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 > 第124章 糖画小摊,糖浆里的浓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糖画小摊,糖浆里的浓淡

小满时节,麦香阵阵,八人来到“甜水镇”的集市。集市中央的“糖画张”小摊前,总围满了孩子,张师傅用熬得透亮的蔗糖画的飞禽走兽,形态逼真,甜而不腻,尤其是他的“十二生肖”糖画,不仅像模像样,还会在糖画冷却前嵌上一小片金箔,阳光下闪着微光,引得孩子们攥着铜板不肯走。

可近来,糖画张的糖画却出了怪事——新做的糖画,刚拿到手就软塌变形,有的还带着一股焦苦味;最让孩子哭闹的是,一批准备在庙会卖的“糖龙”,龙身竟黏糊糊的,沾了满手糖浆,完全没了往日的挺括。张师傅检查了蔗糖的纯度、熬糖的火候,试了多次都没用,只在变形的糖画里,尝到一股生糖的涩味,与他熬透的蔗糖甜味不同。

“前日给李大爷家孙子画的‘糖老虎’,刚递过去老虎尾巴就耷拉下来了,”张师傅捏着一块软塌的糖画,声音里满是无奈,“这是我用上好的广西蔗糖熬的,怎么会这么不经放?”

宋亚轩拿起一块带焦味的糖画,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指尖捻了捻:“这不是纯蔗糖,是掺了麦芽糖的,而且熬糖时火候没掌握好,熬糊了才会发苦。”他又查看黏手的糖龙,发现糖浆熬得太稀,水分没蒸发干净:“有人偷工减料,没把糖熬透就开始画,才会软塌发黏。”

刁刁在糖画摊的工具箱里,找到一袋混着麦芽糖的“蔗糖”,旁边还有一个没洗干净的熬糖锅,锅底结着焦黑的糖渣:“这些东西不是你平日用的,看来是有人动了手脚。”

集市的小贩说,张师傅的徒弟糖豆,最近总嫌熬糖费时间,还说“反正孩子们吃个新鲜,软点黏点不在乎”。糖豆跟着张师傅学了三个月,却总想着快点画完多卖钱,偷偷往蔗糖里掺麦芽糖,被张师傅说过好几次。“前日我还看到他熬糖时没等冒泡就关火,劝他再熬会儿,他说‘快点画完赶庙会’。”

八人找到糖豆时,他正在偷偷用掺了麦芽糖的糖浆画“糖兔子”,熬糖锅底下果然结着焦渣。见八人进来,他慌忙把糖浆锅往炭火炉边挪。

“糖豆,是你往蔗糖里掺了麦芽糖,还没熬透就画糖画?”集市的管事问道。

糖豆红着脸,手捏着糖勺小声说:“我……我就是想省点糖,麦芽糖便宜,没熬透画起来流得快……谁知道会软塌……”他觉得张师傅太较真,糖画反正都是吃的,快点画完多赚点钱,没想到孩子们这么在意。

“画糖画先熬糖,糖不熬透,画就立不住,”张师傅闻讯赶来,舀起一勺刚熬好的纯蔗糖,“我爹当年教我,‘一勺糖,十分火,火到糖纯,画才能活’,蔗糖要‘选得纯、熬得透、晾得净’,一点假都掺不得。你这样做,是把孩子们的欢喜都画成了糊弄!”

说着,张师傅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他年轻时熬坏的糖块,有的焦黑,有的稀软,上面还记着失败的原因:“这是我当年练手时熬坏的糖,你拿去看。若你肯踏踏实实地学,我教你怎么选糖、熬糖、控温,手艺是一勺一勺熬出来的,不是偷出来的。”

糖豆捧着那些焦黑的糖块,想起张师傅顶着烈日守在炭火炉前熬糖,额头的汗滴进糖锅都顾不得擦的场景,顿时红了眼眶,低着头说:“师父,我错了!我不该贪快,更不该用假糖坏了您的手艺!”

糖豆把混了麦芽糖的糖全倒了,跟着张师傅学选纯蔗糖、慢火熬糖。他耐着性子守在炉边,等糖浆熬得透亮起丝才动手画,虽然慢,画出来的糖画却越来越挺括香甜。一个月后,他画的“糖蝴蝶”,翅膀舒展,甜而不腻,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张师傅看着,点头道:“糖浆里的浓淡,不在画得多快,在熬得多透,你总算懂了。”

离开甜水镇时,阳光正好,糖画张的小摊前又排起了长队,孩子们举着新做的糖画欢呼,蔗糖的甜香在麦香里弥漫,醇厚而温暖。贺峻霖手里拿着一个“糖老鼠”,笑道:“这糖画好不好,不在金箔多亮,在糖够纯,熬够透,心诚了,一勺糖也能画出童趣。”

宋亚轩从怀中取出一个木雕,是一把小小的糖勺,用甜水镇的枣木刻成,勺身上刻着“纯粹”二字,质朴而精巧。他递给刁刁:“这糖画要讲究‘糖纯、火足、心细’,才能立得住形,就像做人,要经得起锤炼,守得住本真,才能在世事中活出滋味。一点投机,便会像掺了假的糖浆,看似浓稠,终究会失了本味。”

刁刁接过木雕,指尖轻轻拂过糖勺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糖浆在勺中流动的温热,轻声道:“糖浆里的浓淡,藏着匠人的心意。敷衍了事只会画出软塌的糖画,用心熬制,才能让甜味在岁月的回味中,愈发醇厚,愈暖心田。”她抬头看向宋亚轩,眼中的笑意如同阳光下的糖画,明亮而甘甜。

马蹄声伴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远去,甜水镇的麦浪在风中起伏,与糖画摊的甜香交织成一幅热闹的画。八人知道,江湖的小手艺里,有时就藏在这一勺糖浆、一把糖勺中,一点偷懒,一丝糊弄,便能让匠心失了本味,而坚守纯粹,用心熬制,才能让手艺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香甜,温暖寻常日子。他们的故事,也将如同这甜水镇的糖画,在时光的回味中,愈发甘甜,愈发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