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 > 第186章 重返故地,七侠物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6章 重返故地,七侠物非

解决了青衣楼的麻烦,凌霄心境并无多少波澜,仿佛只是随手拂去了衣角的尘埃。他继续南行,脚步依旧从容,数日后,那座熟悉的关中小镇——七侠镇,便出现在了视野尽头。

镇子似乎并无多大变化。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店铺的幡旗在微风中懒洋洋地晃动着,贩夫走卒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茶馆里说书人的惊堂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鲜活而嘈杂的市井画卷。空气里弥漫着食物、尘土和淡淡生活气息混合的味道,一切仿佛都还是他当初离开时的模样。

他信步走向那间熟悉的同福客栈。招牌依旧,门面依旧,甚至门口那棵老槐树投下的阴影都似乎未曾移动分毫。

刚踏入客栈门槛,那熟悉的、带着几分陕地口音的热情招呼便响了起来:“哎呦喂!客官您里边请!打尖还是住店啊……呃?!”

正在柜台后拨拉着算盘的佟湘玉抬起头,话说到一半,待看清来人,声音猛地卡在了喉咙里,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手里的算盘珠子啪嗒一声滑落了好几颗。

“道……道长?!”她几乎是失声叫了出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随即又迅速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覆盖——那是混合着敬畏、拘谨甚至一丝不知所措的疏离。

这一声惊呼,立刻引来了客栈里的其他人。

白展堂正擦着桌子,闻声猛地回头,看清是凌霄,手中的抹布差点掉地上。他脸上那惯有的、略带油滑的笑容僵住了,眼神里闪过一丝极快的惊疑和打量,身体下意识地绷紧了一瞬,那是江湖人面对无法揣测的高手时本能的警惕,尽管他很快又放松下来,挤出一个比平时更热情却也更客套的笑容:“哎哟!是清玄道长啊!您老可算回来了!稀客稀客!”

郭芙蓉从后院冲出来,手里还拎着扫帚,看到凌霄,先是咧嘴一笑,随即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挠了挠头,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道、道长好……” 她那双总是活力四射的眼睛里,多了几分好奇和……崇拜?

吕秀才从账本后抬起头,扶了扶眼镜,张了张嘴,似乎想引经据典打个招呼,最终却只是文绉绉地说了句:“道长别来无恙。”眼神却不住地往凌霄身上瞟,仿佛在研究什么深奥的哲学问题。

甚至连在后厨忙活的李大嘴都探出个脑袋,憨厚地笑了笑,又赶紧缩了回去。

热情依旧,甚至更胜往昔。佟湘玉亲自端来了最好的茶水,白展堂手脚麻利地擦干净了最敞亮的那张桌子,郭芙蓉跑前跑后地问还需不需要别的。

但凌霄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层无形的、却真实存在的隔阂。

他们不再能毫无顾忌地与他开玩笑,不再能将他视为那个或许有些神秘、但终究可以平等相交的“住店道士”。交谈中,带着小心翼翼的打探,带着刻意保持的距离,言辞间充满了敬语,笑容底下藏着难以掩饰的敬畏和好奇。

“小神仙”的事迹,早已通过南来北往的客商添油加醋地传回了七侠镇。呼风唤雨?剑斩宗师?惊退整个青衣楼?这些传说经过无数张口的渲染,早已变得光怪陆离,近乎神话。而传说中那位主角,如今就活生生地坐在他们面前,怎能不让他们心生惶惑,敬而远之?

白展堂不再敢勾肩搭背地吹嘘江湖见闻,佟湘玉不再絮絮叨叨地抱怨生意难做,郭芙蓉也不再大大咧咧地炫耀新学的招式。他们围着他,更像是在围观一件稀世珍宝,而不是迎接一位久别重逢的朋友。

凌霄端着那杯氤氲着热气的清茶,看着眼前这些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面孔,心中并无不悦,只是掠过一丝淡淡的、如同秋叶飘落般的怅惘。

力量与地位,终会改变很多东西。这是世之常情,亦是红尘常态。他早已明了,只是亲身经历时,仍不免有片刻唏嘘。

他并未在客栈久留。简单用了些斋饭,与众人闲谈几句,回答了某些含糊其辞的关于“江湖传闻”的探问,却并未深入解释什么。

日落时分,他起身告辞。

佟湘玉等人一路将他送到客栈门口,言辞恳切地希望他多住几日。

凌霄只是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几个小巧的玉瓶,递给佟湘玉:“些许固本培元的丹药,于身体有益。诸位,保重。”

说罢,不等他们再说什么,便拱了拱手,转身步入渐沉的暮色之中。青袍背影在七侠镇的长街上渐行渐远,并未回头。

佟湘玉握着那温润的玉瓶,看着那消失在人流中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化作一声轻轻的叹息。

白展堂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道:“掌柜的,咱们和道长……终究不是一路人了。”

客栈门口灯笼亮起,温暖的光晕笼罩着他们,却照不亮那份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失落。

红尘烟火依旧,故地风景依然。

只是故人情谊,终究难复当初纯粹。

凌霄走出镇口,回望了一眼那片温暖的灯火,心中一片平静。缘起则聚,缘尽则散,无需挂碍。

他转身,步伐坚定地没入通往山间的黑暗,走向那真正属于他的、清静孤高的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