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 > 第127章 风筝工坊,竹篾间的巧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风筝工坊,竹篾间的巧拙

大暑时节,热风裹挟着蝉鸣,八人来到“鸢飞渡”。渡口旁的“云鹤风筝坊”以扎制大型风筝闻名,坊主风老爹扎的“千米龙筝”曾在运河畔放飞,龙身蜿蜒如活物,引得两岸百姓惊呼,连远方的客商都来预定。

可近来,云鹤风筝坊的风筝却接连出问题——新扎的龙筝,放飞时总在空中打转,有的竹篾突然折断,龙身从半空栽落;最让人揪心的是,为七夕庙会准备的“牛郎织女”风筝,升空后不到半个时辰,织女的衣袖就被风撕裂,成了断翅的蝴蝶。风老爹检查了竹篾的韧性、布线的角度,试了多次都找不到症结,只在折断的竹篾里,发现纤维中有虫蛀的细孔,显然是选料时没细看。

“前日给盐商赵老爷扎的‘九凤朝阳’风筝,刚飞到树梢高,凤翅就断了两只,”风老爹捏着断裂的竹篾,声音里满是沮丧,“这是我从南山竹林挑的三年老竹,怎么会这么脆?”

宋亚轩拿起一段打转的风筝竹骨,对着阳光查看弯曲弧度,又掂量了重量:“这不是老竹篾,是新伐的嫩竹削的,韧性不足,重心也没调好,才会失衡打转。”他又查看撕裂的衣袖,发现糊面用的棉纸太薄,浆糊也调得太稀:“有人偷换了竹篾,还用了劣质棉纸,才会经不住风力。”

刁刁在风筝坊的原料堆里,找到一捆带着虫眼的嫩竹,旁边还有一卷薄如蝉翼的劣质棉纸,与风老爹常用的厚实皮纸截然不同:“这些东西不是你常用的,看来是有人动了手脚。”

渡口的船工说,风老爹的徒弟风娃,最近总嫌老竹篾削起来费力,还说“风筝飞那么高,谁看得清竹篾好坏”。风娃跟着风老爹学了两年,却总想着快点扎完交货,偷偷用嫩竹代替老竹,被风老爹骂过好几次。“前日我还看到他往浆糊里兑水,说‘涂得快’,劝他别乱来,他不听。”

八人找到风娃时,他正在偷偷用嫩竹篾扎“蝴蝶风筝”,糊面用的正是那卷劣质棉纸。见八人进来,他慌忙把竹篾往草堆里藏。

“风娃,是你用了嫩竹篾,还换了劣质棉纸?”风筝坊的老伙计问道。

风娃擦了把汗,嘟囔道:“我就是想快点扎完,嫩竹好削,薄纸轻,飞得高……谁知道会断会裂……”他觉得风老爹太死板,风筝只要能飞起来就行,用料差点没人会在意,没想到差别这么大。

“扎风筝先识竹,竹不韧,风就不稳,”风老爹拿起一根老竹篾,“我师父当年教我,‘一筝千篾,篾要匀,骨要挺,线要牢’,选竹要‘春选竿,冬藏篾’,削篾要‘薄如纸,韧如筋’,糊面要‘纸要厚,浆要稠’,一点马虎都容不得。你这样做,是把性命都系在了破风筝上!”

说着,风老爹从柜里取出一本《扎鸢图谱》:“这是我年轻时扎坏的风筝记录,有的栽进河里,有的挂在树梢,上面记着每次出错的原因,你拿去看。若你肯静下心学,我教你怎么选竹、削篾、调重心,手艺是一根篾一根篾扎出来的,不是凑出来的。”

风娃捧着手记,里面画着各种失控风筝的草图,旁边写着“嫩竹易折”“纸薄易裂”的批注,想起风老爹为了找一根合格的竹篾,在竹林里转了一整天的场景,顿时红了眼眶,低下头说:“师父,我错了!我不该偷懒,更不该用坏料坏了您的风筝!”

风娃把嫩竹篾和劣质棉纸全扔了,跟着风老爹学选竹、削篾、调浆。他耐着性子把竹篾削得厚薄均匀,浆糊调得稠稠的,虽然慢,扎出来的风筝却越来越稳。一个月后,他扎的“蜻蜓风筝”,翅膀舒展,在空中稳稳盘旋,得到了渡口孩子们的欢呼,风老爹看着,欣慰地说:“竹篾间的巧拙,不在扎得多快,在算得多准,你总算懂了。”

离开鸢飞渡时,运河上飘着几盏新扎的风筝,龙筝的鳞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放线的“呜呜”声与水声交织,热闹而壮观。贺峻霖望着空中的风筝,笑道:“这风筝飞得稳不稳,不在个头多大,在竹篾韧不韧,心思细不细,心诚了,竹篾也能载着心意飞上天。”

宋亚轩从怀中取出一个木雕,是一只小小的风筝骨架,用鸢飞渡的竹根刻成,骨架上刻着“巧稳”二字,精巧而坚韧。他递给刁刁:“这扎风筝要讲究‘篾韧、纸厚、线牢’,才能抗住风浪,就像做人,要懂得扎实根基,巧思布局,才能在世事中从容翱翔。一点侥幸,便会像嫩竹扎的风筝,看似能飞,终究会在风中坠落。”

刁刁接过木雕,指尖轻轻拨动竹篾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风筝在风中的力道,轻声道:“竹篾间的巧拙,藏着匠人的智慧。敷衍了事只会扎出短命的风筝,用心计算,才能让竹骨在风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她抬头看向宋亚轩,眼中的笑意如同空中的风筝,自在而笃定。

马蹄声伴着风筝线的“呜呜”声远去,鸢飞渡的夕阳将水面染成金红,与空中的风筝交织成一幅壮阔的画。八人知道,江湖的匠艺之路上,有时就藏在这一根竹篾、一张棉纸中,一点懈怠,一丝投机,便能让匠心失了平衡,而坚守巧思,用心扎制,才能让风筝在岁月的长风里,愈发稳健,愈发动人。他们的故事,也将如同这鸢飞渡的风筝,在时光的牵引中,愈发高远,愈发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