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 > 第150章 道破玄机,长生初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0章 道破玄机,长生初解

寇仲和徐子陵被那股柔和力量托起,站直了身子,脸上惊容未褪,又添了几分难以置信的骇然。

《长生诀》是他们最大的秘密,是无数次死里逃生的依仗,也是引来无穷追杀的祸根。他们从未对任何人提起,就连最亲近的傅君婥,也只是猜测他们得了某种奇遇,并未知晓全貌。可眼前这道人,竟一口道破!

寇仲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困惑,脱口而出:“你…你怎么知道?” 徐子陵虽未说话,但紧绷的身体和审视的目光同样暴露了他内心的震动与戒备。

凌霄看着他们如临大敌的模样,不禁莞尔,摇了摇头,语气温和,仿佛在安抚受惊的幼兽:“不必惊慌。贫道并非觊觎此书,只是你二人气机特异,体内真气虽微弱,却精纯无比,直指先天本源,更隐隐暗合阴阳动静之妙。当世武功能有如此气象者,除却那传说中的《长生诀》,贫道也想不出第二样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人身上那些新旧交错的伤痕和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疲惫,继续道:“只是,观你二人行止气色,虽得宝山,却似不得其门而入,空守无上妙法,反而深受其累,气血时有翻涌,真气运转间滞涩难通,可是如此?”

这话如同利箭,精准地射中了双龙最大的痛处。

徐子陵浑身一震,眼中戒备渐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遇到知音般的激动与迫切。他比寇仲更沉静,也更敏锐地感知到眼前道人的深不可测与那份超然物外的气度,绝非宇文化及那般巧取豪夺之徒。他当即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道长慧眼如炬!晚辈二人确实因缘际会得了《长生诀》,但其中七幅图像玄奥晦涩,经文更是古拙难懂,练得糊里糊涂,时常气血逆行,痛苦不堪。求道长指点迷津!”

寇仲见徐子陵如此,也反应过来,连忙跟着行礼,脸上满是期盼:“是啊道长!这玩意厉害是厉害,可练起来也太凶险了,好几次差点把我俩练废了!请道长救救我们!”

凌霄微微颔首,并未直接传授具体功法或解释图像,而是抬眼望了望林梢缝隙中露出的些许夜空星辰,声音平和悠远,仿佛在阐述天地至理:

“夫大道至简,衍化至繁。《长生诀》据传乃上古广成子所着,其核心,无非‘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八字而已。”

他目光落回二人身上,见他们似懂非懂,便进一步解释道:“你二人所修图像,一阴一阳,一动一静,看似截然相反,实则互为根基,犹如太极轮转,阴阳相济。强求某一图像的极致,或试图以意念强行引导那先天而生、自然流转的真气,便是落了下乘,犹如揠苗助长,岂能不气血翻腾,反受其害?”

徐子陵眼神一亮,仿佛黑暗中见到了一线曙光,急声道:“道长的意思是……不该刻意去‘练’,而应去‘顺应’?”

“孺子可教。”凌霄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人体本一小天地,内景呼应外景。你们感受到的真气,并非后天修炼所得内力,而是引动的一丝先天一炁。此炁自有灵性,循天地自然之理运行。你们要做的,非是驾驭,而是感知、信任、顺应。心如明镜,不染尘埃;意如流水,不滞于物。让气机自然流转,归于丹田气海,乃至周身窍穴,如此方能生生不息,臻至圆满。”

他言语深入浅出,句句契合《长生诀》总纲奥义,却又超脱了具体图像的束缚,直指修行本质。这些道理,对来自现代、深受道家思想熏陶又身负正统修仙传承的凌霄而言,几乎是本能般的认知,但对于这个时代摸索前行的武者,尤其是无人指导、全靠自己瞎摸的双龙而言,却不啻于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寇仲听得抓耳挠腮,有些地方觉得玄乎,但大部分却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往许多晦涩难通、气血翻涌之处,此刻回想起来,竟似乎找到了根由!他猛地一拍大腿:“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以前老是想着让那股气按我说的路线走,它偏不听,就跟犟驴似的,搞得我难受得要死!原来得顺着它来?”

徐子陵更是闭目凝神,下意识地按照凌霄所言,尝试放松心神,不再刻意引导体内那微弱的长生诀真气,只是去细细感知它的自然流动。片刻后,他惊喜地睁开眼:“真的!那股躁动感平息了很多!虽然微弱,但更顺畅了!”

凌霄看着二人恍然大悟、欣喜若狂的模样,微微一笑。这便是正统道途指引与自行摸索的天壤之别。他并未传授什么新的功法,只是帮他们拨开了眼前的迷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记住,”他最后叮嘱道,“修行之道,首重修心。心静则气顺,神凝则慧生。强求、执念、恐惧,皆是阻碍。日后修炼,当常怀此念。”

寇仲和徐子陵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激动与感激。这道长寥寥数语,简直胜过了他们数月乃至数年的胡乱摸索,无异于再造之恩!

两人再次深深一揖到地,这次是发自内心的崇敬与感谢:“多谢道长指点之恩!晚辈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至此,他们对凌霄的信任和敬意,已然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