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 第42章 依稀是故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一声声战鼓声中,袁熙出了中军大营。

龙骑已经端坐在马背上,恭迎袁熙的到来。

指挥龙骑的是代司马郭烈。

郭烈武艺不错,但骑战水平算不上一流,并不是理想的龙骑指挥人选,所以眼下还只是代行。等有了合适的人选,郭烈还会回到虎卫,充当许褚的副将。

看到袁熙,郭烈轻踢马腹,挽缰大喝。

“龙骑七百五十九人,实到七百五十九人,请君侯检阅。”

袁熙点点头,转头看向刘备。“府君,龙骑是子龙亲自挑选、亲自训练的精锐。大白登山一战,他们随子龙在鲜卑人的阵中往复冲杀了半日,最后击溃了十倍于己的鲜卑精骑,是当之无愧的精锐。”

刘备咽了口唾沫,免得羡慕的泪水从眼角流下。

赵云曾是他的骑将,却一直没机会挑选精锐,训练出一支真正的亲卫骑。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却是为袁熙实现的。

情何以堪啊。

看看眼前这些精骑,比曹操的虎豹骑还要出色数倍,足以当得起龙骑之名。

当然,他更清楚,这龙骑的龙字来自于子龙,寄托着袁熙对赵云的器重和信任。

上苍啊,如果我与子龙无缘,你为什么要让我见到他。

如果我与子龙有缘,你为什么要我失去他?

刘备一时哽咽,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片刻后,他才控制住情绪,强笑道:“得遇君侯,是子龙的荣幸,愿君侯信他用他,让他能追随卫霍,成为一代名将。”

“理当如此。”袁熙含笑说着,轻抖马缰,继续向前走去。

龙骑跟了上来,跟在虎卫后面。

再往前,是突骑的大营。

这次随袁熙来的突骑只有千人,正好一个大营。他们在营前列阵,看着由龙骑、虎卫夹侍而来的袁熙、刘备,握紧了手中的长矛,目光紧紧跟着袁熙,仿佛随时可以跟着袁熙冲锋陷阵。

突骑虽然不以玄甲为名,但人人披甲,而且是比玄甲营防护更好的全身甲,保护前胸后背的两片铠之外,还有护肩、披膊、护腿,护胫。除了没有马甲,几乎和甲骑一模一样。

在袁熙所领的骑兵中,突骑的装备是最好的,也就龙骑比他们稍微强一点。

这是袁熙集幽州、冀州铁官之力打造出的最强骑兵,总共三千骑,这次带来一千骑。

看到这一千骑兵,刘备的心情终于控制不住了,一声叹息。

“没想到时隔数年,又见渔阳突骑的风采,而且更胜一筹。”他转头向袁熙拱拱手。“君侯的这些骑兵,比公孙伯珪更强,堪称渔阳突骑成名以来最强。”

袁熙例行谦虚,连连摇手。“府君过奖,愧不敢当。我只是花了些钱,给他们装备了一些甲胄、兵器而已。这还是冀州帮了大忙,仅凭幽州,也做不到这么好。”

刘备听了,更加羡慕。

幽州一直仰仗冀州的接济,冀州人——尤其是冀南人——多少有些看不起幽州,能让冀州人如此慷慨的帮助幽州,提供大量的甲胄,也只有袁熙可以做到了。

换一个人,冀州人就算有这个财力,也不会放心。

谁知道幽州人得到了甲胄之后会不会翻脸,捅冀州人一刀?

在冀州人的眼里,幽州人其实比乌桓人好不到哪儿去,都是好用的刀,却又始终无法真正信任。不能不用,又不能不提防。

“君侯与冀州虽非一母同胞,却胜似同胞,令人羡慕。”

袁熙笑而不语。

说话间,突骑司马阎志踢马来到跟前,举手施礼。“突骑一千二百八十一人,实到一千二百八十一人,请君侯检阅。”

袁熙举手致意。

阎志举起手,一千多名突骑齐声大喝。“幽州突骑,愿随君侯,横行天下。”

袁熙有些意外,看了阎志一眼。

阎志含笑躬身施礼。

袁熙很满意,阎志这么做是在表忠心啊。他要用实际行动表明,他对阎柔被禁锢的事绝无怨言,愿意继续效忠,而且要摆在明处。

这很好,他带阎志来河东是对的。

刘备在一旁看得清楚,心中激起的波澜不亚于看到突骑精良的装备。他有点明白袁熙为什么敢信任渔阳突骑了,鲜于辅、田畴、阎志等人已经被袁熙折服,就算袁熙禁锢了阎柔,就算袁熙将冀州人赵云当成心腹,他们也没有一丝异心。

换言之,幽州大族已经决心向袁熙效忠。

只有如此,袁熙才有可能不惜成本的装备渔阳突骑,并将之当成自己决胜负的力量。

这可是他从来都没敢想的事。

这就是出身带来的差距。

鲜于辅等人永远不会效忠于他,却不敢一直与袁熙对抗。官渡刚刚决出胜负,他们就投降了。

这不是袁熙的胜利,而是汝南袁氏的胜利。

刘备暗自摇头。面对此情此景,他已经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情。

有羡慕,有嫉妒,甚至还有一点点恨。

如果祖先没有丧失爵位,如果他还是世系清晰的宗室,又怎么会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渔阳突骑之后,是刚刚成立不久,名声也最响亮的玄甲营。

见识过龙骑和突骑之后,刘备对玄甲营赖以成名的玄甲没有任何兴趣,只是看到那些明显是异族的勇士目光灼灼的看着袁熙,比龙骑、突骑还要炙热时,心里有些感慨。

公孙瓒以白马将军之名威震北疆数十年,都没能真正收服乌桓人、鲜卑人,如今袁熙却能让这些异族勇士穿上汉人的军服,为汉人征战,实在令人羡慕。

听说袁熙有雄心壮志,要化胡为夏,将边疆再次推到草原之北,重现卫霍当年的风采,原本觉得胡扯,现在看来,他说不定真能办成。

玄甲营之后,依次是鹿离率领的代郡乌桓骑兵和张辽、徐晃等人的大营。

刘备跟着袁熙,一个接一个的看过去,突然有些恍惚,身边这个人似乎不是袁熙,而是另一个故人。

不仅是因为眼前的张辽、徐晃等旧相识,还因为他们的军阵。

这么多年来,他见过无数人的军阵,唯有曹操最擅长治军,军阵也最为严整,而眼前的军阵神似曹操的军队,甚至更胜一筹,有青于出蓝而胜于蓝的意味。

刘备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一眼袁熙身边的郭嘉,又看了一眼稍远的贾诩,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袁熙乎?曹操乎?茫然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