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 > 第17章 辟谷丹成,道基无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辟谷丹成,道基无垢

秋意渐浓,山间的日子越发清寂。这日凌霄清点存货,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米缸快要见底了。

他望着那点可怜的存粮发愁。如今修炼日勤,饭量见长,那点米粮撑不了几天。总不能天天啃黄精吧?那玩意儿吃多了烧心。

忽然想起《黄庭经注》里提过辟谷丹的方子,说是服之可数日不饥。他心思活络起来:若是能炼成,岂不是解决了吃饭的大问题?

说干就干。他在道观周边转悠,采来黄精、茯苓、山药,都是最普通的药材。炼丹炉是没有的,只得翻出个熬药的陶罐,洗刷干净,权当替代。

第一回试炼,他兴冲冲地点火开炉,照着经注上的法子将药材一一投入。谁知火候没掌握好,的一声,罐里冒起黑烟,药材全糊了,呛得他连连咳嗽。

他不气馁,清理干净再试。这次小心控制火候,却忘了顺序,该后放的黄精先下了锅。结果药性相冲,熬出一锅黑乎乎的浆糊,看着就倒胃口。

第三回更惨,真气催火时稍一过猛,陶罐裂了条缝,药汁漏了一地。

望着满地狼藉,凌霄蹲在地上直挠头。炼丹比画符难多了!画符好歹有迹可循,这炼丹全凭感觉,火候、时机、顺序,差一点就前功尽弃。

但粮荒不等人。他咬咬牙,继续尝试。每次失败就总结经验:火候要文火慢熬,药材要按君臣佐使依次下锅,真气催火要均匀……

也不知失败了多少回,炸了多少次炉,终于在某日黄昏,让他熬成了一锅。虽然成品黑乎乎的,卖相不佳,但至少没糊没焦,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他小心翼翼地捏起一颗丹丸,犹豫半晌,眼一闭心一横,吞了下去。

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又苦又涩,还带着股焦糊味。但入腹不久,便觉一股暖流散开,饥饿感顿时消减大半。

成了!他喜出望外,虽然难吃,但确实顶饿!

此后数日,他靠这辟谷丹过活,果然不必日日进食。只是这丹药药效低微,一颗最多管个两三天,且吃多了便觉口中发苦,食欲全无。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服用丹药后,体内杂质排出更快。每次打坐完毕,肌肤表面渗出的污垢越发稀少,身体越发轻灵通透。真气运转也顺畅许多,仿佛经脉被洗涤过一般。

他索性将每日口粮减半,辅以辟谷丹。如此过了半月,自觉身轻如燕,五感明澈,连思维都敏捷了几分。内视之时,但见经脉莹润,真气如水银流转,再无滞涩。

这日他在院中练拳,忽觉浑身一轻,仿佛卸去无形枷锁。拳出如风,身随意动,每一个动作都圆融自如,与周遭环境浑然一体。

收拳之时,但见夕阳西下,远山含黛,天地万物都清晰了几分。他心中明悟:这是肉身纯净,更近先天了。

然而新的烦恼接踵而至。辟谷丹虽好,却不能当饭吃。长期服用,药效大减,如今一颗只能管一天饱腹。且药材采集不易,观周边能用的都采得差不多了。

更别说画符炼器,样样都要消耗真气。没有丹药辅助,单靠打坐恢复,进度慢如蜗牛。

他望着见底的米缸和药篓,叹了口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修仙也要柴米油盐啊。

是夜,他对着油灯发呆。灯油耗尽,火光跳跃几下,终于熄灭。月光从窗隙漏进来,照见少年蹙眉思索的面容。

看来闭门造车终有极限。这道观虽好,却非久留之地。若要继续修行,非得下山寻找机缘不可。

但这个念头一起,又被他自己按了下去。山下世界凶险,江湖风波恶,他这点微末道行,自保尚且不足,何谈寻找机缘?

犹豫之际,目光落在那些辟谷丹上。虽然粗糙,毕竟是他亲手所炼。既然能炼辟谷丹,未必不能炼其他丹药。若是能有增进修为的灵丹,又何须犯险下山?

想到此处,他精神稍振。次日一早,便翻遍道观藏书,寻找丹方。可惜除《黄庭经注》中记载的几种基础丹药,再无所获。

但他并不气馁。既然无人可教,便自己摸索。采来各种药材,一一尝试药性;调整火候配比,记录成败得失。

失败自是常事,有时药性相冲,炸得灰头土脸;有时火候过猛,熬出一锅焦炭。但他越挫越勇,每每有所心得,便欣喜不已。

如此又过旬日,竟真让他摸索出些门道。辟谷丹越炼越精,药效提升不少,卖相也好看许多。虽然还是比不上正经丹药,但已非吴下阿蒙。

这晚他服下新炼的辟谷丹,只觉一股精纯药力化开,竟抵得上平日三日苦修!心中欢喜,索性趁夜打坐。

但见月华如水,倾泻入窗,将他周身笼罩。真气自行运转,如大河奔流,浩浩荡荡。不知不觉间,又冲破几处关隘。

待到东方既白,他缓缓睁眼,但见眸中精光隐现,显然修为又有精进。

望着晨曦中的道观,他忽然莞尔。闭门造车固然局限,但若能把这车造得坚固些,将来出门时,也能多几分把握。

山下是要去的,但不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