蛇。”

“他会好心帮我们?”

“我也觉得不是戴笠本人。”

穆镇方摇头,“如果他想设陷阱,情报不会如此精准。”

“板垣师团的行军路线、兵力配置、辎重数量……每一个细节,都和我们战后缴获的情报完全吻合。”

“这种级别的精准度,伪造不出来。”

“除非……”

穆镇方顿了顿,“戴笠真的想借我们的手,削弱日军在华北的力量。”

“但这种可能性,太小了。”

林师长猛地转身:“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在军统内部,在我们敌人的心脏里,隐藏着一位……我们的朋友。”

穆镇方的声音里带着难以言喻的敬佩和担忧:“一个拥有极高权限,但又孤立无援的朋友。”

“无法通过任何已知渠道和我们取得联系。”

“身边布满了戴笠的眼线,走错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所以,只能用这种近乎自杀的方式,向我们传递情报。”

穆镇方的声音低沉,“在赌。”

“赌我们能收到,赌我们能破译,更在赌……我们会相信他。”

林师长久久没有说话。

他能想象到,在南京那座阴森的城市里,在军统和中统的重重监视下,有那么一个人,像孤独的潜行者,行走在刀锋之上。

每一次呼吸,都可能是最后一次。

每一次发报,都是在向死而生。

上个月,我们在上海的同志被抓了。

林师长突然开口,声音沙哑,他也是在军统内部。

被抓三天后,就被秘密处决了。

连尸体都没找到。

穆镇方沉默了。

这样的人……

林师长喃喃道,是真正的爱国者。

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是的。

穆镇方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一个在敌人心脏里战斗的无名英雄。

他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我们必须想办法和他建立联系,哪怕只是最微弱的默契。

怎么建立?

首先,我们要为他建立一份绝密档案。

穆镇方的语气变得果断,记录下关于他的一切——每一次发报的时间、频率、密码,每一份情报,以及这些情报最终造成了什么结果。

我们要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去分析他的身份、他的处境、他的行事风格。

这份档案,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

穆镇方顿了顿,吐出两个字:代号……鬼魂。

鬼魂?

对。

一个游荡在敌人心脏里的幽灵。

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鬼魂。

好!

林师长重重点头,就叫鬼魂!

这件事,我交由林娥同志全权负责。

穆镇方看向窑洞外,她心思缜密,技术过硬,是最好的人选。

我会让她成立特别分析小组,专门负责鬼魂档案的分析和追踪。

可以。

师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

穆镇方的眼中闪过期待,等待鬼魂的下一次出现。

我相信,他既然送出了平型关的情报,就一定还会有下一次。

还有一件事。

穆镇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我准备在特定频段发送一组暗号——平型关,收到。

等待下一次。

如果鬼魂真的在监听,他会知道,我们收到了他的情报。

林师长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

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当天深夜。

延安机要处,一间戒备森严的办公室里。

林娥点亮桌上的台灯。

昏黄的光晕在狭小的空间里晕开,照亮了她疲惫但专注的脸。

她从上了锁的铁皮柜里取出一个全新的牛皮纸档案袋。

在档案袋的封面上,她用钢笔郑重地写下两个字:

鬼魂。

她打开档案袋,将一张空白卡片放进去。

然后,在卡片的第一行,写下鬼魂的第一次现身记录。

档案编号:绝密-001

代号:鬼魂

首次出现时间:1937年9月

事件:提供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精确行军路线及兵力部署情报,直接促成平型关大捷之辉煌胜利。

身份推测:军统高层,权限极高,处境危险。

价值评估:无法估量。

写完这几行字,林娥停下笔。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神秘的电波信号——那串在无数噪音中顽强跳动着的密码。

她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在千里之外的南京,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坐在发报机前。

窗外是敌人的重重监视,而他却将自己的生命和这个国家的命运,一起压在了这串脆弱的电波之上。

你到底是谁?

林娥轻声呢喃。

她摊开一张白纸,开始在上面勾勒鬼魂可能的形象——

中年男人?

年轻军官?

他有家人吗?

他每天是怎么度过的?

他会不会在某个深夜,也像她一样,对着窗外的夜空,想念远方的战友?

林娥的手指在纸上停顿了片刻,然后写下一行字:

同志,我们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