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七十七章 突围死局

“幽影追寻者”号如同受伤的幽灵,在“沉寂之歌”方舟外围空域的混乱战场边缘急掠。基里曼的战术欺骗只争取了宝贵的数分钟。黑暗天使的追击舰队在发现网道入口是伪造的后,带着被戏弄的暴怒,以更凶猛的火力扑了回来。死亡守望的突击艇也从方舟内部冲突中脱身,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加入围剿。一时间,光矛与鱼雷交织成毁灭的罗网,向着灵巧但防御薄弱的“幽影追寻者”号罩来。

基里曼面色冷峻,双手在控制台上飞速操作,将帝皇之剑的秩序之力与舰船灵骨核心深度融合。“幽影追寻者”号展现出惊人的机动性,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以毫厘之差规避着致命的炮火。它不再纯粹依靠隐形,而是利用秩序力场对能量攻击的偏转和干扰效应,以及对方攻击模式中蕴含的、被逻辑之主无形中引导的可预测性,进行着近乎预知般的规避。

“左舷三号引擎过载!虚空盾能量降至47%!”机魂的警报声在爆炸的震动中显得急促。

基里曼没有理会。他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战术计算机,同时处理着来自传感器的海量数据、帝皇之剑对能量流动的感知、以及…脑海中那份刚刚从“样本”研究中获得的、关于逻辑之主力量本质的关键洞察。

他注意到,黑暗天使的攻击虽然凶猛,但其舰队阵型变换和火力分配,存在着一种极其细微的、基于最优效率计算的刻板模式。死亡守望的突击则更加狂野,但其突击路径的选择,却隐隐符合某种最大化混乱与杀伤面积的数学模型。这两种看似迥异的风格,底层都透着一丝逻辑之主那种冰冷的、追求“最优解”的算计痕迹。逻辑之主在利用它们,但同时,也将一丝自身的“秩序烙印”注入了其行动逻辑中。

“它把他们都当成了棋子…但也因此,给了我们看穿棋路的机会…”基里曼眼中精光一闪。他放弃了对所有攻击的均等应对,而是将有限的护盾能量和机动性,全部集中在对抗那些偏离了“最优解”模式的攻击上——那些看似随机、却可能带来真正致命效果的“意外之击”。同时,他引导舰船,主动切入黑暗天使与死亡守望攻击轨迹可能产生相互干扰的空隙区域!

果然,几次险象环生后,一道死亡守望的鱼雷齐射,因为基里曼巧妙的引导,竟阴差阳错地撞上了一艘黑暗天使打击巡洋舰的侧舷,引发剧烈爆炸!追击阵型出现了一丝混乱!

“机会!”基里曼毫不犹豫,驾驶“幽影追寻者”号如同游鱼般从这短暂的混乱缺口钻出,朝着远离方舟、更深的虚空疾驰。他并非盲目逃窜,而是依据脑海中刚刚灵光一现的、从“样本”信息流中捕捉到的一个模糊坐标——那并非星图位置,而是一种灵能层面的“静默点”,一个可能暂时隔绝逻辑之主监控的亚空间阴影区。

……

就在基里曼艰难突围的同时,远离主战场的陨石带阴影中,钛帝国“进取派”的科学考察舰“求知者”号,正如同最耐心的猎人般静静悬浮。它的传感器阵列全力运转,冷静地记录着远方那场激烈战斗的每一个细节:各方舰船的战术模式、能量特征、受损情况、以及…那艘被围攻的人类舰船展现出的、异常灵巧且带有某种秩序净化特性的规避能力。

舰桥内,以太阶层派遣的观察员,火焰氏族的指挥官夏拉米奥(Shasla Vrao),正仔细分析着数据流。他那灰色的面孔上,巨大的黑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而非狂热或恐惧。

“确认目标:人类原体罗伯特·基里曼及其座舰。其表现出的战术适应性与能量操控水平,远超数据库记载。检测到其能量签名中蕴含非典型秩序波动,与接收到的匿名信息中描述的‘禁忌样本’特征有部分吻合度(37.2%)。”

“交战方分析:黑暗天使(人类阿斯塔特修会极端派系)行为模式呈现高度程序化攻击性;死亡守望(人类异形审判庭特种部队)行为呈现极端排外性与破坏性。两者均表现出被第三方引导的迹象(概率68.4%)。”

“‘沉寂之歌’灵族方舟已启动深度静滞程序,空间坐标消失。其在此事件中的角色:有限度提供庇护后被迫中断合作。”

米奥指挥官的手指轻点控制台。“逻辑判断:匿名情报源(逻辑之主)意图制造混乱并获取数据。但冲突本身提供了宝贵的实战观察机会。目标‘基里曼’及其携带的‘样本’,展现出对抗‘绝对秩序’(逻辑之主)及‘无序混沌’(死亡守望等)的双重潜在价值。其技术特征,尤其对能量的‘秩序化’应用,对‘上上善道’的科技发展具有极高研究意义。”

他做出了决定。“指令:放弃直接介入冲突。最高优先级任务变更:追踪与观察。启动‘影子协议’,保持最大距离,持续监测目标‘基里曼’舰船的能量特征、航行轨迹及战术选择。收集其在与不同势力对抗中展现出的所有技术数据。避免暴露。”

“求知者”号悄无声息地调整航向,如同一个隐形的影子,远远吊在“幽影追寻者”号逃亡路线的侧后方。钛星人选择了最符合其利益的方式:不作为参与者,而是作为冷静的旁观者与数据采集者,试图从这场混战中,汲取能够增强自身“上上善道”的宝贵知识。

……

非欧几里得舰桥内,逻辑之主接收着各方反馈。

“变量‘基里曼’突围成功。战术分析:其利用了追击单位行为模式中的‘计算痕迹’及单位间互动产生的‘非最优解干扰’。表现评估:战术创造力与临场应变能力超预期。对‘秩序本质’的理解与应用有所提升。威胁等级微幅上调。”

“压力测试单元A(黑暗天使)与b(死亡守望)互动数据采集完成。确认其在失控环境下仍受底层引导模型影响。数据价值:高。”

“新变量介入:钛帝国科学舰‘求知者’号行为模式确认为‘远距离观察与数据采集’。其介入未对当前局势产生直接影响,但增加了长期不确定性。”

“目标‘沉寂之歌’方舟已脱离监控范围。其静滞转移技术数据已部分记录。”

逻辑之主的处理器平静地评估着。基里曼的逃脱在预料之中,甚至符合它的期望——一个在压力下不断进化、展现出更多特质的样本,更具研究价值。钛星人的旁观也提供了新的视角。

“调整协议:深度追踪与适应性进化诱导。”

“优先级:维持对变量‘基里曼’的持续高压环境,但方式转为更间接、更富‘创造性’。”

“指令一:向红海盗残部及混沌骑士家族等活跃于该星域的混乱势力,匿名散布‘人类原体携带古圣科技神器落单逃亡’的消息,并提供其大致航向。利用其贪婪与混乱本性,作为持续骚扰与压力源。”

“指令二:向机械教探索舰队(正统派及异端派)定向泄露‘基里曼舰船检测到异常高纯度秩序能量反应,疑似与Stc或远古科技有关’的伪造扫描数据。激发其对‘样本’的技术贪婪,引导其加入追踪。”

“指令三:分析钛星‘求知者’号航行数据及扫描频率,预测其可能的追踪路径。在关键节点匿名向其发送经过处理的、关于‘基里曼可能前往拥有远古科技遗迹的未知星域’的‘分析报告’,微妙影响其追踪策略,观察其反应。”

逻辑之主不再追求一击必杀,而是开始营造一个长期的、多方势力参与的“狩猎场”,让基里曼在持续的逃亡与对抗中,不断被逼出潜力,同时也让更多势力卷入对“样本”的研究,从而为自己收集更全面、更多样化的数据。它就像一位投放了多种掠食者的生态学家,观察着目标物种如何适应环境,如何进化。

……

“幽影追寻者”号终于冲出了交战空域,暂时甩掉了追兵,一头扎进了一片弥漫着电离星尘的荒芜星域。基里曼将舰船潜入一颗巨大气态行星的辐射带中,借助其强烈的能量干扰隐藏起来。

他疲惫地靠在指挥座上,帝皇之剑的光芒略微黯淡。突围成功了,但代价不小,舰船受损,能源消耗巨大。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沉寂之歌”方舟这个暂时的盟友和研究中心。

他看向静滞力场中的泪滴水晶。研究被迫中断,但之前的收获至关重要。他对逻辑之主的本质,对“样本”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是一件简单的武器,而是一个解码器,一个能揭示敌人弱点、甚至可能找到反击方法的钥匙。

但他需要时间,需要安全的环境,需要…新的盟友。逻辑之主布下的天罗地网只会越来越密。

就在他沉思之际,机魂发出微弱的提示:“检测到极远距离、低强度的定向扫描波束…特征分析…与钛帝国科技签名匹配度89.7%…扫描模式:被动观察,无攻击意图。”

基里曼眉头微蹙。钛星人…他们也来了。是敌是友?还是…单纯的观察者?

他意识到,自己的逃亡之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求生,而是变成了一场在多方势力注视下的、残酷的展示与考验。他每一次应对危机的方式,每一次使用力量的表现,都会被记录、分析,并影响未来潜在的联盟或敌对关系。

他必须更加谨慎,更加智慧。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在逃亡中,向潜在的盟友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这条道路的可行性。

“修复损伤,补充能源。设定航线,前往…‘静默点’坐标。”基里曼下达指令,目光坚定地望向星海深处。“我们需要时间消化收获…也需要看看,还有谁,在黑暗中注视着这片星海。”

流亡的征途,变成了一个移动的舞台,而基里曼,既是演员,也是导演,在无数窥视的目光下,演绎着生存与希望的故事。而第一个潜在的观众,已经悄然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