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琴音破局:嫡女逆袭成王妃 > 第340章 朝堂庆祝,共享太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0章 朝堂庆祝,共享太平

谢昭宁睁开眼时,天光已亮。她坐在书案前,指尖还残留着昨夜那点灰烬的触感。琴弦上的黑痕已被她轻轻拭去,青霜早已备好宫制礼服,替她换下昨夜那身素衣。

她抬手扶了扶发间的玉簪,青碧色的广袖垂落,裙摆绣着暗纹云水,不张扬,却压得住全场。

太极殿外,鼓乐初起。百官陆续入殿,脚步声整齐划一。她缓步走上丹墀,萧景珩已在侧位站定。他今日穿玄色锦袍,腰封金纹未改,佩剑“玄冥”依旧在身。两人目光相碰,没有说话,只是彼此点了点头。

皇帝端坐龙椅,神色比前几日清明许多。他抬手宣布,皇后余党尽数伏法,朝局重归安定。话音落下,群臣齐呼万岁,声浪震得殿顶铜铃轻响。

司礼官捧出托盘,内有御赐金杯三只,分别呈给萧景珩、谢昭宁与沈墨白。这是头一次,女子与重臣同列受赏,无人敢言不合礼制。

酒未饮,敬意先至。大臣们纷纷举杯,向二人致贺。有人称镇北王力挽狂澜,有人赞谢家女才德兼备。敬酒的人络绎不绝,谢昭宁只以茶代酒,一一回应。

她不动声色地扫过人群。有人笑容真切,有人眼神躲闪,还有几位老臣站在角落,始终未动杯盏。她记下了每个人的神情,没说什么。

皇帝忽然开口:“谢氏女昭宁,智破逆案,护国于危难之中。朕欲封你为‘昭华夫人’,赐府邸一座,田产千亩,可愿受之?”

话落,满殿寂静。

谢昭宁起身离座,跪拜行礼:“陛下厚爱,臣女感激不尽。但乱局初平,百废待兴,臣女不敢居功。惟愿以所学助修史书、整礼乐,不负先父遗志,亦不负天下安宁。”

她说完,殿内一阵低语。

几位清流派老臣互相对视,有人微微点头。这番话既避了权势之嫌,又立了忠义之名。不争一时荣宠,反显格局深远。

皇帝沉默片刻,终是笑了:“好。既如此,朕便准你入翰林院协理典籍修订,另设‘礼乐司’,由你主持。”

“谢陛下恩准。”她再拜,起身归座。

这时,萧景珩也被赐酒。司礼官连敬三杯,他始终未动。周围人面面相觑,有老臣笑问:“镇北王可是嫌这酒不够烈?”

萧景珩终于抬眼,却没有看皇帝,也没有看那老臣。他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谢昭宁身上。

他举起第一杯,对着她的方向,轻轻一碰杯沿,声音不高,却清晰可闻:“敬今日太平。”

谢昭宁低头,嘴角微扬。她也将手中茶盏抬起些许,算是回应。

两人之间无言,却像说了千句万句。

第二杯酒,萧景珩仍是对着她,再碰一次:“敬你平安。”

这一次,她没有低头。她看着他,眼里有光。

第三杯,他仰头饮尽,转身面向皇帝,躬身道:“臣谢恩。”

殿中气氛松了下来。乐声再起,舞姬登台,长袖翻飞。宫人送上宴席,香气四溢。

谢昭宁吃得不多,只略用些清淡小菜。她注意到,萧景珩也未动筷,只是坐在那里,目光时不时扫向殿外。

风从高窗吹进来,拂动帘幕。她忽然觉得指尖一颤,像是琴弦被无形的手拨了一下。

她不动声色地望向殿外。晴空万里,宫墙静立。可她总觉得,那风里藏着什么。不是恶意,也不是杀机,而是一种……将至未至的动静。

她左手缓缓滑入袖中,指尖触到琴囊的布料。那是她随身携带的古琴小样,不能弹奏,却能安抚心神。

萧景珩察觉到了她的动作。他起身,走到她身边,低声说:“你在听什么?”

她摇头:“没什么。只是风有点不一样。”

他顺着她的视线看向天空。云层很薄,阳光正盛。

“我知道。”他说,“我们都在等风来。”

她转头看他。他站在她身旁,肩线挺直,眼神沉稳。他没有再说别的,只是站着,像一道墙。

宴至高潮,皇帝再次起身,声音洪亮:“自今日起,天下无患!朕与诸卿共享太平!”

百官齐呼万岁,声震九霄。鼓乐齐鸣,钟磬交响,整个皇宫仿佛都在震动。

谢昭宁却在这喧嚣中安静下来。她没有跟着喊,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一切。

她知道,太平不是一句话就能定下的。那些被清除的人,背后还有未断的线。那些沉默的大臣,心里还有未明的打算。就连这晴空之下,也可能藏着看不见的裂痕。

但她也明白,此刻的欢庆是真的。百姓脸上的笑是真的。皇帝眼中的欣慰也是真的。

所以她愿意信这一刻的安宁。

她轻轻抚了抚袖中的琴囊,像是在答应某段还未响起的旋律。

萧景珩站在她身侧,忽然低声道:“风起之前,我们已在风口。”

她点头。

两人并肩而立,面上含笑,眼中清醒。

殿外阳光洒在金瓦上,反射出一片明亮。宫门未闭,人声未歇。一场庆典正走向尾声。

就在此时,谢昭宁袖中的琴囊突然轻轻一震。

她手指一顿。

那震动极轻,像是一根弦被人远远拨动,又像是一封信落在地上。

她没有抬头,也没有惊动任何人。

只是她的左手,紧紧攥住了那块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