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嘉出了门,对蒋干说道:“子翼,带你去看看胡市?你这衣衫有些单薄,夜里怕是受不住。去买几件好的皮裘,以后出塞也用得着。”

蒋干正中下怀,又对辛毗说道:“佐治,一起?”

辛毗想了想,也点头答应,三人一起上了车,向胡市驶去。

“奉孝,你觉得天子真会调凉州兵入朝吗?我怎么觉得,这事越想越不对劲。换作别人,还可以理解。天子当初可是被……”他咽了口唾沫,看看蒋干。

蒋干咧着嘴笑了。“被董卓吓着了,逃出洛阳嘛,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辛毗有些不好意思。

他本来不会如此失言,实在是今天听到的消息过于震撼,让他有点心神不宁了。一想到凉州兵光明正大的进入豫州,又趁着袁绍、袁谭父子相争的机会大肆杀戮,他就觉得后背发凉。

当年徐荣击破孙坚,进入阳翟,当众烹了颍川太守李旻的事,他可是亲眼目睹,至今记忆犹新。

郭嘉双手抱膝,靠着车厢,笑道:“佐治,你还是不了解天子。我之所以觉得这很可能是天子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他就是个好赌之人,而且不幸的是,他运气极好,到目前为止,都赌赢了。即使明明赌输了,最后也能反败为胜。如此反复几次,很难不故技重施。”

辛毗犹豫了良久。“你猜有几成?”

郭嘉撮起手指。“七成。”

“这么高?”辛毗、蒋干异口同声。

郭嘉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刚才燕王说,就算天子要调兵,也会调幽州兵或者并州兵,而不是凉州兵。可是在我看来,天子最不可能调的就是幽州兵,其实是并州兵。”

“为何?”

“原因很简单,燕王仁厚,夹在君父与兄长之间难以抉择,帮哪个都不行。与其如此,不如让他置身事外,尽可能减少不确定的风险。至于并州兵……”

郭嘉嘿嘿笑了两声。“你们以为并州大族和关东士大夫有什么区别?说不定,他们更希望朝廷推行封建,光明正大的拥有部曲、私兵。并州胡人多,那可都是战力又强,又不用花费太多的部曲,只要给口饭吃不行。幽州、冀州的胡人奴婢便宜,并州的只会更便宜。”

蒋干若有所思,轻轻的点了点头。“这么说来,的确是调凉州兵的可能性最大。”

郭嘉看了辛毗一眼,却没说话。

辛毗眨了眨眼睛,突然心中一动,刚要说话,郭嘉却又将目光转了开去。辛毗会心,立刻闭上了嘴巴,只是嘴角忍不住挑起,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郭嘉对蒋干说道:“子翼,镇北将军是天子心腹,虽然来了冀州,应该还会不时有密诏给他。你要和他保持联络。一有消息,立刻通报都护府,早做准备。”

“这是自然。”蒋干笑道:“燕王以国士待我,我自然当以国士报之。”

——

三人来到胡市,下了车,走进市门,眼前顿时热闹起来,连在一起的店铺,摆着满满当当的货物,以及眉目娇好、热情好客的伙计,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

蒋干很惊讶。“想不到这胡市如此热闹,就算是和寿春的大市比,也不遑多让。”

郭嘉笑道:“你就别提寿春的大市了,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蒋干哈哈一笑,有点不好意思。“也没几年,也就是袁公路到了寿春,才将寿春祸害得不轻。现在已经有所恢复了,估计用不了几年,就能重现当年盛况。”

“你觉得濡须口这一战要打多久?”

“最多一年吧。超过一年,各地的豪强也受不了。豫州也是官渡之后才有所起色的,之前也是民不聊生,无法生产。两年收成积余,支持一年的战事,几乎是极限了。”

蒋干看了郭嘉一眼,突然又笑了起来。“说起来,眼下这形势,和曹公也有干系。”

“这和曹公有什么干系?”郭嘉不以为然。“曹公若是官渡取胜,绝不会纵容那些人肆意妄为,周公瑾也不可能在濡须口筑城。”

蒋干笑得更加灿烂。“那你可知朝廷为何对豫州大族如此优待?”

“这还用说,自然是因为天子出自豫州,又得豫州大族拥戴。当初他与曹公对峙官渡时,汝南人可给曹公找了不少麻烦,曹公不得不调曹子孝前去平叛。”

“后来还减免了赋税,对吧?”

郭嘉微怔,停住脚步,转身看着蒋干。“这么说来,的确有些干系。”

“当然有干系。天子进豫州时,以李文达(李通)为汝南太守,后来李文达调离,又推荐了赵伯然(赵俨)。赵伯然说,天子出自汝南,当礼待乡党,不能薄于曹公。”

蒋干摇摇头,叹息道:“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想到今日,又会不会后悔。他想为乡党求恩泽,却为乡党招来了战祸。这一战之后,不管哪一方胜,都会有不少豫州人死于战乱。唉,真是想想都让人怆然啊。”

郭嘉转头看向辛毗,辛毗点了点头。

他听说过这件事,知道蒋干没有夸大其辞,只是当初谁也没想到袁绍的转变会这么快,这才两年时间,就要对乡党下狠手了,甚至还想引关东士大夫最痛恨的凉州兵参战。

郭嘉挥了挥手。“事已至此,之前的事就不必再提了,不如说说以后该如何处置。如果天子取胜,支持吴王的大族会被清洗,天子会得到一些土地和财物,朝廷财赋不足的窘境会略有缓解。如果吴王取胜呢?他要重赏功臣,却没有多余的土地,恐怕只能答应封建了。你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结果吗?”

辛毗还没说话,蒋干先笑了起来。“吴王胜不了。”

“为何?因为天子有西凉兵?”

“就算天子不调西凉兵参战,吴王也胜不了。”蒋干一声叹息,在一个卖皮裘的店铺前停下,一个年轻的胡姬立刻迎了上来,上下打量了蒋干两眼,眼神炙热。“这位郎君,是刚从中原来吗?”

蒋干一愣。“你能看出我是中原人,我可以理解。你何以知道我刚从中原来?”

胡姬掩唇一笑,伸手指了指蒋干身上的衣服,又指了指郭嘉、辛毗。“看三位的衣服就知道了。只有刚从中原来的才会穿丝絮制成的冬衣,在燕国待了几天,就会换成这种新式的皮裘。你看,外面是软绵的羊羔皮,里面是丝絮,既舒服,又护风,最是暖和。哪怕是再冷的天气出门,一件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