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 > 第71章 净天地咒,超度亡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章 净天地咒,超度亡魂

乱葬岗的地面剧烈震动,仿佛有什么庞然巨物正在地底苏醒。泥土翻涌,墓碑倾倒,那垂死的老人用尽最后力气抓住凌霄的衣角,眼中满是绝望的警告。

凌霄来不及多想,一把将老人背起,真元运转至双脚,疾速向后撤去。就在他们离开原地的刹那,一只惨白的骨爪破土而出,五指箕张,带起漫天泥雨!

“嗬…嗬…”老人伏在凌霄背上,气息微弱,“那是…百年尸王…吸尽了此地怨气…”

凌霄心头一凛。尸王?这东西他在道藏中见过记载,乃是集天地怨气所生,刀枪不入,法术难伤,最是凶戾不过。

他不敢怠慢,几个起落间已退出十余丈,将老人安置在一块巨岩后。这时才看清,那乱葬岗中央的土地正在不断隆起,一具巨大的骷髅正缓缓从地底爬出!

那骷髅通体漆黑,眼眶中跳动着幽绿的磷火,周身缠绕着肉眼可见的黑色怨气。随着它的出现,整个乱葬岗的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腐臭味浓得几乎令人作呕。

“小…小心…”老人艰难地递过一张泛黄的符箓,“这是…家传的镇尸符…或许…”

话音未落,那尸王已然完全爬出地面,仰天发出一声无声的咆哮——凌霄虽听不见声音,却感到神魂剧震,仿佛被无形重锤击中!

不能再等了!

凌霄接过符箓,身形如电射出。与此同时,尸王眼眶中的磷火猛地亮起,锁定了这个胆敢挑衅它的生人。

一道道黑气自尸王骨架上分离,化作无数狰狞鬼面,尖啸着扑向凌霄。这些鬼面比之前的白影更加凝实,带着蚀骨阴寒。

凌霄不敢硬接,脚踏罡步,身形在鬼面间穿梭。偶尔有躲不开的,便以金光咒硬抗,每次碰撞都震得他气血翻腾。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这些鬼面无穷无尽,而他的真元有限!

心念电转间,他忽然想起《道德经》中一段关于“清净”的阐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是了!这些怨灵本质是混乱污浊的能量,与其强行驱散,不如以清净之力化解!

他不再闪躲,而是立于原地,双手结印,口中诵起《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

咒文一起,周身顿时泛起清圣光辉。那光辉并不耀眼,却带着一种抚平一切的宁静力量。扑来的鬼面撞上清辉,尖啸声渐渐低垂,扭曲的面容竟慢慢平和下来。

尸王似乎感知到威胁,发出一声愤怒的嘶吼,亲自扑来!所过之处,地面冻结,草木枯朽!

凌霄不闪不避,咒文越诵越快。清辉越来越盛,在他身后隐隐凝聚成一尊宝相庄严的法相。

就在尸王利爪即将触及他面门的刹那,凌霄猛地睁开双眼,眼中清光流转:

“净!”

一字出口,仿佛言出法随!清辉轰然爆发,如潮水般席卷整个乱葬岗!

奇迹发生了。清辉过处,那些狰狞鬼面纷纷停止攻击,脸上的怨毒渐渐消散,化作平静。它们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最终对着凌霄微微一礼,消散在空气中。

就连那尸王也动作一滞,眼眶中的磷火明灭不定,似乎在与某种力量抗争。

凌霄见状,心知这是唯一的机会。他咬破指尖,以精血在那张镇尸符上飞快地添了几笔,将其威力催至极致!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符箓化作一道金红交织的光箭,正中尸王眉心!

“嗷——!”尸王发出凄厉的惨嚎,周身黑气疯狂涌动,想要挣脱符箓的镇压。但那金红光芒如附骨之疽,牢牢钉在它颅骨上,不断净化着它的怨气。

渐渐地,尸王的挣扎越来越弱,眼中的磷火也逐渐黯淡。最终,它高大的骨架轰然倒塌,化作一堆枯骨。一缕黑气从骨骸中飘出,在空中盘旋片刻,渐渐变得洁白透明,最终消散于天地之间。

凌霄长舒一口气,只觉得浑身脱力。这一战看似轻松,实则凶险无比,稍有不慎就是神魂俱灭的下场。

他走回巨岩后,发现那老人已经气息奄奄。

“多谢…道友…”老人露出释然的笑容,“老夫守在此地三十年,今日终于…可以解脱了…”

原来老人是茅山弃徒,年轻时犯下大错,被罚在此看守尸王。如今尸王既除,他的罪孽也算了结。

“前辈…”凌霄刚开口,老人却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

“这是…茅山秘传的《净天地神咒》全本…比世间流传的…完整得多…”老人将古籍塞进凌霄手中,“道友心性纯正,必不会…辱没了它…”

话音渐低,最终杳不可闻。老人面带微笑,溘然长逝。

凌霄沉默片刻,对着老人遗体郑重一礼。然后依照茅山礼仪,将老人遗体火化,骨灰撒入风中。

做完这一切,天边已经泛白。雨不知何时停了,晨曦透过林间薄雾,洒下斑驳金光。

凌霄翻开那本《净天地神咒》,发现其中记载的咒法远比他知道的精妙。不仅有心法要诀,还有各种应用法门,甚至包括如何超度不同等级的怨灵。

他心中忽然有所明悟。道法自然,重在化解而非毁灭。今日若强行消灭那些怨灵,虽然也能成功,但终究落了下乘。而以清净之心加以超度,不仅效果更好,对自身修行也大有裨益。

这份领悟让他对“道”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收起古籍,他最后看了一眼恢复平静的乱葬岗,转身离去。

晨光正好,前路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