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 > 第125章 剪纸作坊,刀尖上的虚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剪纸作坊,刀尖上的虚实

芒种时节,田垄青青,八人来到“窗花村”。村里的“巧剪坊”是远近闻名的剪纸世家,坊主剪婆婆的手艺堪称一绝——她剪的窗花,线条流畅,镂空精巧,尤其是她的“百福图”,在红纸上剪出百种“福”字,每种字体都搭配不同纹样,过年时贴在窗上,红光映着吉祥,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

可近来,巧剪坊的剪纸却出了问题——新剪的窗花,刚贴上去就有线条断裂,有的镂空处还带着毛边,破坏了整体的美感;最让人惋惜的是,一批准备在端午贴的“五毒图”,竟在装裱时发现多处剪错,蛇的信子成了蝎子的尾巴,完全失了驱邪的寓意。剪婆婆检查了红纸的质量、剪刀的锋利度,试了多次都找不到原因,只在断裂的线条处,发现纸张纤维脆弱,像是用了未经过浆洗的生纸。

“前日给镇上王大户剪的‘龙凤呈祥’窗花,贴在新房窗上,龙角刚粘好就断了,”剪婆婆捏着一片断裂的红纸,声音里满是自责,“这是我用特制的韧红纸剪的,浆洗了三遍,怎么会这么脆?”

宋亚轩拿起一张有毛边的剪纸,对着光查看线条的连贯性,又用指尖捻了捻红纸:“这不是韧红纸,是普通的大红纸,没经过浆洗,纤维松散,才会易断起毛。”他又查看剪错的“五毒图”,发现剪痕犹豫,转折处不够利落:“有人对纹样不熟悉,剪的时候心不在焉,才会出错。”

刁刁在作坊的角落里,找到一摞未浆洗的普通红纸,旁边放着一把刀刃磨损的剪刀,剪口的钝痕与毛边的形状吻合:“这些东西不是你常用的,看来是有人动了手脚。”

村里的妇人说,剪婆婆的孙女剪丫,最近总觉得传统纹样太复杂,偷偷简化了剪纸的步骤,还说“反正贴在窗上远看都一样”。剪丫跟着奶奶学了一年,却总想着快点剪完,偷偷用普通红纸代替韧红纸,被剪婆婆说过好几次。“前日我还看到她剪‘五毒图’时,对着样子都剪错了,劝她仔细点,她还说‘差不多就行’。”

八人找到剪丫时,她正在偷偷用普通红纸剪“喜鹊登梅”,剪刀正是那把磨损的,桌上的剪纸果然有几处线条断裂。见八人进来,她慌忙把红纸往抽屉里塞。

“剪丫,是你用了普通红纸,还用了钝剪刀?”巧剪坊的老邻居问道。

剪丫红着眼圈,小声说:“我就是想快点剪完,普通红纸便宜,钝剪刀用着顺手……谁知道会断会错……”她觉得剪婆婆太严格,剪纸不过是贴来好看的,何必费那么大劲选纸、磨剪刀,没想到差别这么大。

“剪纸如写字,笔锋要利,心意要诚,”剪婆婆闻讯赶来,拿起一张浆洗好的韧红纸,“我娘当年教我,‘一纸一世界,剪要准,空要透,意要足’,红纸要‘浆洗去杂,晾晒增韧’,剪刀要‘日日磨,寸寸利’,一点马虎都容不得。你这样做,是把老祖宗的吉祥意头都剪没了!”

说着,剪婆婆从柜里取出一本《剪纸图谱》:“这是我年轻时练剪的废稿,上面记着每次出错的原因,你拿去看。若你肯静下心学,我教你怎么选纸、磨剪、记纹样,手艺是一刀一刀练出来的,不是糊弄出来的。”

剪丫捧着图谱,里面的废稿有的线条歪斜,有的镂空错乱,旁边写着“心不专”“手不稳”的批注,想起剪婆婆为了记熟一种纹样,对着样子临摹几十遍的场景,顿时红了眼眶,低下头说:“奶奶,我错了!我不该偷懒,更不该用坏纸坏了您的剪纸!”

剪丫把普通红纸和钝剪刀全换了,跟着剪婆婆学选纸、浆洗、磨剪。她耐着性子记熟每种纹样,剪的时候凝神静气,虽然慢,剪出来的作品却越来越精致。一个月后,她剪的“莲年有余”窗花,线条流畅,镂空精巧,得到了村里人的称赞,剪婆婆看着,欣慰地说:“刀尖上的虚实,不在剪得多快,在用心多专,你总算懂了。”

离开窗花村时,田垄上的麦子泛着金黄,巧剪坊的新窗花在阳光下晾晒,红得像一团团火焰,剪刀开合的“咔嚓”声与蝉鸣交织,热闹而踏实。贺峻霖手里拿着一张“福”字剪纸,笑道:“这剪纸好不好,不在花样多繁,在线条匀不匀,心意真不真,心诚了,红纸也能剪出福气。”

宋亚轩从怀中取出一个木雕,是一把小小的剪刀,用窗花村的梨木刻成,刀身上刻着“专注”二字,精巧而锋利。他递给刁刁:“这剪纸要讲究‘纸韧、刀利、心专’,才能剪出意境,就像做人,要内心坚定,行事果断,才能在世事中剪出自己的模样。一点浮躁,便会像钝刀剪纸,看似能成,终究会失了神韵。”

刁刁接过木雕,指尖轻轻拂过刀刃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红纸在刀尖流转的灵动,轻声道:“刀尖上的虚实,藏着匠人的心境。敷衍了事只会剪出粗糙的作品,用心专注,才能让红纸在刀尖绽放出最美的吉祥。”她抬头看向宋亚轩,眼中的笑意如同红纸上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马蹄声伴着剪刀的“咔嚓”声远去,窗花村的炊烟在暮色中升起,与剪纸的红影交织成一幅祥和的画。八人知道,江湖的小手艺里,有时就藏在这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中,一点懈怠,一丝糊弄,便能让匠心失了韵味,而坚守专注,用心打磨,才能让手艺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吉祥,温暖寻常日子。他们背景|文案

只后来我再遇见谁,

都有了无法避免的参照,唯独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我在深夜拾起头,

突然意识到这深深的还憾,永远在天上。

我啊,还没有和你一起,偷看过月亮。的故事,也将如同这窗花村的剪纸,在时光的映照中,愈发鲜活,愈发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