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琴音破局:嫡女逆袭成王妃 > 第160章 危机暂缓,情愫暗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0章 危机暂缓,情愫暗生

晨光落在绣金封套的边缘,泛起一层薄金。谢昭宁指尖轻抚过那道封缄,未再停留。她起身推门,院中已有马蹄声渐远,萧景珩的身影已消失在府门外的青石道上,只余一缕尘烟浮在低空。

她立于阶前,腕间银铃随风微动,却不曾发出声响。心绪如弦,系在那封文书之上,随他入宫,踏上大殿。

朝堂之上,群臣列立。萧景珩立于中央,手捧奏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臣不自辩清白,唯请陛下明察一人——左都御史李崇安。”

满殿哗然。

他缓缓展开拓文,将凤印副鉴之印、兵器账册之录、紫宸殿通往铁马谷的密道图一一呈上。每展一页,便有内侍高声宣读。皇帝面色愈沉,目光数次扫向皇后座席。

“此印为凤印副鉴,唯有紫宸殿执事可掌。若非宫中有人私授权限,边关军械岂能暗流如斯?”

一位御史颤声欲言,萧景珩抬眼盯住他:“你昨夜奏本称‘铁证如山’,可敢当众说明,这‘铁证’从何而来?”

那人喉头滚动,未及开口,皇帝已怒拍龙案:“彻查!凡与此事牵连者,不论品级,一律下狱!”

消息传回王府时,已是午后。谢昭宁正坐于琴亭,指腹摩挲着第七弦上的裂痕。玄影无声走近,递来一张折叠小笺——朝堂定论:弹劾不实,三名御史停职待审,萧景珩无罪,仍掌镇北军务。

她闭目,指尖轻点琴面,一段极细的音律悄然流转,《心音谱》中的《静听潮》缓缓铺开。她以音辨情,遥感宫中气机——大臣惶惧,后宫躁动,而那一缕属于皇后的气息,如沸油浇雪,暴怒难抑。

她睁眼,轻叹一声:“暂缓,非终结。”

黄昏渐染,园中桂花初绽,香气浮动。萧景珩归府,并未换下朝服,径直走向琴亭。谢昭宁闻声抬头,两人目光相接,皆从彼此眼中看见了连日紧绷后的松缓。

他走近,在她身旁的石凳坐下,嗓音微哑:“今日朝上,若无你所备之证,我纵有千言,亦难动天听。”

她垂眸,手指无意识拨动琴弦,一段轻柔旋律流淌而出,不成曲调,却带着《心音谱》中“静水生澜”的韵律。那是她心中情绪的映照——波澜未平,却已生涟漪。

“你本不必独自承担。”她低声道。

“但我愿意。”他看着她,“从你将琴音化作利刃的那一刻起,我便知,这一局,我们早已并肩。”

风过林梢,她抬眼望他。暮色映在他眉骨轮廓,那道右眼角的淡疤不再显得凌厉,反倒透出几分沉静。她忽然想起初见时,他披甲归来,众人讥讽他“铁血王爷偏爱绕指柔”,他却在她抚琴时,第一次卸下笑意,静静聆听。

“你为何总在人前装作漫不经心?”她问。

他沉默片刻,反问:“你又为何,总将真心藏于琴音之后?”

她怔住。

他伸手,轻轻拂去她肩头一片落花,动作极轻,却让她心跳微滞。“你弹琴时,眼里有星河。可你每次收手,又像要把整片夜空都收回袖中。”

她指尖微颤,琴音戛然而止。

“谢昭宁。”他低唤她名,声音如月下溪流,“我不是为了权谋才靠近你。我是……被你照亮的人。”

夜色悄然合拢,月光洒落亭中,将两人的影子拉近,几乎交叠。她没有后退,也没有回应,只是低头看着琴弦上倒映的月光,仿佛那是一面能照见心底的镜。

银铃轻响,是风吹动,也是心弦微震。

他凝视她许久,终是轻笑一声,语气柔和:“我知道你现在还不能说。没关系,我可以等。”

她终于抬眼,唇角微扬,是极浅的笑,却如花开刹那,点亮了整片夜色。

就在此时,脚步声由远及近,急促而不稳。

青霜奔入园中,发丝散乱,手中提着的布包掉落于地,几枚桂花糕滚出油纸。她喘息未定,声音发紧:“小姐……我……我在西市……看见他了。”

谢昭宁神色一凛:“谁?”

“那个黑袍蒙面的人……身形佝偻,左手五指蜷曲如爪,走路时左肩微倾……和卷宗里描述的……独孤漠……一模一样!”

萧景珩眼神骤冷:“何处所见?”

“西市南巷口的药铺前……他站在阴影里,手里拿着一只青铜铃……我刚想靠近,他就转身进了窄巷,转眼不见。”

谢昭宁指尖猛地按在琴弦上,一段短促而尖锐的音符划破夜空——那是《心音谱》中预示危机将至的“断羽调”。她闭目一瞬,再睁眼时,眸光已如寒潭深水。

“他不该出现在京城。”她低声说,“除非……他从未真正离开。”

萧景珩站起身,目光投向宫墙方向,声音低沉:“他回来,不是偶然。”

青霜咬唇:“我还听见……他对着铜铃说了两个字,像是‘启钥’……”

谢昭宁霍然起身,琴匣抱在怀中,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望向西市方向,远处灯火零落,街巷如网,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正从暗处窥视。

“他知道了我的存在。”她说,“也知道我能唤醒什么。”

萧景珩看向她,语气不容置疑:“你不准去。”

“我必须去。”她迎上他的视线,“他是冲着《心音谱》来的。而它……只认我一人。”

青霜从地上拾起布包,双手递上:“小姐,我跟您一起去。”

谢昭宁摇头:“你留在府中,守好琴室。若有异动,立刻鸣铃示警。”

她转身欲行,萧景珩一把扣住她的手腕。力道不重,却坚定。

“若你执意前往,”他说,“我陪你。”

她望着他,月光下,他的眼神不再掩饰任何情绪——担忧、克制,还有深埋其中的不舍。

她轻轻点头。

三人并立亭下,夜风穿林,吹动衣袂。谢昭宁最后看了一眼手中的古琴,琴面裂痕在月光下清晰可见,仿佛一道无法弥合的宿命之痕。

她迈步向前,脚步坚定。

西市的方向,一盏孤灯在巷口忽明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