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 > 第275章 雨夜疗伤,润物无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5章 雨夜疗伤,润物无声

惨烈的攻防战持续了整整一日,直到夜幕降临,北莽大军才如同退潮般缓缓后撤,在城外十里处扎下连绵营寨,篝火如同繁星,带着不祥的红光。凉州城头,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与焦糊气息却愈发浓重,混合着春夜的寒意,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白日的喧嚣散去,另一种压抑的声响开始占据主导——那是从城内各处临时征用作为伤兵营的院落、寺庙乃至街角传来的,此起彼伏、难以抑制的痛苦呻吟与绝望哀嚎。战争的创伤,在夜晚彻底显露出来。

天空不知何时飘起了冰冷的细雨,更添几分凄楚。

凌霄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一处最大的伤兵营外。这里原本是一座寺庙的偏院,此刻廊下、殿内,甚至露天的庭院中,都密密麻麻地躺满了伤兵。缺医少药是常态,仅有的几位军医和助手忙得脚不沾地,浑身血迹,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力。许多伤势过重的士兵得不到及时救治,只能在冰冷的雨水中蜷缩着,发出微弱的喘息,生命如同风中之烛,随时可能熄灭。

痛苦的呻吟、压抑的哭泣、弥留之际的呓语,交织成一片人间地狱般的景象。雨水混合着血水,在地面上汇聚成一道道淡红色的溪流。

凌霄站在院门外的阴影里,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道心古井无波,并非冷漠,而是以一种超越世俗悲悯的视角,观照着这众生之苦。战争之恶,于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缓步走入营中,并未引起太多注意。此刻人人自顾不暇,一个灰衣道人的出现,在混乱中显得微不足道。他走过一个又一个伤兵身边。

一名年轻的士卒,腹部被长矛刺穿,简单的包扎根本无法止住汩汩流出的鲜血和肠液,他的眼神已经开始涣散,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世的不舍。凌霄指尖微不可查地一动,一缕蕴含“医药”地煞术生机的真元,如同最纤细的丝线,悄无声息地渡入其伤口深处,并非立刻治愈,而是强行稳住了那不断恶化的伤势,吊住了他最后一口气,为军医的到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一个断了手臂的老兵,因失血和剧痛而面色惨白,浑身颤抖,牙关紧咬却仍抑制不住痛苦的闷哼。凌霄走过他身边时,袖袍似是无意地拂过,一股清凉安神的道韵悄然渗入其识海,极大缓解了他的剧痛与惊惧,让他混乱的心神得以稍稍平复。

一个被巨石砸中胸腹,内腑重创,不断咳血的校尉,眼看就要不行了。凌霄隔空屈指,一丝精纯的生机注入其心脉,护住他即将衰竭的脏腑元气,虽未能立时好转,却让他咳血渐止,呼吸也稍微顺畅了一些,有了那么一线生机。

他并未施展惊天动地的神通,将重伤者瞬间治愈。那太过惊世骇俗,也违背此间天道运转的常理,会引来不必要的因果。他所做的,仅仅是如同一个最精密的医者,在生死边缘,轻轻推上一把,或是在痛苦深渊中,投下一缕微光。

他行走在哀鸿遍野的伤兵中间,步伐从容,灰布道袍在凄风冷雨中纤尘不染。指尖、袖摆,甚至只是目光所及之处,都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温和的力量。重创濒死的,伤势便奇迹般地稳定下来;痛苦难当的,痛楚便莫名减轻了许多;高烧胡话的,体温便开始回落,神智渐清……

变化极其细微,混杂在巨大的伤亡数量与混乱的环境中,几乎无人能够察觉。那些被“照顾”到的伤兵,大多只恍惚觉得似乎有一道模糊的青影掠过,伤处便传来一阵令人舒适的清凉,痛苦大减,还以为是痛极了产生的幻觉,或是佛祖、道尊显灵。

只有少数感知敏锐者,或是濒死之际灵台异常清明的人,才隐约捕捉到了那道平静淡然的身影,并将其与自身状况的好转联系起来。但他们大多伤势沉重,无力呼喊,只能将那份惊疑与感激深深埋在心底。

“刚才……好像有个道士过去……”

“我也……好像看到了,走过去后,我这腿……就没那么疼了……”

“是神仙吗?是老天爷派来救我们的吗?”

细碎模糊的低语,在痛苦的间隙中悄然流传,却很快被更多的呻吟和雨声淹没。

军医们也发现,今夜似乎有些不同。一些原本注定救不活的重伤号,竟然顽强地挺了过来;一些需要紧急处理的伤口,出血莫名地减缓了;伤兵们的情绪,似乎也比预想中要稳定一些。他们只当是菩萨保佑,或是伤兵们意志顽强,并未深究。

凌霄走遍了几个主要的伤兵聚集处,待到天色将明,雨势渐歇,他才悄然离去,如同来时一样,没有惊动任何人。

他并没有拯救所有人,战争必然伴随着死亡,这是天道循环。他只是遵循本心,在那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之中,播撒下些许微不足道的生机,减轻一些本可避免的苦楚。

次日,关于“伤兵营有神仙暗中相助”的模糊传言,开始在幸存的军士中小范围地流传开来,虽然虚无缥缈,却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这些历经血战的人们一丝微弱而奇异的慰藉与希望。而那位神秘的清玄道长,在少数知情者心中,变得更加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