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5:错位人生 > 第35章 蝴蝶的翅膀,开始扇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章 蝴蝶的翅膀,开始扇动

“零成本。”

当张凡,说出这三个字时,整个科技馆,陷入了,长达一分钟的,死寂。

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呆地,看着台上那个,云淡风轻的少年。

随后,如同,火山喷发。

“轰——!”

现场,彻底,炸了!

“零成本?!这怎么可能?!”

“幻觉!这一定是幻觉!不用网卡,不用服务器,就能组建局-Y-网,还能,实时互动?这不科学!”

“那个少年,是谁?他是怎么做到的?!”

闪光灯,疯狂地,闪烁。

记者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将张凡,以及那个,简陋的机房,团团围住。

而评委席上,那位李副局长,则是,一把,抓住了身旁,大学教授的手,激动地,语无伦次。

“老王!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利旧’!‘废物利用’!这……这就是,我们,一直想要寻找的,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啊!”

比赛的结果,已经,毫无悬念。

市第七中学,“启明星”项目组,以一种,碾压式的,姿态,获得了,本次科技创新大赛的,特等奖。

而张凡,以及他那句,“硬件成本是零”,则成为了,第二天,江城所有媒体,科技版块的,头版头条。

……

《江城晚报》的报道,最为,引人注目。

高洁,用她那,细腻而又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将整个故事,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标题,就极具,冲击力。

《七中的“魔法”:一群高中生,如何用“垃圾”,重新定义课堂?》

报道里,不仅有,比赛现场,那技惊四座的,震撼场面。

更有,那张,她悄悄拍下的,四个少年,在“弗兰肯斯坦实验室”里,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照片。

这张照片,与那个,由“电子垃圾”组成的,简陋背景,形成了,一种,无比鲜明的,对比。

梦想,与现实。

未来,与过去。

这篇文章,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江城,这座,平静的城市里,引爆了。

它,不仅仅,是一篇,科技新闻。

更点燃了,无数,普通人心中,对于“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份,最朴素的,渴望。

一时间,林杰,这个名字,在江城,家喻户晓。

他,不再是,那个,别人口中,“市长家的公子”。

而是一个,被冠以,“天才少年”,“科技新星”等,耀眼光环的,新偶像。

当然,这一切,对于张凡来说,都只是,“计划通”而已。

他,真正关心的,是,那只,他亲手扇动翅膀的,“蝴蝶”,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第一个电话,来自,市教育局。

李副局长,亲自,打来电话,热情地,邀请“启明星”项目组,下周,去教育局,做一个,详细的,专题汇报。

言语之间,透露出的,是,对于“启-项目,进行,全市推广的,浓厚兴趣。

第二个电话,来自,省电视台。

一档,名为《走进科学》的栏目组,希望,能来江城,为“启明星”系统,以及它背后的,这群“天才少年”,拍一期,专题纪录片。

第三个电话,则有些,出乎,张凡的意料。

电话,是父亲,林建国,打来的。

电话那头,林建国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又有些,欣慰。

“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了。”

“嗯。”

“干得,不错。”

父子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

但是张凡,能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父亲那如释重负的,叹息声。

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为公司,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更是,为自己,赢得了,在这个家里,在这个时代,真正“站稳脚跟”的,一份,无可替代的,“资格证”。

而此时的张凡,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他,站在,未来科技公司,那间,崭新的,总经理办公室的窗前,看着窗外,那片,广阔的,天空。

他的心里,正在,构思着,一盘,更大的棋。

“教育市场,只是,第一步。”

“拿下了江城,我们,就要去,省城。拿下了江东省,我们,就要去,全国。”

“‘启明星’,要成为,未来,华夏,所有教室的,‘标配’。”

“而未来科技,要成为,这个‘规则’的,制定者。”

他的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火焰。

他知道,属于自己的,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