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 > 第136章 银饰小铺,银花里的虚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银饰小铺,银花里的虚实

大雪纷飞,寒意彻骨,八人来到“银匠街”。街尾的“聚珍银铺”以打制细巧银饰闻名,铺主银巧娘做的银饰,成色足,工艺精,尤其是她的“花丝嵌宝”银簪,用细如发丝的银丝编织出缠枝花纹,再嵌上细小的宝石,阳光下闪闪烁烁,是闺中女子的心头好,连城中的首饰楼都来定制。

可近来,聚珍银铺的银饰却出了问题——新打的银簪,戴没几日就失去光泽,有的甚至弯折变形,银丝还会勾住头发;最让人糟心的是,一批准备在年节卖的“龙凤呈祥”银锁,竟在给孩子佩戴时,锁链突然断开,银锁摔在地上,边角都磕瘪了。银巧娘检查了银料的纯度、锻造的火候,试了多次都找不到原因,只在变形的银饰上,发现银质偏硬,还带着一股刺鼻的金属味,与纯银的温润截然不同。

“前日给李小姐打的‘蝶恋花’银镯,刚戴了半月,花瓣就被压瘪了,”银巧娘捏着变形的银镯,声音里满是自责,“这是我用十成足银熔的料,反复锻打了二十遍,怎么会这么不经戴?”

宋亚轩拿起一支发乌的银簪,用指尖捻了捻银丝,又用牙轻咬了一下:“这不是纯银,是掺了铜和镍的合金,银含量不足三成,而且锻打时火候没掌握好,银丝没打透,才会易折发乌。”他又查看断开的锁链,发现链环接口处焊接不牢,还有明显的虚焊痕迹:“有人用了劣银,焊接时又图快,没焊结实,才会断开。”

刁刁在银铺的废料堆里,找到一块发黑的合金料,旁边放着一把没打磨锋利的刻刀,刀痕与银饰上的粗糙纹路吻合:“这些东西不是你常用的,看来是有人动了手脚。”

街上的老主顾说,银巧娘的徒弟银珠,最近总嫌纯银太软、不好塑形,还说“反正戴在身上,谁会真的去验成色”。银珠跟着银巧娘学了一年,却总想着快点做出成品,偷偷往银料里掺铜,被银巧娘说过好几次。“前日我还看到她焊接锁链时,火枪只烧了一下就停了,劝她多烧会儿焊牢点,她却说‘快点做完赶工’。”

八人找到银珠时,她正在偷偷用合金料打制“梅花”银钗,火枪还放在旁边,钗头的花瓣果然歪歪扭扭。见八人进来,她慌忙把合金料往铁盒里藏。

“银珠,是你往银料里掺了铜,还没焊牢就完工?”聚珍银铺的老伙计问道。

银珠红着眼圈,小声说:“我就是想省点料,铜能让银变硬好塑形,少烧会儿火也能接上……谁知道会断会变形……”她觉得银巧娘太较真,银饰只要样子好看就行,何必非要用纯银、费那么大劲锻打,没想到差别这么大。

“打银如做人,银不纯,心就不实,”银巧娘拿起一块亮闪闪的纯银料,“我娘当年教我,‘一钱银,千般力,纯则坚,实则久’,选银要‘去杂质,存真金’,锻打要‘千锤炼,百遍磨’,焊接要‘火要足,接要实’,一点虚都容不得。你这样做,是把大家的信任都打成了假货!”

说着,银巧娘从匣子里取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她年轻时打坏的银饰,有的断了链,有的变了形,上面都标着“银不纯”“焊不牢”的记号:“这是我当年练手时做坏的东西,你拿去看。若你肯踏踏实实地学,我教你怎么辨银、锻打、焊接,手艺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不是糊弄出来的。”

银珠捧着那些变形的银饰,想起银巧娘为了提纯一小块银料,守在熔炉边熬到深夜的场景,顿时红了眼眶,低下头说:“师父,我错了!我不该贪便宜,更不该用劣银坏了您的名声!”

银珠把合金料全倒了,跟着银巧娘学辨纯银、反复锻打、扎实焊接。她耐着性子用纯银料练习,每一个链环都焊得结结实实,虽然慢,打出来的银饰却越来越温润结实。一个月后,她做的“素面银锁”,成色足,锁链牢固,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银巧娘看着,欣慰地说:“银花里的虚实,不在做得多快,在银多纯,工多实,你总算懂了。”

离开银匠街时,雪花落在聚珍银铺的窗台上,新打的银饰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银锤敲击银料的“叮当”声与风雪声交织,踏实而温暖。贺峻霖拿着一支“兰草”银簪,笑道:“这银饰好不好,不在宝石多亮,在银够纯,工够细,心够诚,心诚了,素银也能闪出水光。”

宋亚轩从怀中取出一个木雕,是一把小小的银锤,用银匠街的枣木刻成,锤头上刻着“实诚”二字,精巧而厚重。他递给刁刁:“这打银要讲究‘银纯、锻足、焊实’,才能经得起佩戴,就像做人,要懂得真诚无欺,扎实做事,才能在世事中赢得信赖。一点投机,便会像掺假的银饰,看似光鲜,终究会在时光中露怯。”

刁刁接过木雕,指尖轻轻拂过锤面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银料在锤下的延展,轻声道:“银花里的虚实,藏着匠人的品性。以次充好只会打出短命的银饰,用心打制,才能让银器在岁月的佩戴中,愈发温润,愈显真情。”她抬头看向宋亚轩,眼中的笑意如同银饰上的光,明亮而纯粹。

马蹄声伴着银锤的“叮当”声远去,银匠街的雪在灯笼的映照下泛着白光,与银铺的暖意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八人知道,江湖的小手艺里,有时就藏在这一块银料、一把银锤中,一点懈怠,一丝欺瞒,便能让匠心失了分量,而坚守真诚,用心锻造,才能让银饰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珍贵,愈发动人。他们的故事,也将如同这银匠街的银饰,在时光的打磨中,愈发纯粹,愈发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