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琴音破局:嫡女逆袭成王妃 > 第96章 察觉警觉,暂缓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6章 察觉警觉,暂缓行动

谢昭宁指尖悬在朱砂笔尖上方,那滴将落未落的红点映着烛光,微微颤动。她没有收回手,也没有让它落下,只是静静看着案上地图边缘那一圈红痕——凤仪宫的位置被圈得极深,墨迹几乎透纸。

她闭目,气息沉入丹田,以《心音谱》内息引动感知,如丝线般探向宅院四围。三处暗哨已被玄影悄然替换,气机平稳,但西园檐角仍有两缕微弱音波残留,频率细若游丝,却与凤仪宫特制铜铃共振如出一辙。这不是寻常监听,是声控陷阱。一旦她再奏琴,哪怕只是一段闲曲,音波便会触发定位机关,引来杀局。

她睁眼,提笔蘸墨,在京坊图边缘空白处写下“止步三日”四字,字迹方正沉稳。写罢,火折子一点,纸页卷边焦黑,化作灰烬飘落瓷碟。

她起身,声音轻而清晰:“青霜。”

门帘掀开一角,青霜快步进来,手中油纸包还带着夜露湿气。

“去请林姑娘、苏姑娘,还有沈先生。”谢昭宁语调平缓,“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莫走正门,改由角巷竹帘入。”

青霜点头退下,脚步轻捷如风。

不多时,三人陆续抵达。林婉清披着月白斗篷,眉间微蹙;苏瑶捧着暖炉,目光扫过室内陈设;沈墨白拄杖而立,衣袖微拂,似不经意地碰了碰墙角陶碟。

谢昭宁端坐主位,烛光映照她面容清冷,眸中却无半分慌乱。

“诸位可知猎人捕虎,为何常退三步?”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无人应答。

她也不等回应,继续道:“因猛虎警觉时,扑之必伤己。今皇后已竖耳张目,织网以待。我们若强行破局,恐非突围,而是自投罗网。”

她取出昨夜显形的“独孤”残篆拓片,置于案上,又将一小撮香灰倒入玉盒推至中央。

“此二者皆非偶然。有人熟知《心音谱》之道,甚至……可能知我养父来历。”她顿了顿,“此刻每进一步,都可能是他们想要的诱饵。”

沈墨白抚须良久,低声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今黄雀已展翅,我们当避其锋。”

林婉清皱眉:“可若就此停手,岂非任其布局?三皇子近日动作频频,边境又有异动,若我们按兵不动,反被夺先机。”

谢昭宁轻笑一声,笑意未达眼底:“非停,乃缓。如琴曲将起,必先凝气。这几日,我们不查线索,却可深织人脉、固守防线。待风声稍松,再动不迟。”

苏瑶低头拨弄暖炉炭火,忽道:“那我们对外仍作闲散状?”

“正是。”谢昭宁目光坚定,“你们照常聚会吟诗,我亦继续抚琴——但只弹旧曲,绝不触《心音谱》真音。”

林婉清欲言又止,终是点头。

沈墨白缓缓起身:“我会联络几位致仕老臣,借茶会传些无关痛痒的闲话,掩人耳目。”

众人相继离去,脚步轻悄,不留痕迹。

房门合拢,室内重归寂静。

谢昭宁未动,指尖轻轻划过琴匣锁扣,确认银针蚕丝铃线完好无损。她取出一页空白信笺,以米汤密写“蝶伏待风”四字,晾干后交予青霜。

“藏于桂花糕油纸夹层,明日送去城南茶肆。”她说。

青霜接过,低声问:“小姐,难道就这么看着他们得意?”

谢昭宁抬眼,目光落在窗外檐角银铃上。月色如霜,铃身泛着冷光,纹丝未动。

“你以为我在退?”她声音很轻,却字字分明,“不,我在等。等她们以为我怯了,乱了,放弃了……那时,才是我们真正出手之时。”

青霜抿唇,不再多言,转身退出书房。

谢昭宁独自坐着,手指缓缓抚过佩玉背面“宁承永绪”四字。这四个字像一道封印,也像一把钥匙。她不知养父当年是否也曾面对同样的抉择——明知真相逼近,却不得不按下不动。

她起身,走到墙边暗格前,拉开底层抽屉。那片残留的“静魂引”香灰仍在,她未取,也未毁,只是轻轻盖上木板。

然后,她取来一方素绢,将拓片、香灰、药粉样本一一覆盖,再压上养父留下的调音石。若有外人闯入,只会看见寻常摆设。

她重新坐下,展开京坊图,目光落在织造局与旧宅之间的虚线上。这条线曾是她幼时被转移的路径,如今成了敌人布控的通道。她提笔,欲标注新发现,却迟迟未落。

烛火跳了一下。

她忽然察觉,案头砚台边缘沾了一抹极淡的灰粉。她记得方才清理过书案,不该有尘。她伸手轻触,指尖微黏——成分与昨夜残留药粉一致。

有人来过。

不是强闯,是潜行。能避过玄影耳目,能绕过青霜巡夜,能在这间设下三重机关的书房里,留下标记。

她不动声色,将砚台推回原位,仿佛未曾察觉。

片刻后,她取出一枚新银针,插入琴匣共鸣孔深处,针尾缠上一丝蚕丝线,另一端系于窗棂铜铃。若有外力触动琴匣,铃声即起。

她坐回案前,目光凝于地图红圈,身体不动,思绪却已穿透重重宫墙,直抵那场十五年前的大火。

母亲抱着她冲出正殿时,身后追来的,究竟是皇室禁军,还是……伪装成禁军的前朝余孽?

笔尖悬在纸上,一滴墨汁缓缓凝聚,将落未落。

窗外,银铃轻晃,却不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