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卢毓刚刚弱冠,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一心想立功名。这次随袁熙出征,他比较积极,除了记录山川形势,还结合经史,将相关地形过往的军事摘录出来,集结成册,供袁熙参考。

看着卢毓写成的文稿,袁熙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儒子弟的真正实力。

作为卢植的儿子,卢毓比其他读书人明显要高出一筹。

他什么都好,聪明机敏,年轻有朝气,精气旺盛,学识过人。

只有一样不好,自负,看不起人。

就连袁熙,在他眼里都只有两句话,八个字:一是不学有术,一是忠孝仁厚。

最后总结成四个字:天佑之人。

几乎所有人都对卢毓没好感,觉得这小子自恃出身,目中无人。

只有袁熙不介意,反倒觉得卢毓看人很准。

他也觉得自己没什么学问,除了出身好一点,运气好一点之外,一无是处。而且平心而论,他对经学真没什么兴趣。不仅是家传的《孟氏易》,他对所有的经学都兴趣不大。

至于忠孝仁厚和天佑之人,他也没太当真,只当是卢毓给他留面子。

由此可见,这年轻人还是有分寸的,并不是那么的狂,至少没有他见过的狂生那么狂。

得益于出身,他见过的狂生也不少,比如还在幽州的孔融,还有比孔融更狂的祢衡。

可能也是因为见过更狂的人,所以在袁熙眼里,卢毓最多也就是年少轻狂,算不上真正的狂生。

看在卢植与袁氏的渊源上,他可以不计较卢毓的狂,反而觉得有趣。

卢植是关中大儒马融的弟子,按照辈份算下来,与袁绍的叔叔袁隗、叔母马伦平辈——马伦就是马融的小女儿。当初袁绍请卢植为军师的时候,就是执子弟礼。

按照这个算法,卢毓也比袁熙高一辈。但他的年龄要比袁熙小得多,就算袁熙愿意执子弟礼,他也不敢受。

两人的相处也就多了几分乐趣,君臣之外,还有年长的晚辈和年少的长辈之间的别扭。

这一日,登上飞狐塞,袁熙一边欣赏眼前的奇险风光,一边对卢毓说道:“我听说你又拒了刘玄德馈赠?”

卢毓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

“为何?刘玄德虽然不学无术,对你这个师弟还是很关心的。”

“我可没他那样的师兄。”卢毓不屑一顾。“他和公孙瓒都只是在籍的记名而已,算不是先父真正的弟子,也就不是我的师兄。我的师兄弟只有一个,那就是渤海高诱。”

卢毓转头看了袁熙一眼,撇撇嘴。“可惜君侯看不上。”

袁熙笑了起来。“真不是我看不上,而是我用不了,又养不起。你这些天也看到了,幽州就没多少土地,养活不了多少人。他一心只想做学问,我连供他的笔墨都供不起,哪敢请他来。我要是冀州牧,肯定请他来,安排一个院子给他,什么也不做,就安心做学问。”

“君侯说话可算数?”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袁熙拍拍胸脯。“等幽州有了钱,我立刻就派人去渤海请他。”

“儒生暂时用不上,其他人用得上不?”

“谁?”

“韩宣韩景然,人虽短小精悍,却足智多谋,有大臣气度。”

“哪里人?”袁熙警惕地问道。

他不请卢毓看中的高诱来,还真不是因为钱的事。

说实在的,身为幽州牧,又有中山甄氏这样的妻族外援,他养几个书生非常轻松。

他不请高诱,纯属是因为高诱是渤海人。他去渤海请人,有挖袁尚墙角之意,还会显得袁尚不会用人。虽然这种想法很无趣,但他不想多事。

对他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卢毓沉默了片刻。“渤海人。”

袁熙扬扬眉,果然。“这个韩宣既然这么出名,怎么没去邺城?”

卢毓转头看了袁熙两眼。“他出身不高,没人推荐,家里也没什么钱,再加上……脾气也有点倔。”

袁熙明白了。

出身一般,家境贫寒,脾气还不好,这样的人的确很难出头,尤其是之前汝颍人还在邺城的时候。

“我推荐他去大将军府吧。”袁熙沉吟良久,说道:“如果高诱愿意的话,我一并推荐过去。”

卢毓想了想。“既然如此,还是由我来推荐吧,免得给君侯惹事。”

袁熙嘿嘿笑了两声,就说这小子是外冷内热,还是知道轻重的。“如果大将军不要他们,那我就要了。不过,让他们来投奔你,而不是我。”

卢毓心领神会,躬身领命。

袁熙转身离开,沿着要塞的城墙走了一段,来到泄归泥身边。

泄归泥正将身体探出城墙,看着两山之间狭窄的山沟出神。

两山原本就靠得近,现在正是初夏,草木繁盛,两侧山坡上的树木树叶浓密,又将山路遮去一半,只剩下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一条线,看看就知道很难行走。

看到这样的道路,再看看脚下的要塞,泄归泥很绝望。

明明知道过了这道要塞就是富庶的中山国,想通过这道要塞却是千难万难,甚至说绝不可能。

“如果是你,有办法攻破这道要塞吗?”袁熙走到他身边,含笑问道。

泄归泥吃了一惊,连忙站好,拱手施礼,强笑道:“君侯,我哪有这本事。再说了,能做生意,何必要强攻呢。我们又不是想进入中原,只是想得到中原精美的货物罢了。”

“说得也是。”袁熙伸手指指。“如今几乎每天都有商队从这里经过,一路北上,直到草原深处。你们想要的东西都可以买到,还能将各种皮货换成钱,的确没必要费力来攻。”

泄归泥连连点头。“君侯说得对,我也是这个意思。人都说我们鲜卑好战,其实不是我们鲜卑好战,而是草原上生活辛苦,不得不如此。你看那些入塞定居的,和汉人有什么区别?”

袁熙满意地点点头。

不管泄归泥说的是不是真心话,他的目的都达到了。

鲜卑人虽然没什么文化,却不傻,他们清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君侯,我有一件事,想……”泄归泥挠挠髡头,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什么事,直说无妨。”

“喏。我听说,君侯给了鹿大帅一百副甲胄。”

“嗯,刚准备好,正要给他送过去。”

“那……君侯能给我们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