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 > 第88章 玉雕工坊,石中玉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8章 玉雕工坊,石中玉魂

盛夏时节,八人来到西域一座以玉雕闻名的“玉门关镇”。这里紧邻玉矿,镇上的“璞玉斋”是百年老店,掌柜石老爷子能从看似普通的石头中,慧眼识出藏着的美玉,雕出的玉件温润通透,尤其是他擅长的“和田玉籽料摆件”,曾被选为贡品,名动一时。

可近来,璞玉斋却愁云惨淡——石老爷子新收的一批原石,切开后要么是废料,要么里面的玉质布满裂纹,根本无法雕刻。更奇怪的是,这些原石外表看起来与优质籽料无异,连石老爷子都没能分辨出来。眼看就要到向朝廷进贡的日子,石老爷子急得寝食难安,鬓角的头发都白了大半。

“前几日我切开一块足有十斤重的原石,本以为里面是块羊脂白玉,结果一刀下去,全是石渣,”石老爷子捧着一块废石,声音发颤,“这可是我花了半辈子积蓄从矿上收来的,就这么毁了……”

宋亚轩拿起一块废石,用指尖敲了敲,声音发闷,不似藏玉的原石那般清脆:“这石头的密度不对,里面像是被人填充了别的东西。”他用小刀刮下一点石粉,放在鼻尖闻了闻,“有松脂的味道,应该是有人用松脂将碎玉粘合成块,再裹上石皮,伪装成优质原石。”

刁刁在工坊角落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陶罐,里面残留着黑色的膏体:“这是‘染石膏’,能将普通石头的外皮染成籽料的颜色,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

镇上的玉商说,半月前矿上来了一伙外地商人,高价收购碎玉和普通石头,还请了几个石匠在客栈里闭门不出,不知道在捣鼓什么。“领头的姓胡,听说以前在璞玉斋当学徒,后来因为偷拿店里的玉料被石老爷子赶出去了。”

八人找到胡商人时,他正在客栈里指挥石匠“加工”原石,地上堆着不少裹着松脂的碎玉和染过色的石头。见八人进来,胡商人脸色大变,却还强装镇定:“我……我这是在研究新的玉雕技法,关你们什么事?”

刘耀文上前一步,掀开旁边的麻袋,里面全是和璞玉斋废石一样的“假原石”:“用松脂粘碎玉,用染石膏造假皮,亏你还是石老爷子的徒弟,竟用这种手段坑害师父!”

胡商人见事已败露,索性破罐子破摔:“他石老头凭什么一辈子压我一头?当年若不是他把我赶走,现在璞玉斋的掌柜就是我!我就是要让他尝尝身败名裂的滋味!”

石老爷子闻讯赶来,看着满地的假原石,又看看胡商人,叹了口气:“当年我赶你走,是因为你心术不正,偷玉料只是小事,怕你将来走歪路毁了自己。我本想等你悔悟,再把真本事教你,没想到你……”

说着,石老爷子从怀里掏出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块巴掌大的籽料,玉质温润:“这是你爹当年留给你的,他临终前嘱咐我,若你能改过自新,就把这块玉给你,让你好好学手艺。”

胡商人看着那块玉,又想起父亲临终的嘱托,顿时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师父,我错了!我对不起您,对不起我爹!”

胡商人不仅将卖假原石赚的钱全部退还,还帮着石老爷子挑选新的原石。石老爷子最终还是原谅了他,让他留在工坊打杂,说什么时候他真正明白“玉德”二字,什么时候再教他玉雕。

贡品 deadline 前,石老爷子用一块新发现的羊脂白玉,雕出了一件“百鸟朝凤”摆件,玉质莹白,雕工精湛,再次获得了朝廷的嘉奖。胡商人站在一旁看着,眼神中满是敬佩与悔意。

离开玉门关镇时,戈壁滩的风带着玉石的温润气息,夕阳将镇子染成了金色。贺峻霖手里把玩着一个小玉佩,笑道:“这玉石真假难辨,可人心的善恶却一眼就能看穿,比任何玉都透亮。”

宋亚轩从怀中取出一个木雕,是一块小小的原石,用玉门关镇的枣木刻成,外皮粗糙,内里却刻着一块温润的玉,栩栩如生。他递给刁刁:“这玉石要经过切割、打磨才能显露真容,就像人心,要经过考验、反思才能回归本善。外表的伪装或许能骗人一时,但真正的价值,终究藏不住。”

刁刁接过木雕,指尖轻轻拂过“玉石”的纹路,轻声道:“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匠人雕玉,实则是在雕琢自己的品性。心不正,再好的玉也雕不出佳作。”她抬头看向宋亚轩,眼中的笑意如同和田玉的光泽,温润而醇厚。

马蹄声在戈壁滩上渐行渐远,璞玉斋的灯光在暮色中闪烁,如同玉石的微光。八人知道,江湖的欺诈有时就藏在这一块石头、一把刻刀中,一点怨恨,一丝贪婪,便能让匠心蒙尘,而坚守玉德,给人改过的机会,才能让玉石的温润与人心的善良,相互映照,愈发璀璨。他们的故事,也将如同这玉门关镇的美玉,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发温润,愈发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