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琴音破局:嫡女逆袭成王妃 > 第201章 月下誓言,真相初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1章 月下誓言,真相初探

月光仍浮在琴弦上,未散。谢昭宁的手指已离开琴面,却觉掌心温热——那只手依旧握着她,十指相扣,像一道无声的承诺。

她没有抽开。

风过亭角,银铃轻响,与方才那一声清越起音遥遥呼应。萧景珩低头看她,目光落在她换下的那只旧耳坠上,又缓缓抬眼:“你说让它歇一歇。”

“它听过了太多秘密。”她低声道,“也该安静了。”

他点头,指尖微微收紧,仿佛要将这静谧揉进血脉里。片刻后,他才开口:“可你心里的那些事,还不能停下。”

她没答。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昨夜的安宁来之不易,可她眼中那点微光,不是满足,而是苏醒。她不再只想活着,她想要真相。

“你护我周全。”她终于启唇,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可若有一天,我想要的不只是庇护呢?”

他静默片刻,眸色沉了几分。

“那我便与你并肩而行。”他说,“不是守护,是同行。”

她抬眼看他。

他迎着她的目光,一字一句:“共查真相,不避风雨,生死同担。”

话落时,檐下银铃恰好停了一瞬,仿佛天地也在屏息。而后风再起,铃声轻荡,像是应下了这月下誓言。

她轻轻吸了口气,反手握紧他的掌心。

天边微白,晨光悄然漫过屋脊。两人并未回房,径直走向琴室。谢昭宁取琴置于案上,指尖轻抚过弦,试了昨夜那支无名曲调。音律流转间,忽觉第三弦颤动异常,似有金石之声夹杂其中,断续跳跃,如信号般规律。

“这节拍……”她眉心微蹙。

萧景珩站在她身后,凝神细听。少顷,他低声开口:“三短一长,再两短——是边关传讯用的‘三叠回文’。”

她顿住手指。

“军中密语?”她问。

“用来传递暗令。”他点头,“寻常人听不出,但此律藏于音流之中,唯有心静且耳利者可辨。”

她闭目再弹一遍,将那段异音单独截出,反复拨奏。果然,节奏始终如一:短、短、短、长,短、短——正是“三叠回文”的起式。

“这不是偶然。”她说,“是《心音谱》在回应昨夜的情绪波动。它把信息藏进了旋律。”

萧景珩俯身靠近琴面,目光扫过琴腹内侧一道极细的刻痕——那是谢昭宁幼年所留,旁人难察。他忽然道:“你曾说,这琴谱随心境变化浮现新篇。昨夜你放下防备,交出真心,或许正是触发它的契机。”

她睁眼,望向他。

“所以它给我们的答案是——”她一字一顿,“旧档藏锋,子时启匣。”

“王府旧档?”他沉吟,“东阁库多年无人整理,连我都极少踏足。”

“但唯有你能进去。”她站起身,“若真有密信藏于其中,必是前朝遗人所留,不敢让外人触碰。”

他看着她,忽而一笑:“你倒是一点都不怕麻烦。”

“我怕的从来不是麻烦。”她也笑,“是真相迟迟不来。”

他不再多言,转身取来玄冥剑佩于腰间,示意她跟上。

晨雾未散,两人穿过回廊,步入东阁档案库。木门吱呀开启,扑面是陈年纸墨的气息。柜架林立,卷宗堆积,蛛网悬于梁角,尘灰覆面。萧景珩举灯前行,光影摇曳中,映出角落一处封闭小柜——黑漆剥落,铜锁锈蚀,柜角刻着半枚凤纹。

谢昭宁脚步一顿。

那纹路她认得。尚书府密室门环上,也曾有如此雕饰,只是更完整些。

她走近,从发间取下另一只银铃耳坠,轻轻叩击柜角三下——左一下,右两下,力度轻缓如雨滴。

“小时候,养父教我开古琴暗格,就是这个节奏。”她低声道。

话音未落,锁芯“咔”地一响,柜门竟缓缓弹开。

一股冷气自内渗出,拂过指尖。她伸手探入,取出一封黄绢包封的信函。封泥完好,印鉴模糊,唯有一行小字以朱砂题于封口:“事关两族兴亡,阅后即焚”。

她指尖微颤,却未拆。

“你不打开?”萧景珩问。

“现在不行。”她摇头,“这封信能存在至今,必有人设局埋藏。若贸然开启,恐触动机关,或被他人察觉异动。”

他点头:“先誊抄内容,原件归位,再徐图后计。”

她将信置于案上,取来素笺与细毫,正欲动笔,忽觉袖口微重——原是那枚银铃耳坠滑落,坠入袖中。她抬手欲取,却被萧景珩轻轻按住手腕。

“别急。”他低声道,“这柜门开了,未必没人知道。”

她会意,立刻停笔。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无声。她将信收入怀中,他则收灯熄火,退至门外。临行前,他回身看了一眼那空柜,顺手将一枚铁钉斜插入门缝——若有他人开启,必会触动。

回到书房,谢昭宁取出信函,铺纸研墨。萧景珩守在窗侧,目光如刃扫视庭院动静。她执笔蘸墨,正欲临摹封面文字,忽觉信封边缘有一道极细折痕,非人为折叠,倒似长期压于某物之下所致。

她小心展开,发现背面竟有淡淡水印痕迹,形如残叶脉络。借着晨光细看,那纹路竟与《心音谱》某页边角的暗记极为相似。

“这不是普通的信。”她喃喃,“它是被琴谱感应才显现的载体。”

萧景珩走来,俯身细察:“所以只有你靠近时,它才会真正‘活’过来。”

她点头,指尖轻抚水印:“或许……它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他沉默片刻,忽然道:“你相信命运吗?”

她抬眼看他。

“我不知有没有命运。”她说,“但我信,有些事注定要由我们来做。”

他凝视她良久,终是伸出手,覆上她执笔的手背。

“那就一起。”他说,“从今日起,你的谜,也是我的路。”

她未答,只将笔尖落下,一笔一划,开始誊录。墨迹在纸上缓缓延展,如同蛰伏多年的秘密正一点一滴苏醒。

朝阳斜照窗棂,尘埃浮游如星。她写到第三行时,笔尖忽顿——那朱砂小字在光线下竟泛出幽蓝微光,转瞬即逝。

她抬头看向萧景珩。

他正盯着信封封泥,眉头微锁。

“这印泥……”他低声道,“不是普通朱砂。”

她还未及回应,院中传来轻微脚步声——是玄影例行巡查的步频。可这一次,步伐在书房外停了一瞬,随即加快离去。

她与萧景珩同时警觉。

他迅速将信件推入袖中,她则合上砚台,吹熄残烛。两人尚未起身,窗外光影忽变——一片梧桐叶被风吹落,恰好贴在窗纸之上,叶脉清晰,竟与信背水印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