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袁熙看着曹冲,暗自感慨。

这孩子太招人喜欢了。聪慧,有分寸,还特别会说话,天生就是做官的材料。

他这么想留下郭嘉,至少有一半原因是因为曹冲。

如果能将曹冲收为己用,将来必是栋梁之才。

你看他这几句话,既说明了张辽遭人忌恨的原因,又夸了张辽勇武,还夸了曹操明辨是非,最后却不暴露始作俑者,落下背后臧否的口实。

宾客们也对曹冲刮目相看。

之前不知道曹冲身份,只当是个普通童子郎。袁熙称王之后,身边多了不少童子郎,有汉人,也有胡人,都是官员子弟,曹冲并不起眼。谁也没想到曹冲会是曹操之子,而且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口才。

当然,更让他们惊奇的是袁熙杀了曹操,居然还能将曹操的儿子留在身边,毫不设防。

张辽打量着曹冲,笑容满面。“与两年前相比,公子不仅高了,也更壮了,真是可喜可贺。”他对袁熙说道:“大王可能不知道,公子出生之后,即以聪慧而受曹公宠爱,可惜他身体一直不太好,曹公常常为此叹息,有传位公子之心,又怕公子寿命不永。如今到了燕国,受大王庇护,公子如此强壮,曹公九泉之下也能心安了。”

袁熙哈哈一笑,扬扬手。“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郭奉孝的一片忠心所致。为了仓舒,他从中原请来了神医华佗,传授仓舒导引术,好像是叫五禽戏吧,颇有功效。”

“原来如此。”张辽恍然,随即又道:“即使如此,也是大王仁厚,将来必然福泽绵长,富贵常葆。”

袁熙笑着拱拱手。“借文远吉言。我无才无德,承祖上荫德,爵为燕王,官拜都护,正当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上报君恩,下庇移民,以保富贵。”

宾客们听了,纷纷上前附和、奉承。

热闹了一阵后,袁熙请张辽暂坐,先处理了一些事务,送别了堂上的客人后,才与张辽单独说话。

“你说槛车征送鄄城,是怎么回事?”

张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起了并州的事。

他在卧虎山立了功,带着战利品返回并州后,有袁熙的书信,荀衍没有为难他,但新任雁门太守郭缊却不肯放过他,非说他违反了军令,延误了归期,不仅没收了他的战利品,还要将他槛车征送鄄城治罪。

荀衍虽然想为他说情,却也不愿因此得罪郭缊以及其他太原世家,只能拖时间。

好在后来有诏书到,将张辽部划归幽燕都护,不再受郭缊节制,这件事才算不了了之。

即使如此,他在卧虎山得到的战利品也没能要回来。如今他的部下由他的兄长张泛指挥,滞留五原塞,等待粮草、辎重。受降城远在塞外,荒废多年,没有足够的粮草、辎重,他是不敢出塞的。

“荀刺史正在想办法筹集粮草,但是太原世家不支持,进展很不理想。没奈何,我只得先赶来见大王,请大王帮我们想想办法。”

张辽还没说完,袁熙的脸就阴了。

太原的世家胆子真大,不仅抢了张辽的战利品,还要将张辽送到鄄城治罪。他们这是多自信,才会觉得鄄城的朝廷一定会按照他们的希望处置张辽?

这里面,应该有汝颍人的功劳吧。

好么,王允死后断掉的那口气又续上了。

幽州如今自顾不暇,哪有余力为张辽所部提供辎重、粮食。原本指望并州,现在看来,纯属痴人说梦。情况比他想象的更严峻,有些人也比他想象的更可恶。

简直是该死。

此时此刻,袁熙理解了袁绍为什么会和汝颍世家反目,甚至威胁要引凉州兵参战。

这种被人卡住脖子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

“文远,你先住下,粮草、辎重的事,我来想办法。”

“喏。”张辽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

新年典礼之后,抢在郭嘉启程之前,袁熙召集众人开了一次会,商量为幽燕都护府提供粮食的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幽燕都护府就是个笑话。就算有再多的精兵猛将也没用,只会饿死在草原上。

三部之中,除了驻扎在宁县的赵云所部之外,张辽、鲜于辅都面临着粮食供应的问题,又以张辽部的情况最为严峻和迫切。

根源就是太原世家不愿意为张辽提供支援。

袁熙最开始的想法是抛开太原世家,由冀州或者凉州来提供,依照目前的经验,还是通过商人转运的办法,哪怕成本高一点,也要先解决张辽所部的生存问题。可是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副相张鸿的强烈反对。

商人为利,不怕吃苦,但是无利可图就不行了。

长途转运,贩的都是重量轻、利润厚的货物,比如丝帛等物,绝不可能是粮食。要将冀州的粮食运到受降城,路途太远,无利可图,不会有人愿意干。

勉强输送,价格会高得离谱,你根本接受不了。

如果只是解决一时的困难,这个代价或许还可以承受。这批粮食吃完了怎么办?

一万将士,每天消耗的粮食要六百石,最大的牛车要装二十车。再加上途中的消耗,至少需要四十辆到五十辆大车。

这还只是一天的消耗。

所以,要想解决问题,还是要改善和并州世家的关系。

只有从并州,或者准确的说,是从太原运粮,才是可以接受了方案。除此之外,没有选择。

杨修也支持张鸿的意见,除了太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支撑起这样的消耗。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设立幽燕都护府最大的意义就是遮蔽并州、幽州,让他们不用担心胡人的袭扰,可以安心生活、生产。对并州而言,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太原郡。没道理他们享受了好处,却不肯提供粮食,反而要花费更大的代价,由别的郡来长途运输。

如果因为太原世家的反对,就答应了他们的无礼要求,那其他的郡也会效仿。

这个例子不能开。

袁熙看向杨修。“德祖,你的意思是……”

“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安排一个能够理剧的太原太守。朝廷如果派不出来,就由都护府推荐。”

袁熙哭笑不得。“德祖,你这什么主意,朝廷怎么可能答应?”

“公卿大臣或许不会答应,但天子一定会乐见其成。只要有诏书在手,怎么做,还不是都护决定?”杨修抚着唇边的短须,轻声笑道:“我记得张将军曾任鲁相,不仅能作战,也能治民。实在不行,就让他兼任太原太守。到时候,太原世家不仅要出钱出粮,郭缊的雁门太守也别做了。”

郭嘉也表示支持。“既然太原郭氏跳得最凶,就先敲打敲打他们,以儆效尤。不过,在此之前,都护最好还是和北郭沟通一下,先礼后兵。太原郭氏也是北郭的一支,他们相互之间是有联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