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琴音破局:嫡女逆袭成王妃 > 第226章 继母陷阱,昭宁识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6章 继母陷阱,昭宁识破

雨停了,檐角最后一滴水珠坠入青石缝隙。谢昭宁指尖在袖中轻捻,无声三拨,心湖微漾。那夜琴音紊乱的余震仍在神识深处回荡,但她已不再被动承接——她将自己化作一道流动的音脉,藏于市井呼吸之间。

晨光初透,轿帘掀起一角。她缓步踏出,脚落青砖时未激起半点尘烟。青霜紧随其后,手中油纸包着几块桂花糕,目光扫过街角摊贩,不动声色记下人流动向。

“小姐,真要去采香囊?”

“去。”她说,“走主街,经绸缎庄、药铺,再到南巷口茶楼前停步。”

话音落定,她已抬步前行。乌发半束,青玉簪垂下一缕丝绦,随风轻晃。银铃藏于袖底,只在指腹摩挲时发出极细微的震颤,如心跳节拍般隐秘。

人群渐稠。叫卖声、孩童嬉闹、铜钱相击,杂音如网。她闭目一瞬,默运《心音谱》,将外界情绪织成无形音流。这不是弹奏,而是倾听——以己心为弦,引众生情为波。

行至第三家绸缎摊前,她驻足,指尖拂过一匹月白锦缎。就在此刻,袖中银铃微动,她心中默起一段《安神引》短调,仅两拍,旋即收住。

三丈外,一名褐衣男子正佯装挑拣布料,肩头微不可察地一僵。他左手搭在布匹上,指节泛白,心跳陡然加快半拍。谢昭宁眼角未动,却已在心底勾勒出他的情绪图谱:压抑的紧张,夹杂一丝恐惧,波动频率与昨夜北墙潜入者完全一致。

她不动声色,转向隔壁香囊摊,慢条斯理翻看绣工。五步之外,第二名男子蹲在糖画摊前逗童子,笑声爽朗,可当她第三次轻扣银铃,那人喉结滚动了一下,笑意凝滞。

第三个,在药铺门口假装问诊的老者,袖口露出半截旧疤——正是昨夜攀墙所留擦伤。三人呈三角分布,彼此不交一语,却在同一节奏中调整站位,显然是受过训令的死士。

陷阱已布。只待她惊慌、退避、失态,便可顺势发难。

她唇角微压,仍低头选着香囊。指尖忽然触到摊主铜镜边缘,借着反光一扫,茶楼二楼临窗处,一道桃红衣角倏然缩回。那抹颜色太过熟悉——周婉柔最爱穿的裙裳,金线绣缠枝莲,行走时八只翡翠镯相撞,叮当有声。

她终于确认:对方不仅设局,更亲临督阵。

心湖再起涟漪,但这一次,是她主动拨弦。她将《溯忆调》前两音悄然注入神识,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无形共振。这并非攻击,而是探测——专为捕捉那些藏匿极深的情绪裂痕。

片刻后,波动返回。

焦躁。得意。还有一丝……急不可耐的报复欲。

那情绪源来自茶楼二楼,节奏与前夜琴匣预警的怨憎频段高度吻合。她几乎能看见周婉柔坐在暗处,手指掐着腕上玉镯,等着她跌入泥潭的模样。

可笑的是,那妇人以为自己藏得够深,却不知每一缕情绪起伏,都在《心音谱》中留下清晰轨迹。她的杀意像钝刀割肉,缓慢而执拗,正一步步暴露她的位置与意图。

谢昭宁缓缓放下手中香囊,指尖抚过一枚绣着并蒂莲的浅粉绢袋。她没有买,只是轻轻推开。

“青霜。”她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闻,“去巡街武尉值房,说南市粮铺半个时辰后会有暴徒闹事,请他们埋伏东巷口,听鼓声为号。”

青霜一怔,随即会意,转身便走。她脚步轻快,混入人流,仿佛真是来买零嘴的丫头。

谢昭宁立于摊前,不再移动。她取出一支素玉簪,簪头雕着半朵梅花,轻轻敲击腰间小鼓三下——鼓面薄如蝉翼,声不可闻,却是她与暗中护卫约定的信号:诱敌深入,网已张开。

风吹过市集,吹动旗幌,也吹动她鬓边一缕发丝。她仰首,目光穿过喧嚣人群,直投茶楼二楼那扇虚掩的窗。

窗后无人露面,可她知道,周婉柔就在那里,正透过缝隙窥视她的一举一动。她在等她慌乱,等她逃窜,等她被“暴民”围攻时狼狈求饶,然后由“好心姨母”现身救场,博得满城同情。

可惜,这场戏,从一开始就被调换了主角。

她指尖再次轻捻,无声拨动《涤尘引》起音。这不是为了安抚他人,而是为自己清心定神。她要让自己的情绪如静水深流,不起波澜,不让任何一丝波动成为敌人反击的支点。

远处传来卖花女的吟唱,孩童追逐打闹,一切看似寻常。可在这片喧闹之下,一场无声的对峙已然成型。

她站在明处,却握着暗中的线;周婉柔躲在暗处,却将自己的心绪尽数暴露。

又一阵风掠过,袖中银铃终于发出一声极轻的颤音。

她微微侧身,面向粮铺方向。那里,三个死士已悄然靠近,手藏袖中,似握利器。他们的呼吸变得粗重,情绪开始升温,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冲出制造混乱。

而茶楼二楼,桃红衣角再度浮现。周婉柔探身半寸,似乎在确认时机。

谢昭宁抬起手,将玉簪重新插回发间。动作从容,仿佛只是整理仪容。

下一瞬,她唇瓣微启,吐出一句极轻的话,如风拂叶:

“你既想看我跌倒,那便睁大眼睛——看看是谁,先一步碎了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