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 > 第118章 阳谋破局 旌旗东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山海狐”于南满和日本本土点燃的烽火让日本军部焦头烂额之际,一封措辞典雅、却分量极重的电报,从南京发往了东京外务省。

电报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的名义发出,表示将于三日后,借同张学良将军及夫人赵一荻女士,对日本进行一场非正式的“友好访问”和“医疗考察”(宋美龄以关心儿童福利与医疗卫生事业闻名),希望日方予以接待安排。

这封电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已波涛汹涌的湖面,在日本高层引起了轩然大波。

北平,顺承王府。

发出这封电报前,张学良亲自与宋美龄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密电沟通。

他没有隐瞒张宗兴与洪门在东京的危局,只是将其描述为“爱国侨胞因不堪日人压迫而发起的抗争行动,如今陷入重围”。

“夫人,”张学良的声音透过电波,带着罕见的恳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汉卿深知此事唐突,风险巨大。但数百同胞命悬一线,其中更有于我、于国家有功之志士。如今日方注意力被东北乱局牵扯,此正是一线生机。若能以夫人之声望,行此阳谋,必能使日人投鼠忌器,为我同胞撤离争取宝贵时间。汉卿……恳请夫人施以援手!”

电话那头,宋美龄沉默了片刻。

她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张学良的意图,也清楚这其中蕴含的政治风险和人身危险。但她与张学良私交甚笃,欣赏他的才华与气度,更对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深感忧虑。保护抗日力量,于公于私,她都难以拒绝。

“汉卿,”宋美龄的声音依旧柔和,却带着决断,

“你既开口,我岂能坐视?访问之事,我来安排。你需保证我与一荻在日本期间的绝对安全,也要确保,这不会给南京带来不可控的外交麻烦。”

“夫人放心!”张学良精神一振,“汉卿已调派最精锐的卫队,将以保护夫人安全为由,随行赴日。同时,北平这边也已做好应对一切变故的准备。此行只为救人,绝不给日方留下任何外交把柄!”

于是,这场精心策划的“阳谋”就此展开。

宋美龄利用其“第一夫人”的特殊身份和国际影响力,高调宣布访日,行程包括参观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儿童福利院,并与日本各界名流,包括一些对华相对温和的政商人士进行交流。

张学良与赵一荻则以“陪同考察”和“旧地重游”(张学良早年曾访日)的名义随行。

东京,首相官邸。

“八嘎!宋美龄和张学良在这个时候来访问?这是什么意思?!”

有激进派内阁成员拍案而起。

“是阴谋!一定是支那人的阴谋!为了干扰我们在东京的搜捕行动!”

“但……无法拒绝。”外务省官员一脸为难,“宋美龄在国际上声望很高,她以非官方名义进行慈善访问,我们若断然拒绝,在国际舆论上会非常被动。而且,张学良虽然失去东北,但在中国北方仍有巨大影响力……”

“他们的卫队规模呢?”

“根据中方通报,约为一个加强连的规模,以保护要员安全为由,符合国际惯例。但我们怀疑,这只是明面上的力量。”

就在日本高层争论不休、疑窦丛生之际,宋美龄、张学良一行的专机,已在庞大的护航编队(以保障航线安全为名)和随行卫队的簇拥下,抵达了东京羽田机场。

欢迎仪式不得不按照应有的规格举行。

镁光灯闪烁,宋美龄身着优雅的旗袍,面带得体微笑,与前来迎接的日本外相等人寒暄。张学良一身戎装,英挺不凡,与赵一荻并肩而立,神色从容。

他们身后,是清一色高大精悍、眼神锐利、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卫队士兵,他们以标准的护卫队形散开,无形中散发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威慑力。

访问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宋美龄每到一处,都吸引着大量的媒体关注,她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关于“友好”、“慈善”、“和平”的发言,都被放大解读。

日本方面不得不派出大量的警力、宪兵和特工,一方面负责安保,另一方面也严密监视着代表团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张学良和他的卫队。

这使得原本投入全城大搜捕的军警力量被极大地分散和牵制了。

为了确保“友邦人士”的绝对安全,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在访问期间出现任何“不愉快”的意外(尤其是担心仍有漏网的洪门分子发动袭击),东京警视厅不得不将最精锐的力量和注意力,集中到了代表团活动的区域和行进路线上。

浅草寺附近的废弃作坊区,压力骤然减轻。

“走了!街口的固定哨撤了!”

“巡逻队的间隔时间变长了!”

好消息不断传来。

周伯涛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启动了最终撤离方案。

张宗兴、阿明、李振邦以及幸存下来的十几名洪门弟兄,化装成搬运工、小贩等各色人等,在周伯涛手下“钉子”的引导下,分成数个小组,利用这由宋美龄和张学良亲手创造的、短暂的“安全窗口”,如同水滴渗入沙地一般,悄无声息地向着东京湾预定的接应地点汇合。

站在帝国饭店套房的窗前,张学良望着楼下戒备森严的街道和远处依稀可见的东京街景。

赵一荻轻轻挽住他的手臂,低声道:“汉卿,他们会平安的,对吗?”

张学良没有回头,目光深邃,缓缓道:“我们能做的,已经都做了。剩下的,就看宗兴他们的造化了。”

他以自身和宋美龄为饵,行此惊天阳谋,调动千军万马为之策应,只为在那铁幕合拢的最后一刻,为他的兄弟,撬开一丝生还的缝隙。

旌旗东渡,非为耀武,只为在那片敌国的天空下,夺回属于自己人的生机。